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11歲女孩網上交友被性侵 不當“觸網”有風險

2020年05月30日10:27  來源:荔枝網
 
原標題:11歲女孩網上交友被強奸 低齡“觸網”安全風險亟待重視

2019年我國未成年網民規模為 1.75億,未成年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93.1%。隨著網絡空間已經成為未成年人成長新環境的同時,由低齡“觸網”引發的性侵、詐騙、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等侵害未成年人的案件也逐年增多。今天江蘇省人民檢察院就公布了一起線上誘騙未成年人,線下強奸未成年人的典型案例。

【基本案情】

2019年7月7日,張某某(男,16歲)與王某某(女,11歲)通過主打戀愛交友的A社交軟件相識。該軟件自動為注冊信息為“13歲,小學學生”的王某某匹配異性交友對象,雙方可通過軟件單獨聊天。張某某在聊天中得知王某某系小學五年級在讀、實際年齡11歲后,仍然多次言語誘騙王某某同意與其發生性關系。后張某某與王某某見面,並在王某某家中與其發生性關系時被王某某母親發現。

【檢察機關履職情況】

2019年8月9日,公安機關以張某某涉嫌強奸罪向蘇州相城區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檢察機關審查認為,張某某的行為構成強奸罪,依法向相城區人民法院提起公訴。后相城區人民法院對張某某以強奸罪判處刑罰。

針對這起案件暴露的網絡監管不力問題,多名檢察官親自注冊包含A社交軟件在內的多款婚戀社交類APP進行體驗式調研,並充分借助社會力量,主動咨詢教育、心理學等專家學者的意見。針對A社交軟件實名認証虛設、應用市場分級混亂、存在隱性未成年人用戶、注銷困難等問題,檢察機關向開發運營該軟件的公司發出檢察建議。該公司高度重視檢察建議,指派專人與檢察機關溝通,對軟件進行全面升級完善,並制作專項整改報告。

針對這起案件暴露的行業監管缺失問題,檢察機關向企業所在地的主管部門發出風險提示函,提示未成年人社交軟件存在潛在風險,督促主管部門依法履行監管職責。另外與網信、公安等部門加強聯絡溝通,制發檢察關注函,聯合排查轄區內網絡軟件開發公司,以召開企業座談會等方式通報軟件研發風險,優化技術開發模式,樹立正確經營導向。

針對這起案件暴露的社交軟件用戶低齡化、缺乏辨別力等特點,檢察機關綜合運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轄區中小學校園進行網絡安全教育,以案釋法,提示不當“觸網”后果,增強未成年人網絡風險防范意識和法律意識,斬斷伸向未成年人的網絡“黑手”。

(來源: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陳渝娜 編輯/許婷)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