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堂食沒多久,馬市街饣它湯等三個老字號的運營收入就達到了同期的近90%。 周杰 攝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原有的生產生活模式,徐州老字號也未能幸免。但老字號就是老字號,他們不等不靠,創新發展,終於在最美人間四月天迎來了華枝春滿。
創新思維求發展 線上線下齊發力
年逾七旬的曹念焱是徐州市金悅飲食服務有限公司的掌舵人,旗下擁有馬市街饣它湯、兩來風兩個中華老字號以及江蘇老字號三珍齋,均屬受疫情沖擊較大的餐飲企業。
“是的,影響非常大。因為春節是老字號營收最黃金的時間段,我們也做了最充分的准備,但是1月26日暫停營業的事實讓所有准備都化作了泡影,直接損失達三百萬元。”
新冠肺炎疫情打擊的不僅僅是餐飲行業,社會多個行業均受到重創,這種“覆巢之下無完卵”的無奈局面讓曹念焱陷入了沉思。
“以前哪有時間想那麼多,我們是老字號,我們坐等客來,什麼時候受過這樣的委屈。”
以前沒受過委屈不等於今后不會受到委屈,干了一輩子餐飲的老人決定出招。
為了備戰春節消費市場,馬市街饣它湯、兩來風、三珍齋均備足了高品質食材,因為暫停營業,食材必然因為保存時間長而變質。為此,曹念焱做出全部銷毀的決定。用他的話說就是,“我們可以損失金錢和物質,但不能損失老字號的名聲。”
因為是老字號,因為可以坐等客來,所以不需要線上銷售。以戶部山兩來風店為例,從沒線上銷售過一碗辣湯,但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老字號的包子、辣湯、饣它湯、餛飩、蒸餃以及獅子頭、軟兜長魚甚至成桌的美食,也開始與美團、餓了麼攜手送外賣了。
“我們的包子、餛飩、辣湯非常受歡迎,三珍齋的餛飩最高紀錄一天賣了近3000元。還有我們的鹵菜,也賣得杠杠的。為啥?因為我們是有口碑的。”
說起線上銷售業績,曹念焱很開心地笑了。
開源節流這個詞不是新詞,但是在這次疫情期間,金悅飲食開始考慮並使用,使用的結果是增加了效率、降低了成本、減少了損失。
1月26日停業,2月25日開始外賣,3月14日恢復堂食……這就是金悅飲食三個老字號的疫情運營歷程。因為有了線上銷售,因為落實了開源節流,所以恢復堂食沒多久,三個老字號的運營收入就達到了同期的近90%,尤其是七家社區店銷售額更是超過了去年同期。
“我們挺過來了。我們沒有坐以待斃,我們創新思維求發展,不僅快速、高效地復工復產,還收獲了疫情給我們帶來的經驗,讓企業從此有了更加廣闊的發展平台。”曹念焱說。
網上銷售 物流配送 線上線下有效銜接
老同昌,具有九十多年歷史,被認証為“中華老字號”快三十年了。“我們都是門店銷售,疫情之下哪還有人上門買茶。”面對記者採訪,徐州市老同昌茶葉有限責任公司有關負責人這樣說。
“我們可以暫停營業,但就好那一口的老茶友怎麼辦?喝不上那一口就難受怎麼辦?”
因為喝茶難,老茶友們紛紛和自己熟悉的門店經理聯系,希望通過合適的方式買到茶、喝到茶。門店經理將這一信息向上反饋,得到的回應是:疫情期間開展外賣服務,免費送茶到小區門口。
在此基礎上,老字號開始組建微信群,東、南、西、北區域各建一個,每個群都有四百多人,再加上十一家門店經理都有自己的茶友微信小群,終於有了一定的抗擊疫情能力,至少受影響程度沒那麼嚴重了。
“我們2月24日開始陸續復工,2月28日就全部恢復營業了。每年三月中旬新茶銷售時是我們的經營黃金期,所以此次疫情對新茶銷售沒有影響。但我們組建的茶友微信群會繼續保留,因為配送渠道多一些,對茶店發展肯定是有幫助的。”
該負責人最后透露,公司正在組件線上銷售平台。
從高品質食材銷毀到疫情期間免費送茶上門,無一不展現了老字號的品質和擔當,百年老店、中華老字號廣濟堂所屬的徐州市廣濟連鎖藥店有限公司同樣不遑多讓。
戰“疫”打響,口罩成了緊缺貨,徐州市廣濟連鎖藥店有限公司為了減少人與人接觸,推出便民自動售貨機,採用智能零售方式,解決了一罩難求的困難,大大滿足了百姓的需求。
“不用預約,按照機體旁放置的購買流程掃碼、確認、支付,一包口罩就掉下來了,就像在自助售賣機裡購買飲料一樣方便。”
徐州市廣濟連鎖藥店有限公司運營總監王營介紹,自動售賣是該公司智能藥房的項目之一,去年上線,用於醫院和社區自動售藥,能刷醫保卡,今年計劃再布點30-50台。
“疫情期間,我們通過線上外賣平台、線上自有商城進行網上銷售,通過會員微信群進行在線藥事服務,執業藥師為患者提供用藥咨詢與指導﹔同時,大力開展送藥上門服務,增加配送員為患者配送﹔還與醫院開展合作,為大病患者及時提供用藥,配送至醫院,保障此類患者疫情期間正常治療。”如今,他們的銷售額已經迅速回升,其中廣濟堂四月份銷售額同比提升5%,環比增長33%。廣濟連鎖藥店整體銷售額四月份同比提升43%,智慧藥房、特保藥房等創新服務項目提升幅度明顯。(李夢虎 陸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