婁勤儉: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2020年05月24日08:5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原標題:堅持人民至上 推動高質量發展(兩會·聲音2020)

《 人民日報 》2020年05月24日 13 版 版面截圖

原標題:堅持人民至上 推動高質量發展(兩會·聲音2020)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石泰峰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婁勤儉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李錦斌代表(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劉奇代表(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彭家瑞代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副書記、司令員)

大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

陳敏爾代表(重慶市委書記)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

今年1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親自作出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戰略決策。建設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是川渝兩地發展的重大機遇,是重慶必須擔當的重大責任。我們將堅持把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作為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的實際行動,切實提高政治站位、戰略站位,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推動重慶高質量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加快培育全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最根本的是集中精力辦好重慶自己的事情。立足“四個優勢”、發揮“三個作用”,更加注重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扎實推動全市“一區兩群”協調發展,充分調動好各區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積極性創造性,共同書寫雙城經濟圈建設的嶄新篇章。更加注重補短板、強長板,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長期存在的薄弱環節和這次疫情中暴露的突出問題,抓緊補齊基礎設施、科技教育、公共衛生、應急管理等領域短板,切實改善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加大優勢產業發展力度,加強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積極發展線上業態、線上服務、線上管理,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著力建設“智造重鎮”“智慧名城”。

唱好“雙城記”、建好“經濟圈”,最關鍵的是同心合力辦好合作的事情。強化“一盤棋”思想,樹立一體化理念,加強戰略協同、規劃銜接、政策溝通,不斷深化川渝全方位、深層次合作,為全國發展大局作出新貢獻。推進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抓緊啟動實施一批重大交通項目,加快“新基建”建設進度,構建內暢外聯、快捷高效的現代基礎設施網絡體系。推進產業協作補鏈成群,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高水平建設川渝合作產業示范園區。推進生態環境聯防聯治,強化長江上游生態大保護,深化跨界協同污染治理。推進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加強川渝兩地教育、醫療、就業、養老等公共服務領域協同發展,讓更多優質公共服務惠及成渝地區百姓。

本報記者 王斌來整理

讓祖國北疆綠色長城更加牢固

石泰峰代表(內蒙古自治區黨委書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

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更多綠色內涵

5月22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要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導向,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把祖國北疆這道萬裡綠色長城構筑得更加牢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我們要自覺肩負重大責任,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繼續堅持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高水平保護,在高水平保護中促進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注入更多綠色內涵,繪就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北疆畫卷。

內蒙古是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生態地位十分重要。現在,生態環境保護走到了重要關頭,進則全勝,不進則退。我們要始終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堅決把生態環境保護挺在前頭,步步為營,久久為功,全力守護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

大草原、大森林、大湖泊、大濕地,是大自然賜予我們的寶貴財富,一旦遭到破壞,損失不可估量。我們要遵循生態系統內在機理和規律,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組織實施重大生態修復工程,深入推進“一湖兩海”生態綜合治理,打好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不斷增進各族人民的生態福祉,不斷筑牢祖國北疆的萬裡綠色長城。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是發展理念、發展路徑、發展方式、發展目標的全方位變化,指向還是高質量發展。我們要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在集中集聚集約發展上持續用力。著力改變“挖煤賣煤、挖土賣土”的粗放增長方式,決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決不能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一地的經濟增長。努力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美麗與發展雙贏,讓全面小康質量更高、成色更足。

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既需要持之以恆的堅守,也需要有效的制度保障。我們要把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擺在更加突出位置,結合實際先行先試,積極探索建立可持續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

本報記者 陳沸宇 丁志軍整理

以新發展理念引領高質量發展

婁勤儉代表(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新發展理念作為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鮮明導向,科學回答了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實現發展的問題,是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指揮棒。遵循這個指揮棒,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不移辦好自己的事,我們就能夠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頂住外部形勢變化帶來的沖擊。

江蘇作為東部沿海經濟大省之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統領一切工作,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堅定不移落實新發展理念,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

我們始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結構調整的定力,實現了高基數上的穩健發展、進中提質。去年江蘇全省經濟總量接近10萬億元,人均GDP位居全國前列。面對艱巨繁重的轉型任務,我們堅定不移深入落實新發展理念,把產業鏈與創新鏈、產業轉型與安全環保、沿江提升與沿海發展、蘇北農房改善與“四化”同步發展、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統籌起來,在綜合平衡中實現發展效益最大化。面對前所未有的疫情沖擊,我們把新發展理念作為強大武器,從需求端和供給端兩頭發力,危中尋機、化危為機,謀劃常態化疫情防控前提下高質量發展的思路舉措,推動經濟社會秩序全面恢復。實踐証明,隻要真正落實新發展理念、依靠高質量發展,就能戰勝各種重大風險挑戰。

今年是江蘇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也是“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再出發的起步之年,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任務艱巨繁重。我們將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更加自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以“穩”的定力實現“保”,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細化“六穩”“六保”舉措﹔以“進”的作為實現“穩”,加快提升產業鏈和產業體系競爭力,鞏固實體經濟優勢,穩住經濟基本盤﹔以高質量發展的追求實現“進”,加快轉變發展方式,提高質量效益,提升治理能力,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乘勢而上開啟現代化建設新征程。

