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電動車頭盔價格漲數倍 治理不可一盔了事

2020年05月20日07:28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電動車治理不可“一盔”了事

隨著駕乘電動車強制佩戴頭盔的新規出台,短短幾天,原本一百元左右的頭盔就漲到二三百元,部分實體商店甚至遭遇廠家貨源斷供、進貨跟不上的情況。

一盔難求,78元頭盔飆升至298元

一個多月前,記者曾在某電商平台購買了一款銷量不錯的品牌頭盔,當時價格78元,近日記者准備再次購買時卻發現,該頭盔價格已經飆升至298元。

位於南京中華路上的一家電動車實體店內,雖然貨架上擺著幾個頭盔,但當記者提出購買時,商家說這都是樣品,頭盔已經沒現貨了,“想進貨就要和其他商家一起去廠家蹲點,出廠一批搶一批,誰出價高誰拿走。”商家透露,現在頭盔是一天一個價,一個頭盔價格漲兩三倍很正常。

記者了解到,從下月起,全國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將在“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中,加強依法查糾電動車騎乘人員不戴頭盔的行為﹔而在江蘇,從7月1日起,將正式開始實行新出台的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駕乘電動車人員不佩戴安全頭盔將被處以最高50元的罰款。有業內人士表示,眼下的“頭盔熱”很大程度上源自於新政出台后短期內的供需失衡。

根據統計,江蘇電動自行車保有量近4000萬輛。如何降低電動自行車的駕乘安全風險,多位專家與業內人士均表示,強制戴頭盔僅僅只是其中一個環節。

“電動車事故率居高不下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於車速太快,2019年4月15日出台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即‘新國標’正式實施以前,很多電動車的車速和摩托車沒什麼兩樣。”南京電動自行車行業協會副會長韓寬寶稱,電動車的制動能力不足,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剎車距離也會相應變長,不僅容易與其他交通工具或行人發生碰撞,有時甚至還會出現側滑摔倒等失控現象。

“因此,將電動自行車行駛速度控制在合理范圍內,是確保安全的重要前提。” 韓寬寶說,“新國標”對於電動自行車的最高車速、整車重量、電動機功率、電池電壓、外形尺寸等關鍵指標都做出了明確規定,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將電動自行車最高車速限制在25公裡/小時,且整車重量不允許超過55公斤。

“超標車”在二手市場依然大行其道

“新國標”已經實施一年多,為什麼路面上還是能見到很多高速行駛的超標電動車呢?

日前記者以購車者的身份,走訪南京多個電動車銷售門店,在一些品牌店了解到,目前隻能買到“新國標”電動車,不過當記者來到南京堂子街附近的電動車二手市場時,發現一些店鋪門前擺放著一排排“體型壯碩”的代售電動車,外觀嶄新,甚至沒有使用過的痕跡。

店主告訴記者,這些電動車都是全新的,“速度快、塊頭大,載人載貨方便”。店主也承認這些電動車不符合“新國標”,“它們早在‘新國標’出台之前就已經上好了電動車牌照,現在可以以‘二手車’的名義繼續銷售。”店主表示,這種超標電動車銷售打“擦邊球”,幾乎是當前電動車市場上心照不宣的規則。

記者也注意到,新出台的《江蘇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中,“鼓勵所有人置換、提前報廢不符合電動自行車強制性國家標准的電動兩輪車”,但並未直接禁止“非國標”車上路。因此,大量不符合“新國標”的電動車隻要未到10年的報廢年限,以過戶轉讓的方式依然可以合法上路,這就造成了今天“新國標”和“非國標”電動車混行的局面。

有序出行需要多方配合

省委黨校教師王鑫提出,電動自行車受眾基數龐大,無論是從公共交通安全角度,還是從自身安全考慮,治理電動車的相關政策、措施,都與市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但是,營造安全有秩序的出行環境,僅僅依靠“戴頭盔”是遠遠不夠的,甚至一部條例的出台也需要更多部門的執法配合與完善。

王鑫表示,短期來看,新條例的有效執行是重中之重,“要強化對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的執行力度,如對非機動車道騎行時速予以限定,堅決禁止逆向騎行、非機動車闖紅燈、走機動車道等行為。”

如何規范電動車管理,消除電動車超標、改裝、充電等安全隱患?東南大學交通法治與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顧大鬆建議,在可行范圍內發展共享電動車。相關企業不僅可以統一定制符合規定的電動自行車、減少改裝車上路,而且可以對電動車實行集中管理、集中維修、集中充電,“由企業集中管理共享電動車,對於解決目前比較棘手的充電安全問題來說,應是一個值得考慮的方案。”

在城市道路規劃方面,顧大鬆建議可以考慮設置電動自行車專用車道。“在條件合適的地方,開辟電動車專用車道,如同一些城市目前設置的自行車專用道一樣,在路權上給電動車以分配和保障。”顧大鬆說,外賣、快遞等對電動車有特殊需求的行業,應參照摩托車的管理方式,按照行業實際需求分配配額,讓“電摩”在機動車道上行駛。

據了解,目前南京市已經對外賣快遞騎手實行統一車輛號牌、統一編號管理、統一佩戴頭盔、統一服裝樣式、統一持証上崗、統一購置保險“六統一”管理舉措,並利用電子監控設備,對其實現24小時全天候監管。“參照這樣的思路,可以對這些行業的電動車駕乘‘量身定制’出相應的管理政策,減少從業者的安全隱患。”顧大鬆表示。(陸 威 李 璞)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