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城街道村庄景色航拍圖 盤城街道供圖
6月的原木長廊花架早已挂滿了鮮亮的花朵,入小院、聞花香、過綠廊,這是老解一家的夏日最愛,也是渡橋社區的一道別致小景。
61歲的解天潮既是南京市江北新區盤城街道渡橋社區的一位普通居民,也是社區的老書記、老黨員。
每逢周末,不少游客慕名而來,有的人樂得在老解家門口觀望、欣賞,有的人好奇心重,便會直接走進院子與主人寒暄。
過去,村裡隻有老解家的院子最漂亮。旁人羨慕,卻有點兒底氣不足。鄉村生活,不少 “粗枝大葉”的毛病,短期難以改變。
如何調動大伙兒的積極性?“要把黨員組織起來,把群眾動員起來!”盤城街道明確以黨建為抓手,鼓勵居民共同參與美麗鄉村建設。
通往渡橋社區辦公樓的主干道上,樹木叢生,樹枝等雜物常會掉落路上,影響車輛通行。
老解便主動帶著社區志願者團隊去巡查,及時清理雜物,保証環境整潔。每當看見有村民的房前屋后亂堆亂放,老解一邊與對方聊家常,一邊主動幫著收拾。
“我主動幫他們干活,他們下次就不好意思亂放了,時間久了也能養成好習慣。” 老解說。
通過黨支部推動干部、黨員示范干、群眾學著干,近年來,盤城街道逐步引導居民由“要我干、要我改”向“我要干、我要改”轉變,農村人居環境持續改善。
在一群“老解”的參與下,渡橋社區的環境越來越好了。這次,大伙兒有了底氣,紛紛請老解來當自家的“美麗庭院”顧問,效仿著也要打造一所好看的院子。
第二家、第三家.....如今,渡橋社區裡漂亮的院子已比比皆是。
“下一步我們想圍繞美麗鄉村做旅游文章,鼓勵、扶持有想法、有思路的黨員以及致富能人帶頭發展鄉村民宿創意產品,逐步打造鄉村民宿旅游綜合體,讓游客來村裡過周末,感受真實的鄉村生活。”渡橋社區負責人說。
在渡橋社區向北2公裡,是另一個美麗鄉村的范例-雙城社區。每天早上7點,穿上紅馬甲,帶上小喇叭,73歲的老黨員任保榮就開始了一天的巡邏工作。
“李文強家門前垃圾沒有及時傾倒,張偉國家的壁畫上有大片泥點子.......”任保榮很認真,小本上記錄了每天巡邏發現的問題。
結束巡邏后,任保榮還會把問題發送到村民群裡,叮囑志願者以及相應的村民及時解決問題。
如今的雙城社區,早已是綠蔭細垂,鳥鳴花香,更獲評了江蘇省水美鄉村和南京市文明社區的稱號。
在盤城街道,像解天潮、任保榮這樣的人還有很多,他們主動參與村裡各項事務的管理,一個帶動一個,一個學著另一個,用行動激發村民對於美麗鄉村的歸屬感,讓鄉村不僅美在環境,更美在了人心。
“盤城街道擁有南京最大的葡萄產業基地與獨特葡萄文化特色,素有‘金陵葡萄小鎮’美譽。”在盤城街道辦事處副主任李楊看來,下一階段,發展全域旅游將是盤城街道高質量發展的突破口,也是提升居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的關鍵一招。
相關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