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吧年輕人!沒有人能在“葛優癱”中改變命運

2020年09月18日08:53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這屆年輕人真的懶得奮斗嗎?沒有人能在“葛優癱”中改變命運

  

  

  你見過誰在“葛優癱”中改變了命運

  一直以來,青春與奮斗的密切關系,都被有識之士格外看重。正如教育家徐特立所言:“與困難作斗爭,雖然要歷盡艱苦,但苦盡甘來,這也是一種樂事”,梁啟超也在《少年中國說》中贊譽青年“紅日初升,其道大光”的狀態。但不知從何時起,輿論場上彌散著一股嘲諷奮斗的調調,甚至有人將那些艱苦奮斗的年輕人粗鄙地稱為“奮斗X”,令人大跌眼鏡。我們不禁要問: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一些年輕人開始懷疑奮斗的意義?

  平心而論,這首先是因為一些年輕人的心態出了問題。在一些浮躁社會風氣與輿論腔調的影響下,有年輕人低估了奮斗的難度,卻高估了自己的意志與耐心,很容易在“你的同齡人已經遠遠拋棄了你”“人家不到30歲已經財務自由”之類的言論中迷失自我,陷入莫名焦慮的怪圈中。奮斗本來就是充滿荊棘的道路,想要攀上高聳的山峰,就必須要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

  即便是那些看起來“運氣好”的年輕人,往往也有外界沒看到的努力。因此,與其羨慕別人的成功,不如調整心態,找准自身優勢,明確努力方向。腳踏實地,才有可能擺脫焦慮與惶惑的心態,讓內心更加強大與成熟。

  再者,有些年輕人對奮斗的意義產生懷疑,的確也與嚴峻的現實與難以擺脫的現實壓力有關,由此產生落差感與焦慮感則在所難免。漂泊在大城市的異鄉青年,面對自己的收入難以企及的高房價時,難免會質疑自己“996”工作方式是否值得。即便解決了經濟難題的年輕人,也要面對結婚生子、贍養老人等現實問題,而這些都需要高昂的經濟成本,會給年輕人背上沉重的負擔。因此,我們不難想象:當一個年輕人尋夢無路時,當一無所有的年輕人努力后依然無力改變現實后,那些心靈雞湯式的話語,又如何能起到激勵作用呢?

  當然,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一些年輕人沒有明確的方向,盲目地工作。筆者有朋友就吐槽過:在他們公司,總有個別年輕人隻知道拼命“加班”,卻從不明白自己的超負荷勞動,很多時候都是在做沒必要的重復工作,最后結果反而不如那些工作效率高的同事。

  年輕人在奮斗過程中感到迷惘,也實屬正常,這其中既有自身心態的問題,也有社會變化的因素,在社會轉型劇烈的時期,這類現象最易出現。上世紀二十年代曾有進步青年在“五四”之后經歷短期彷徨期,上世紀八十年代初還產生過“人生的道路為何越走越窄”的現實之問,並引發全國范圍內關於人生價值爭議的“潘曉討論”。而在當下,快速運轉的社會,不斷變化的環境,生活與工作的壓力陡增,也會讓一些年輕人處於懷疑迷惘中,不知何去何從。

  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本性,勤勞奮斗也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如今,為了改變命運,或追求進步,多數年輕人心中很清楚奮斗的現實價值。“天上不會掉餡餅”“奮斗或許不能改變命運,但不奮斗一定不能改變命運”。(黃西蒙)

  勵志雞湯叫不醒熱衷“摸魚”的年輕人

  最近,有人發現:如今這屆年輕人,似乎對“奮斗”越來越沒興趣。打開社交媒體,在搜索框裡輸入“奮斗”二字,不難看到年輕網友花樣百出的吐槽,仿佛那些格外賣力工作的人,要麼是想討好老板的小人,要麼是全無心眼的傻子,隻有“摸魚”(在工作中偷懶)才是工作的正道。

  面對這種風氣,我們當然可以義正辭嚴地給出一百句反駁,怒斥這種“不思進取”的觀念﹔我們也不難找出一大把年輕人“奮斗成功”的例子,用事實証明這一代年輕人沒有“垮掉”。但是,我們有必要面對一個事實——“奮斗”這個概念對這一代年輕人到底意味著什麼,為什麼有些年輕人缺少“奮斗欲”?

