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江蘇省委改革辦和江蘇廣電總台聯合策劃的大型改革政策解讀節目《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關注“養老服務高質量 托起最美夕陽紅”!
截至2019年底,江蘇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1834.17萬人。
每四個戶籍人口中就有一位老人,每五個勞動力就要贍養一位老人。
養老,成為全社會關注的話題。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越來越多的人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到養老服務當中
其中,你聽說過“時間銀行”嗎?
年輕時作為志願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
在“時間銀行”裡儲存服務時間,年老以后就可以提取時間兌換養老服務
存入時間,也存入了愛
這種互助式的養老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老壓力
截至2020年5月底,南京已經有10278名“時間銀行”志願者,想成為志願者?
在“我的南京”APP“公益”裡找到“時間銀行”,按照提示申請即可。
圍繞“養老服務高質量 托起最美夕陽紅”,《黃金時間》邀請到: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 沙維偉
◆江蘇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 趙恆鬆
以及特約評論員李曉愚、馬勇共同進行解讀。
響應最早 行動最快!
江蘇援鄂養老服務隊助力武漢疫情防控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在武漢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應該是最吃緊的時候,我們響應民政部的要求,經過省委省政府的同意,第一時間組成了江蘇養老服務的支援隊,來支援武漢的疫情防控,應該說我們江蘇省是響應最早、行動最快,也是人數最多,第一個到達武漢的全國養老服務支援隊。
一方面,我們服務隊對養老機構指導他們的疫情防控,給老人提供一些養老的服務。同時,我們在民政部工作組的領導下,還參與起草了全國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指南和標准,應該說為武漢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的最后勝利貢獻了江蘇的力量。
老年群體易感易發
做好三方面科學防護
江蘇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趙恆鬆:老齡群體由於自身的免疫力和器官的功能下降,所以說最容易受到傳染病的侵害,是新冠肺炎的易感和易發人群,應該注意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就是要做好自身的防護,外出的時候一定要科學地佩戴口罩,盡量少去人群集聚和封閉的空間。第二個方面就是要講究衛生,家裡面要經常通風換氣,同時要加強飲食衛生方面的防護,另外一個就是要經常按照規范勤洗手。第三個方面就是要保持身心健康,老年人慢病比較普遍,那麼首先就是要管好自己的慢性病,另一方面要保持情緒樂觀,同時要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硬核防控 江蘇養老機構
15萬住養老年人“零感染”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老年人由於他的身體機能在下降,加上養老機構裡老年人集體居住的情況,所以養老機構的新冠肺炎的疫情防控還是十分重要的。那麼我們民政廳在1月27日專門下發了《全省民政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措施》,一共有9個方面35項具體措施,特別是我們實行了臨時性的養老機構的封閉管理,實現了全省養老機構“零感染”這樣的目標,我覺得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但是隨著疫情防控的常態化,我們又及時下發了《關於調整完善疫情防控措施有序恢復養老機構服務秩序的指導意見》,指導全省2000多家養老機構在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有序全面恢復養老服務,來滿足養老的剛性需求。
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
落實落細常態化防控舉措
江蘇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趙恆鬆:我們按照疫情防控工作總體部署和要求,會同民政部門指導各類養老機構、醫養結合機構進一步落實常態化防控舉措,指導機構落實人員進出管理、人員防護、健康監測、通風消毒等防控措施。此外,對於養老機構內設的醫務室、護理站等醫療服務機構,要求不得超出醫療許可服務范圍對外服務﹔可對外開展診療服務的醫療機構,要完善門急診預檢分診管理。醫療機構舉辦養老機構或與養老機構毗鄰的,應按照醫療機構分區管理要求開展交叉感染評估,評估有風險的要採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減房租發補貼
8條措施支持養老機構平穩健康運營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突如其來的疫情,確實對養老機構的日常經營活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為此,江蘇省民政廳等十部門第一時間出台了8條舉措,支持養老服務行業積極應對疫情影響,促進平穩健康發展。例如有針對性養老機構的稅收政策、房租政策、運營補貼政策和社保費減繳緩繳政策等。通過出台落實扶持政策,有效地應對了疫情對養老服務行業的沖擊,穩住了廣大“養老人”的信心,全省養老服務機構運行平穩有序。
6大方面22條舉措
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江蘇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應該說是走在全國的前列的,但是和我們1800多萬的老年人的需求相比,還存在不少的短板。比如說我們現在提供的養老服務還不夠豐富,質量還有待持續提高,包括挖掘社會參與養老的潛能、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針對這樣的情況,去年年底省政府就出台了《關於進一步推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一共6個方面22條具體舉措,通過提升養老服務的水平,加強養老服務能力建設等等這些舉措,來解決目前還存在的一些短板和瓶頸問題。
加強嵌入式養老機構等建設
把優質服務下沉到社區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無論是從老年人的意願來講,還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或者說是養老整個生命周期的合理角度來講,居家養老都是最重要的,也是絕大部分人都選擇的一種方法,應該說90%以上的老年人都會選擇在家庭這個環境當中進行養老、因此就需要我們調整工作思路,把優質的養老服務的資源配置到老人身邊,下沉到社區這個層面。在這樣的工作思路上,我們就加強嵌入式的養老機構、日間照料中心的建設,包括送上門的一些居家養老服務,比如說助醫、助浴,還有助樂等,這樣的服務送到家庭裡。
江蘇推行家庭醫生制度
40項服務可預約送上門
江蘇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趙恆鬆:2018年,我們出台了《關於開展家庭醫生預約上門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由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團隊針對失能、半失能居家老年人提供預約上門服務,明確了開展預約上門服務的流程以及提供的服務內容,目前可以提供包括各種護理、中醫推拿等在內的40項上門服務項目,下一步我們還將開展預約上門和家庭病床服務試點,努力為居家尤其是失能老年人提供更好的服務。
把時間存進“銀行”
以服務換服務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時間銀行就是指志願者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可以在時間銀行裡儲存服務時間,年老以后可以提取時間兌換服務,是一種互助式的養老服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養老壓力。目前南京已經在全市層面試行,我們鼓勵各地探索建立養老服務“時間銀行”,引導更多志願者參與為老服務。
想獲得“喘息服務”?
