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徐州6月28日電 (閆峰)日前,江蘇徐州市睢寧縣出台規定,自7月1日起,對包括機動三輪車、電動三輪車(非標車)、無牌無証的電動四輪車等在內的車輛進行整治,並劃定了城市禁行區域。這也是繼主城區、沛縣、豐縣之后,徐州市又一縣級城市對“三小車輛”設立新規。
機動三輪車、電動三輪車(非標車)、無牌無証的電動四輪車被統稱為“三小車輛”,已經成為城市交通中發生交通事故佔比最高的交通工具,據統計,睢寧縣2019年有3900余起交通事故與“三小車輛”有關,佔到了事故總數的41.8%,超過95%的死亡事故與“三小車輛”有關。
據了解,此次整治的范圍包括:對符合要求的電動三、四輪車採取上牌登記管理制度,禁止未納入國家機動車登記范圍,未經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核發牌証的電動四輪車上道路行駛﹔禁止“三小車輛”在城區外環以內路段行駛﹔全縣范圍禁止生產、改裝、銷售不符合國家標准、行業標准、企業標准的電動自行車、機動三輪車、電動三輪四輪車、電動摩托車、電動汽車等內容。
人民網注意到,睢寧縣此次對“三小車輛”整治中,並不是採取一刀切的粗暴模式,而是在充分論証的基礎上,考慮到了一些特殊群體的特殊情況,制定了詳細且較為人性化的實施方案,力求在公平、公開、公正執法的基礎上,保障絕大多數群眾利益的最大化。
接送學生是家長使用“三小車輛”常見理由和用途之一,禁止使用后如何解決學生的上學放學替代問題?對此,睢寧縣根據學區的劃定范圍,優化調整公交車運行線路,增加公交車運行密度,在學校周邊合理布置臨時公交站點,縮短班次間隔,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及接送學生家長的出行需要。按照一校一策的要求,制定上下學期間學生疏導護送方案,落實教職人員、學生家長義務執勤制度,確保學生上下學期間交通安全,僅增加公共交通運力一項,睢寧縣每年新增費用超過1000萬元。
事實上,部分“三小車輛”也是身體有殘疾的殘障人士的必備交通工具,為此,睢寧縣由政府出資,為戶籍地和實際居住地均在禁行區域內,且符合安全駕駛條件的下肢殘疾人,統一置換殘疾人專用車。同時也對快遞物流運輸業正在運行且在整治范圍內的“三小車輛”設置了整改過渡期,對運送生活必須物資進入禁行區的車輛採取限時限路段行駛等人性化管理規定。
睢寧縣希望能通過整治達到包括規范車輛停放、減少違法率、大幅提升城市交通秩序,解決“三小車輛”的交通突出問題的目標,在城區整治總結經驗的基礎上,下一步,整治方向將進一步向鄉鎮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