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徐州發展理念深刻轉變 推進高質量發展

2020年11月11日16:50  來源:徐州日報
 
原標題:發展理念轉變最深刻

潘安湖國家濕地公園。 徐報融媒記者 孫井賢 陳艷 攝

◎徐報融媒記者 范海杰 魏寧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必須牢固樹立並切實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

過去的五年,是徐州聚焦高質量發展、發展理念轉變最深刻的五年。回眸“十三五”,徐州堅定不移匡正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更加注重結構調整、開放發展、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在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上取得了扎實成效,為“十四五”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創新發展積蓄動能,產業升級步伐加快

“從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徐州“蝶變”的背后,是發展理念的深刻轉變。

作為一座老工業城市,徐州長期以來依托資源發展,重化型產業結構和煤炭型能源結構問題突出。

2017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徐州期間,要求徐州“打造綠水青山,並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對徐州產業發展、生態轉型提出了殷切希望。

這是殷殷囑托,更是行動指南和“軍令狀”。2018年5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鋼鐵、焦化、水泥、熱電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方案,全面打響四大行業整合整治攻堅戰,以壯士斷腕的決心和勇氣,持續推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布局優化。

中新鋼鐵集團特鋼板材項目就是在高質量發展背景下,傳統的冶金裝備制造向高端裝備制造轉型發展的典型代表。項目負責人介紹說,該項目兼並收購彭鋼鋼鐵、泰發特鋼等鋼鐵產能,實施減量置換技改升級工程,全面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項目產品向優特鋼方向發展,達產后可實現新增年產350萬噸特鋼板材生產能力,不斷向價值鏈高端攀升。”

歷時近兩年半,鋼鐵行業布局優化和轉型升級全面完成。全市18家鋼企僅剩兩家大型鋼鐵聯合企業,其余15家鋼企實現全部關停。除鋼鐵企業外,11家焦化廠整合為3家綜合性焦化企業、 62家水泥企業壓減至15家、 24家燃煤電廠壓減至15家……

從昔日的“單、小、低、散、弱”,到今朝的“多、大、高、聚、強”,徐州轉型升級的步伐越來越緊湊,也越來越輕快。

“十三五”時期,我市將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四新”經濟作為主攻方向,一大批龍頭型、基地型和強鏈補鏈型產業項目,尤其是重點培育裝備與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電路與ICT、生物醫藥與大健康四大戰略性新興主導產業及新基建領域項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一塊普通的玻璃通過開發應用“嵌入”技術,就神奇地變成一塊全新的智能光電玻璃。睢寧中泓光電科技智能玻璃幕牆生產項目全面契合城市數字化、智能化戰略升級,產品在數據收集、雲計算、智能識別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從高消耗、高排放向創新驅動轉型,徐州實現了產業結構由劣到優、產業層次由低到高、經濟總量由小到大的歷史性轉變,千億級產業集群達到8個。2018 年和 2019 年,徐州連續兩年被國務院表彰為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城市。

鑫晶半導體大硅片項目成功產出12英寸半導體大硅片,華清新能源今年可年產電池片100萬片……高新技術項目如雨后春筍般紛紛“冒尖”,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徐州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絕對“主角”。今年1至8月份,全市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12.1%。

以開放發展厚植優勢,城市首位度不斷凸顯

飛馳的軌道交通1號線,拉近了徐州的城市空間,“地鐵時代”這一中心城市的重要標志從此烙在了徐州的城市名片上﹔徐宿淮鹽鐵路開通運行,拉近了蘇北5市的時空距離,徐州作為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徐州正以大視野大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

去年11月30日,徐宿快速通道正式通車,城際公交同步開通,一條縱貫南北的符離大道,將徐州和宿州兩座蓄勢騰飛的兄弟城市更加緊密地相連。

這是淮海經濟區大家庭互聯互通互融的又一生動實踐。自首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以來,10市快速落實簽署的各項協議,攜手並肩,協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標國際國內一流城市提升發展標杆,徐州自覺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汲取動力源,在淮海經濟區拓展徐州發展空間,打造長三角北翼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升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推動城市 “定位”變 “地位”。

徐連高鐵建設進展順利、淮海國際博覽中心開工建設,大龍湖國際會議中心主體封頂﹔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加速推進……我市持續強化互聯互通的交通樞紐功能,加快提升產業科技創新功能,推動金融平台建設,不斷完善電子通信、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通達天下,揚帆起航。10月29日下午,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雙樓保稅內河港武漢直航集裝箱班輪首航開通,為徐州更深層次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以建設高水平全要素現代化淮海國際陸港為牽引,徐州主動對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發展壯大樞紐經濟,做強“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支撐,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注重城市特色文化塑造,用工匠精神建設城市,用市場理念經營城市,用繡花功夫管理城市……徐州正全方面提升城市建設的理念和層次,全面增強城市的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飛馳的軌道交通1號線,拉近了徐州的城市空間,“地鐵時代”這一中心城市的重要標志從此烙在了徐州的城市名片上﹔徐宿淮鹽鐵路開通運行,拉近了蘇北5市的時空距離,徐州作為樞紐城市的地位進一步提升。

