南京建鄴答出多個第一 "四上"企業淨增二百家

2020年05月04日07:43  來源:南京日報
 
原標題:建鄴用創新思路答出多個第一

  新型研發機構備案數和完成率主城區第一,“四上”企業淨增數量全市第一,全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一舉跨入千億板塊俱樂部……4月27日,在江蘇省2019年度高質量發展總結表彰大會上,建鄴因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獲評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區)。

  成績單裡有多個“第一”

  南京可信機器人研究院,是去年7月在建鄴高新區揭牌的一家新型研發機構。

  “該研究院主要致力於在生物醫學工程、手術機器人、新原理機器人等領域,推進成果轉化,孵化相關科技型企業。目前,首批簽約的6個項目正在有序推進。”建鄴區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去年,建鄴區新型研發機構數量、質量雙提升,簽約建設12家、備案6家、公示2家,備案數與完成率主城區第一﹔全年新增“四上”企業200家,淨增數量全市第一。

  招商引資、引才方面,建鄴成績同樣亮眼。2019年,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85個,簽約項目投資總額830億元、實際利用內資181億元,分別完成市對區考核目標的199%、297%﹔金魚嘴基金街區全年新增基金管理人及機構超百個、落地及在手基金規模超千億元,全區累計集聚金融類機構超660家,備案基金管理機構數量及管理基金規模均居全市第一﹔法律服務產業園集聚機構近百家,每萬人擁有律師數全省第一。

  在城市治理、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去年,建鄴區改擴建4個停車場,完成30條背街小巷、5.2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整治以及3.2萬平方米建筑立面出新,城市居民小區生活垃圾分類覆蓋率100%﹔新建項目海綿城市建設達標率70%,城鎮綠色建筑佔新建建筑比例100%,居全市第一﹔採取生態治理DBO模式治水,黑臭水體整治達標率穩定在100%。

  在民生實事方面,去年,建鄴新開辦1所小學、5所幼兒園,新增小學學位2160個、幼兒園學位1890個,教育現代化建設水平監測成績全省第二、連續5年全市第一﹔“15分鐘健康服務圈”初步形成,率先實現疫苗管理和預防接種全程溯源,家庭醫生重點人群簽約率89.7%,居全市第一方陣﹔每萬人擁有公共文化設施面積居全市前列,開展文化活動1100余場……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實現新提升。

  圍繞高質量發展,出台多項創新舉措

  取得這麼多“第一”,與建鄴區始終以改革創新助推高質量發展的理念分不開。

  建鄴高新區有關負責人說,去年開始,高新區啟動管理體制改革,運作過程中,確定了“一區多園”運行機制、績效考核制度等8項改革重點,厘清了職責邊界、做精做優了管委會、做大做強了高投集團,獲得省級創業投資集聚發展示范區稱號。

  與此同時,國企市場化運作改革也穩步推進。探索外部董事和國資觀察員制度,劃分功能類和競爭類集團,明確每個集團不超過4個發展主業﹔建立與企業負責人薪酬直接挂鉤的KPI考核機制,控制薪酬總額,形成正向激勵。區屬國企集團實力也快速壯大,總資產、淨資產分別同比增長15%、52%,資產負債率同比下降10個百分點﹔國資集團、高投集團主體信用評級提升至AA+,累計獲批低成本直接融資額度165億元。

  此外,借力改革創新,建鄴區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為打造親商、護商環境,去年,建鄴發布了全省首個區級《規范政商交往的正面清單》﹔建立了企業訴求“面對面交辦”機制,多部門協同解決企業發展難題。打造“建鄴金服”品牌,推出“3·6·1”創新金融生態體系,解決企業融資難題。打造政策支持環境,圍繞金融業、科技服務業、人工智能產業、重點特色產業發布“1+6”政策體系。新建全市首家“OTO政務客廳”,打造“一窗受理”服務專區,企業開辦時間從3天壓縮至8小時。

  開年就跑,高質量發展逆勢上揚

  新的一年,建鄴如何更上一層樓?在年初召開的對標找差、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建鄴圍繞打造現代化國際性城市中心建設目標,瞄准“金融+數字經濟”主導產業定位,明確了新一年的奮斗方向:

  ——以一流的工作標准,打造更多建鄴標准、建鄴模式、建鄴品牌,不斷提升城市中心的資源集聚力、創新策源力和輻射帶動力。

  ——咬定各項指標省對區考核進前三、市對區考核進前二的要求,細化倒排“補課”時間表。

  ——加快數字經濟總部、頭部企業集聚,把“招商突破年”和“企業服務年”有機統籌起來,在“招商突破年”中繼續走在前列。

  ……

  目標明確,為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實現逆勢上揚,各項改革創新措施紛紛出台。推出“小莫”服務專員,“有求必應、無事不擾”,為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豐富“建鄴金服”品牌內容,推出“建鄴高新進園保2.0”,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推出“012科創森林成長計劃”,集聚人才、產業和創新要素,打造富有活力的創新創業生態。

  建鄴區委主要負責人表示,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鄴上下將主動擔當作為,扭住高質量發展目標不動搖、擼起袖子加油干,以過硬作風抓出過硬成果,交出新一年大考優秀答卷。

  通訊員 建萱 南報融媒體記者 殷學兵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