可咨詢專業養老機構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照護失能老年人耗費的精力多,承受的壓力大。我們吸收綜合國內外先進養老服務發展經驗,提出為長時間承擔照護失能老年人家庭提供短期的專業化照護服務,紓解家庭照護壓力,給平時照護壓力大的老人家屬提供一個喘息的機會。對於經濟困難的家庭,各地應當將此項服務納入財政預算,由各級民政部門對申請服務的家庭進行評估后,委托相應的專業化機構免費提供一定時長的服務﹔對於其他家庭需要類似服務的,可以聯系周邊的養老服務機構,咨詢是否有短期入住托養服務,目前我省大部分養老機構都有此項服務。
家庭養老床位
把養老院“搬”回家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家庭養老床位,顧名思義就是把養老機構搬到老年人家裡。我們鼓勵政府為經濟困難的失能老年人家庭進行居家適老化改造,由專業的服務人員按時上門,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服務,在服務標准上參照養老機構管理。目前,省政府已經出台政策,鼓勵各地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試點,我省南京市已經建設運營家庭養老床位5600余張,相當於建了40個左右的中型養老院。
打好政策“組合拳”
增加優質床位供給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針對養老機構的床位緊張問題,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我們發力。一是加大財政投入。省財政每年安排養老服務體系專項資金8億元以上,用於包括養老機構建設在內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二是開展體制改革。取消養老機構設立許可門檻,為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發展提供政策便利﹔三是推動居家社區養老發展,滿足老年人就近就便接受專業化養老服務的需求。
規范化標准化!
專項行動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今年是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收官之年,我們聯同7個部門專門出台《關於做好2020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工作的通知》,從8個方面提升養老院服務質量。今年的重點就是規范化、標准化的建設,我們要求全省2500家養老機構逐一過堂,都要符合我們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基本規范、養老機構服務安全的基本規范,通過規范化的建設來持續提升養老機構的服務質量。
雙改造雙提升!
江蘇900家農村敬老院將面向社會老人開放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目前我們正在推動全省900家農村敬老院實施“雙改造雙提升”工程,從今年開始,我們計劃通過3年努力,將有條件的農村敬老院改造提升為既能優先滿足特困人員照護需求,又能為轄區社會老人提供多元養老服務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這也是我們解決農村養老這個短板的一個重要舉措。
江蘇養老機構等級評定標准即將出台
最高可評“五星級”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去年《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已經出台,我們馬上就要出台江蘇省的養老機構的評定管理辦法,並成立了專門的評定專家庫。江蘇養老機構的評定分五個等級,最高等級就是五級,根據基礎設施、服務能力、服務質量來進行等級評定,使老百姓特別是老年人消費得明明白白。
推進醫養結合
醫護能力被納入養老機構評定標准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根據已經出台的《養老機構等級劃分與評定》國家標准,對養老機構內部設置醫務室、診所、衛生室、護理站等都有明確的人員和資格要求,同時對醫療衛生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比如每年至少組織1次健康體檢、醫生每天至少要巡診一次等,另外還在傳染病防治和安寧療護等方面有所規定。
加強培訓和規范化管理
提升養老護理員綜合素質
江蘇省衛健委老齡健康處處長趙恆鬆:在《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技能標准》中,將養老護理員職業等級分為五級,應該說無論哪一級都需要具備一定的護理知識,級別高的護理員在康復護理等方面的考核權重更要高一點。另外,國家衛生健康委去年下發了通知,對醫療護理員培訓和規范管理提出了要求,醫療護理員中有重要的一類是老年醫療護理員,我們正在與人社部門溝通,力爭早日明確有關標准,加大培訓力度,提高老年護理服務隊伍能力水平。
加大保障 提升待遇
解決養老護理員人才短缺難題
江蘇省民政廳副廳長沙維偉:養老護理員主要是服務養老機構和居家的失能老年人,根據國內外的相關經驗,失能老年人與護理人員較為合理的配備比例是3︰1,我們現在還遠未達到這個要求,我們省養老護理員的缺口至少有6萬人,所以供需矛盾較為突出。針對養老護理員存在較大缺口的問題,下一步,我們將聯合人社部門,一是全面推行養老護理員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制度改革,形成以養老服務市場為導向的護理員培養使用機制,並將社會化認定結果作為養老護理員享受入職補貼、崗位津貼、積分落戶等政策的重要依據﹔二是建立依據職業技能等級、工作年限與入職補貼和服務價格挂鉤制度,增強養老護理員職業吸引力﹔三是穩步提高養老護理員各類津補貼,鞏固現有的人才隊伍基礎,引導年輕、專業的人才投入到養老服務領域。
《黃金時間—改革政策e解讀》將通過荔枝新聞客戶端,江蘇新聞微信公眾號、官方微博,等融媒體平台同步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