  從宏觀視角出發,任何一個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都離不開社會成員的個體奮斗。因此,年輕人“奮斗欲”下降的現象難免讓人憂心。此時,單純的說教與憤怒無濟於事,不如靜下心來,認真想想“為什麼會這樣”。隻有找到那些熱衷“摸魚”的年輕人對“奮斗”感到失望甚至反感的原因,消除其背后的社會症結,我們才能重新喚起他們的奮斗熱情。

  對普通人而言,在工作中選擇奮斗的理由,不外乎高低兩重——低層次的理由,自然是升職加薪,走向事業巔峰,過上更好的物質生活﹔高層次的理由,則是借助奮斗追求理想,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對於年輕人而言,遠大的理想不可或缺,但他們首先要面對、接受和改變的是現實。

  當一些公司的年輕人在網上吐槽、抱怨“奮斗”的時候,總有成功的前輩以“過來人”的身份告誡年輕人:不要小瞧奮斗,隻要堅持到底,自然能夠見到曙光。這並非“站著說話不腰疼”——恰恰相反,在自己的青春歲月,他們可能是奮斗得最賣力,加起班來勁頭最足的一批人,不然不會有今天的成功。可為什麼,上一代人的“經驗之談”往往對一些年輕人不起作用?回望中國經濟發展歷程,我們不難看出:除了個人奮斗之外,對那些趕上了第一波IT浪潮、中國入世紅利、房地產狂飆等“時代浪潮”的人而言,機遇確實給他們帶來超額的回報。“風口”過去之后,今天的年輕人顯然不可能照搬前輩的成長路徑,而需要嶄新的發展空間。

  當一些年輕人以“互聯網民工”“金融民工”自嘲,在KPI考核的巨大壓力下,被迫“996”之時,恐怕很難感受到奮斗的價值和意義。與此同時,在設計、科研、文化等不以“升職加薪”為唯一目標的行業裡,也有不少年輕人發現:在產業日趨“紅海化”的環境裡,他們的努力越來越難轉化成令人驕傲、振奮的成果。此外,在一些行業,過去一度受到廣泛抨擊的“論資排輩”“吃大鍋飯”等現象,也在某些單位仍然存在。這些現象,都是橫亙在年輕人“奮斗之路”上的阻礙。

  奮斗之所以被視作美德,其原因在於這種精神與行為,既能讓個人得到更大發展,也能對社會作出貢獻,是個體與集體的“雙贏”。如果年輕人覺得,他們的付出不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和認可,再努力也無法獲得期許的未來之時,他們自然會覺得奮斗是一件“不合算”的事情,澆熄心中想要奮斗的熱情。

  社會鼓勵年輕人奮斗,也要消除他們奮斗路上的障礙,為他們的成長創造環境。各產業、各領域的用人單位還應認真思考:如何讓年輕人看到更多事業發展的空間與希望,而不是隻能為了眼前的工資與生計渾渾噩噩地“打工”。與此同時,讓“優勝劣汰”“能者多得”的觀念貫徹下去,防止社會在流動性衰減的過程中損失活力,將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變得暮氣沉沉。

  從這個角度上看,與其指責年輕人懶得奮斗、不願奮斗,不如從機制體制上破除影響制約他們奮斗的因素,讓他們少一些束縛,多一些期待。任何人都有進取之心,隻要幫年輕人找到奮斗的方向,讓他們看到奮斗的回報和價值,他們自然會重新發現奮斗的意義,踏上屬於自己的嶄新征途。(楊鑫宇)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