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兩會召開在即 江蘇代表把這些建議帶上會

2020年05月12日07:31  來源:現代快報
 
原標題:江蘇的全國人大代表將把這些建議帶上會

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即將召開的2020全國兩會備受關注。5月11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在南京召開全國人大代表議案建議工作座談會。會上,擔任省直部門主要領導的5位全國人大代表和14個省有關部門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前期為提出議案、建議組織開展的准備工作。疫情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現代快報記者注意到,會上提出的一部分建議也與疫情防控、應對等問題息息相關,這些內容有望作為議案或建議被人大代表們帶上會。

把熱點難點問題、重大問題帶上會

去年,江蘇代表團提交議案19件、建議410件,其中,關於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若干事項、關於加快完善區域機場規劃布局打造長三角世界級機場群等多件建議,被全國人大常委會列為當年重點處理建議,受到大會議案組的充分肯定。

全國人大代表、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陳震寧主持座談會。他強調,江蘇團代表要認真抓好議案,把全省人民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事關江蘇長遠發展的重大問題帶到大會,推動相關問題的高位協調解決,為江蘇發展爭取更多的政策支持。省各有關部門要繼續做好代表提出議案建議的相關工作,加快進度和節奏,把工作做在前面,為代表議案建議工作提供良好服務。

熱點關注

建議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

一場疫情讓全國各地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面臨挑戰,如何加強完善體系建設?江蘇省衛健委主任譚穎帶來的建議就與此有關,包括傳染病防治法修訂、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等。

在修訂傳染病防治法方面,建議完善傳染病防治部門的職責,建立集中統一高效的平台指揮體系﹔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物資保障制度等。

建議分階段發布高精尖人才需求

江蘇省教育廳帶來了6個建議,其中兩個建議與疫情相關。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教育廳廳長葛道凱表示,疫情期間,產業發展面臨一些問題,比如人才。缺乏高精尖人才支撐,這說明現有的教育體系滿足不了情況的變化。

教育部門建議加快高精尖人才的培養。由國家人才管理部門組織力量,研究國家對高精尖人才的需求,可分為近期需求、中期需求和遠期需求進行專題研究,並以適當的形式定期發布,引導相關單位特別是高等學校把握人才需求和未來趨勢,加快推進人才和產業的深度融合、精准對接,實現學科鏈、產業鏈、人才鏈協同發展。

疫情期間,家長們最關心的就是娃什麼時候去上學。而江蘇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嚴重匱乏,存在數量不足、質量不高、待遇偏低問題。據統計,江蘇省公辦幼兒園按照標准應核定事業編制10.78萬名,實際核定4.99萬名,實際在編教師約3.6萬名,在編教師僅佔1/3。為此,建議國家機構編制部門盡快研究出台《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標准》,給各地核定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提供政策指導。

建議深入研究人工智能對就業的影響

此次疫情對傳統工作崗位、工作方式帶來了挑戰,也衍生了不少新職業、新崗位,給人工智能帶來很多應用機遇。

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人社廳廳長戴元湖就帶來了關於加強人工智能對勞動就業影響研究的建議。他表示,近期對1047戶制造業企業、68萬職工進行了調研。結果發現,人工智能在取代重復性強、程式化程度高的工作的同時,對就業需求和就業結構提出新要求。比如,未來3年,34.46%的技能技術崗位和36.37%的工程師或技術研發崗位呈增加趨勢。人工智能的出現,也提高了勞動者就業技能要求,需要調整完善現有的勞動定額標准體系和勞動權益保障制度。(徐岑 徐紅艷 鹿偉)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