胸懷大局、把握大勢、著眼大事,徐州正以大視野大格局引領高質量發展。

去年11月30日,徐宿快速通道正式通車,城際公交同步開通,一條縱貫南北的符離大道,將徐州和宿州兩座蓄勢騰飛的兄弟城市更加緊密地相連。

這是淮海經濟區大家庭互聯互通互融的又一生動實踐。自首屆淮海經濟區協同發展座談會以來,10市快速落實簽署的各項協議,攜手並肩,協同發展取得了明顯成效。

對標國際國內一流城市提升發展標杆,徐州自覺在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中汲取動力源,在淮海經濟區拓展徐州發展空間,打造長三角北翼的區域性中心城市,提升集聚高端要素的能力,推動城市 “定位”變 “地位”。

徐連高鐵建設進展順利、淮海國際博覽中心開工建設,大龍湖國際會議中心主體封頂﹔淮海經濟區金融服務中心加速推進……我市持續強化互聯互通的交通樞紐功能,加快提升產業科技創新功能,推動金融平台建設,不斷完善電子通信、文化教育、衛生醫療等公共服務功能,中心城市建設步伐不斷加快。

通達天下,揚帆起航。10月29日下午,徐州淮海國際陸港雙樓保稅內河港武漢直航集裝箱班輪首航開通,為徐州更深層次融入“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建設提供有力支撐。

以建設高水平全要素現代化淮海國際陸港為牽引,徐州主動對接中國(江蘇)自由貿易試驗區連雲港片區,發展壯大樞紐經濟,做強“一帶一路”交匯點重要支撐,構建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注重城市特色文化塑造,用工匠精神建設城市,用市場理念經營城市,用繡花功夫管理城市……徐州正全方面提升城市建設的理念和層次,全面增強城市的承載力、輻射力和帶動力。

以綠色發展提升質量,筑牢生態安全底線

湖面碧波蕩漾,岸邊葦蒲茂盛,空中群鳥盤旋……深秋時節,沛縣安國湖濕地公園勾畫出一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動人景象——往日因張雙樓煤礦而形成的採煤塌陷地,如今改造為風光旖旎的濕地公園,成為200多種鳥類棲息的家園。

針對眾多的採煤塌陷地,我市全面保護和再造自然環境,堅定走綠色發展的路子。生態修復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先后對19.72萬畝採煤塌陷地、3.4萬畝工礦廢棄地、300公頃採石宕口實施生態修復再造,潘安湖、九裡湖、泉潤公園等一批重大生態再造工程,使曾經的城市“瘡疤”轉變為城市“亮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綠色發展理念指引下,我市把大力實施“天更藍”“水更清”“地更綠”“路更暢”“城更靚”五大行動計劃和污染防治三年行動計劃,以背水一戰的勇氣捍衛藍天白雲,以久久為功的韌勁加大生態保護,生態環境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今年上半年,全市 PM2.5濃度同比下降5.3%,優良天數同比上升2.8%,兩項指標“雙改善”。

眼下,經歷了脫胎換骨變化的徐州,再也不是那個黑乎乎的煤城,而是一座生態園林城市,是獲得聯合國人居獎的樣板城市。

“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一以貫之抓好貫徹落實,毫不動搖推進專項整治,全面提升本質安全水平……”今年6月24日,市委書記周鐵根在徐工集團開展安全生產專題宣講,與企業干部員工就進一步抓細抓實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學習交流。

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以上率下,掀開了全市“百團進百萬企業”安全生產學習宣講活動的序幕。該活動推動全市各級領導干部強化紅線意識和底線思維,3000余干部參與宣講,實現了規上規下工業企業全覆蓋。

實現安全生產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十三五”以來,我市秉承“安全生產隻有起點沒有終點,隻有逗號沒有句號”的理念,大力推進安全生產標准化、機制化、常態化建設,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專項整治,構建齊抓共管“大安全”工作格局。

從技術創新到建章立制,從壓實責任到強化監督,我市成立市級安全生產技術保障中心和市縣兩級應急救援中心,將安全生產工作納入政治巡察范圍,市縣兩級同步成立109個督導組,壓茬式推進責任落實。

統計數據顯示,1至7月,全市發生各類生產安全事故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47.8%、51.6%,未發生重大及以上安全生產事故。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難者進。“十三五”以來,徐州匡正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發展境界,新發展理念日益成為全市上下發自內心的信仰和堅定的價值追求,也為“十四五”期間推動打造貫徹新發展理念區域樣板匯聚了強大動能。(范海杰 魏寧)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