本報記者 何 聰整理

以新基建助力新產業發展

李錦斌代表(安徽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新引擎

新基建與前沿科技聯系緊密,市場需求緊迫,是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穩住經濟基本盤的重要手段,具有“一業旺百業興”的推動作用和乘數效應。

新基建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新風口”,安徽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堅決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把握新一輪信息技術變革和數字化發展趨勢,把握安徽發展優勢和階段性特征。緊扣新基建、新技術、新材料、新裝備、新產品、新業態,突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突出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突出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突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守住“保”的底線、筑牢“穩”的基礎、保持“進”的態勢,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打造強勁新引擎。

要聚焦新網絡,加快推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要加速布局5G網,建設一批5G標杆工程。要打造“數據港”,加快建設江淮大數據中心,建好工業互聯網、農業物聯網、智慧文旅網、數字城市網。要提升“計算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觸網登雲”“用數賦能”。

要聚焦新業態,加快推進融合基礎設施建設。近年來,安徽一手抓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一手抓新興產業培育,“銅牆鐵壁”實現脫胎換骨,“芯屏器合”成為新的產業標識。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我們要著力推動產業數字化、園區新型化、企業智能化、項目智慧化,上馬一批有帶動力的重大項目,發展一批重點企業,建設一批戰略性新興產業重大基地和園區,打造一批穩定性強、競爭力強的重點產業,布局一批有影響力的國家級重大創新平台,構建形成創新型現代產業體系。

要聚焦新技術,加快推進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安徽在量子通信、穩態強磁場、聚變能等前沿基礎領域保持了領先優勢,國家實驗室創建取得了重大進展。要著眼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戰略布局,建好量子等重大創新研究院,奮力搶佔新基建領域技術制高點,為創新型國家建設貢獻硬核力量。

本報記者 朱思雄整理

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劉奇代表(江西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增強倒計時的緊迫感,提振沖刺跑的精氣神,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

習近平總書記始終牽挂老區人民,他強調“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沒有老區的全面小康,特別是沒有老區貧困人口脫貧致富,那是不完整的。”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增強倒計時的緊迫感,提振沖刺跑的精氣神,感恩奮進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確保老區與全國同步全面小康。

以脫貧摘帽為新起點。脫貧攻堅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目前,江西全省25個貧困縣全部摘帽退出,貧困發生率降至0.27%,江西革命老區實現歷史性整體脫貧。行百裡者半九十,脫貧摘帽不是馬放南山的收兵鑼,而是決戰決勝的奮進鼓。我們聚焦剩余的9.6萬貧困人口,堅持“兩不愁三保障”標准,精准施策、盡銳出戰,一鼓作氣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收官之戰,扎實推進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工作,千方百計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不讓一個老區群眾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隊。

以高質量發展為支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關鍵還是要靠發展。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決策部署,堅定不移實施擴大內需戰略,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千方百計穩定經濟增長。同時,搶抓機遇、化危為機,大力推進產業升級、動能轉換,高標准高質量建設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全力以赴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實支撐。

以增進民生福祉為根本。民之所盼,政之所向。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百姓心為心,聚焦就業、教育、醫療、住房、養老等方面,從問題出發、從小事入手、從實處著力,用心用情解決人民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完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法治江西、平安江西建設,著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不斷增強老區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讓全面小康更有溫度。

本報記者 鄭少忠整理

以保促穩 穩中求進 進中求好

彭家瑞代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黨委副書記、司令員)

推動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履行職責使命,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應有貢獻

面對復雜嚴峻形勢,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運籌帷幄,在部署“六穩”工作的前提下,作出“六保”決策部署,為做好當前工作定下了基調、指明了方向。我們要深刻領會、深入貫徹,以保促穩、穩中求進、進中求好,推動兵團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堅持以保促穩。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切實援企穩崗,大力發展紡織服裝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做好重點群體就業托底工作。堅決兜住底線,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加大保供穩價力度,保障好基本民生。落實精准紓困,領導包聯、分類分級、一企一策,力促重點行業企業穩定生產、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堅持多元保障,穩定糧食生產和收儲,加強煤電油氣等資源調度,確保糧食能源安全。堅持協調協作,加強要素保障,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堅持開源節流,加強財政預算管理,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壓縮一般性支出,優化保障基層運轉。

二是堅持穩中求進。在優化金融服務上求進,一手抓風險防范,一手抓金融服務,更好服務實體經濟。在提升外貿質量上求進,積極參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扶優扶強外向型產業,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暢通運轉。在擴大精准投資上求進,聚焦重點領域,加強項目謀劃和儲備,加快建設一批重大項目。在穩定市場預期上求進,精准落實中央財稅、金融、社保政策,特別是中央新一輪西部大開發政策和對新疆、兵團的特殊政策,制定配套措施,提振市場信心。

三是堅持進中求好。堅持新發展理念,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立足資源稟賦和沿邊區位,發揮現代農業優勢,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完善體制機制,鞏固團場綜合配套改革成果,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提升國資國企改革成效。優化戰略布局,大力拓展發展空間,夯實履行職責使命、發揮特殊作用的物質基礎,為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應有貢獻。

本報記者 楊明方 李亞楠整理

《 人民日報 》2020年05月24日 13 版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