澗河社區改善后的新農房街景。馬燾燾攝
“運河彎彎,南北行船﹔船兒悠悠,河水淙淙﹔河邊人家,煙火氣正濃﹔一方水土,育一方火種……一路向東,你會‘豫’見最美笑容。”這是宿遷市宿豫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主題曲,也是當地小康生活的寫照。如歌裡所唱,記者在宿豫區一路向東來到仰化鎮澗河社區,一探這個被省委書記點贊過的新型農村社區。
住上了新農房
下午3點多,澗河社區62歲的李志俠正在屋裡摘菜,忙完放下菜盆摸著扶梯上二樓,收拾了一下小孫子的房間,又把二樓陽台晒干的衣服拿回疊整齊。手頭忙完,她走出院子,和隔壁的李大媽在屋前的健身小廣場一邊活動一邊聊天。接近5點,李志俠回家打開浴霸沖了把澡,哼著小調開始准備晚飯。
放在兩年前,這樣舒適的生活李志俠想都沒想過。“本以為一輩子也就住個破房子了,以前要洗澡還得騎20分鐘自行車,去仰化街上的公共澡堂咧。”李志俠說,他們之前的澗河村是省定經濟薄弱村,做飯是燒柴草的大鍋灶,交通是坑坑窪窪的土路,洗澡是公共浴室,下雨的時候屋裡漏雨得拿三個盆接著。
現如今,澗河社區白牆黛瓦,民居錯落有致。李志俠生活條件的改善源於2018年下半年,宿豫區將澗河村、解閘村、保祥村3個村合並啟動了農房改善項目,整合后的澗河社區轄村民1976戶,8216人,在此基礎上建設全新的居住區。“目前一期251套住房已全部交付,二期235套住房主體全部完工,近期就要交付到群眾手中。”澗河社區黨委書記孫永介紹,對於無力置換新房的特困戶,社區建設了4棟戶均82平米的兜底保障房,按起居標准裝修,免費提供給其居住。
改善農房展新顏,如何剔除百姓心中的疏離感?澗河社區靠近京杭大運河,與之相通的老澗河、六塘河穿村而過。為此,農房改善項目在規劃之初便有意保留村庄肌理現狀,採用“逆規劃”設計手法,對原有水體、植被、田埂等進行重新梳理,引入現代元素,凸顯地域文化,彰顯鄉土風情,從而留住鄉愁記憶。55歲的朱昌賓是土生土長的澗河人,他指著村口的老榆樹說,“大部分鄉親們住房的位置都沒怎麼變,我小時候窮,就吃過這棵榆樹的葉子。”
“新農房建設好,不代表農房改善就結束,要讓群眾不僅僅擁有良好的硬件設施,還要有科學的后期維護,這也是我們一直要做好的農房改善后半篇文章。”宿豫區委書記劉海紅說。
居民新農房多為兩層小樓。馬燾燾攝
土地流轉托底
年初,社區居民孫士英從合作社拿到了3255元的土地流轉+分紅的錢。1年前,她把家裡的3畝地流轉給合作社,用於淺水藕和龍蝦的套養。當時,合作社負責人朱東流給她算了一筆賬,土地可以獲得每畝900元的流轉費,合作社還鼓勵村民以土地入股,地上收成好就多分,收成少甚至虧損也有每畝100元的保底分紅。
在澗河社區合作社,不少村民都把自家一部分土地流轉給合作社。合作社的1300多畝地上,有700畝保留了稻麥輪作的傳統,500畝轉型為淺水藕+龍蝦的套養,還有100多畝種植當地特色的黃蜀葵和雪桃。
“我們是2017年開始試點合作社的,村民大都支持,因為原本一畝地忙一年的淨收入都不一定有900元。這不,去年每人分了1085元。”朱東流說,目前看來淺水藕套養小龍蝦的模式效益較好,蓮藕還申請了地理標志,配合產業鏈條“不愁賣”﹔而完成銷售后,60%的利潤將用於支付土地和分紅費用,20%作為村集體收入,還有20%用於土地與設備的維護保養。
從自家土地上解放出來的農民不少又回到田頭,這是因為合作社除了農忙用工時節,平日裡也有不少按日結算的工種。居民王慶東的4畝地流轉了出去,“不用忙活田裡,年底就能拿錢,平時還能隨時找地方打零工。”
產業的升級帶動村民增收,也吸引了年輕創業者,張源就是一個,他在澗河社區承包了40畝地。面對成本核算,張源顯得很有信心。“土地成本一年3.6萬元,其他農資不超過3萬元,過了第一年,后面有不少土地整理的成本可以節省。”張源告訴記者,淺水藕套養龍蝦模式的秘訣在於化肥使用的時機,一般來說3月份下藕苗,五六月份用化肥,10月完成採摘,緊接著就要下龍蝦苗,次年再次使用化肥前完成龍蝦的捕撈。
記者了解到,澗河社區現有9633畝耕地已實現流轉5621畝,用於發展高效農業,社區建檔立卡戶413戶1319人去年全部脫貧,2019年集體經濟收入達到207萬元。
居民李志俠在屋前健身廣場與網格員付慧慧閑聊。馬燾燾攝
鄉村治理“省心”
“前段時間看新聞說獨生子女家庭父母年齡59歲以上的,可以申請獨生子女獎勵,我們正找人問怎麼領呢,網格員付慧慧就帶著填好一大半的申請表來敲門了。”62歲的社區居民冒學才說,住在澗河社區最大的感受就是“省心”。
原來,澗河社區成立了黨群服務中心,按片區成立黨支部、按網格設黨小組,以“網格員+黨小組長”的共管模式,推動社會治理網格和黨的組織網絡雙網融合,同時成立5支志願服務隊,常態化開展鄉風文明宣傳、環境保護、扶貧濟困、關愛婦女兒童等活動。
網格員付慧慧告訴記者,網格工作最是瑣碎,“不到7點就到班上了,人口普查、對接台賬、催繳保險、核算細化低收入戶、給貧困戶聯系上班地點,這就到中午了。”而經常顧不上吃飯的她,還要趕緊統計59歲以上居民的獨生子女信息,幫助填寫代辦,核查簽收當地警格推送信息等,經常天蒙蒙亮就出門,回家前已是天黑。
除了網格員,老黨員、志願者也是鄉村治理的重要力量。於桂寶是三村合並前寶祥村的老支書,退休之后於桂寶還是閑不住,他既是黨小組長,還負責社區合作社賬目的監督,又是社區老干部議事會的重要成員。誰家有了煩心事,於桂寶都盡量幫助和調解。今年7月,澗河靠近馬河的岸坡治理需要砍掉河邊的樹,村民徐乃生從一開始的不願意配合,到后來主動幫忙﹔修建268省道時4組一戶人家要搬遷,怎麼拆怎麼補,拆完去哪裡住?這些基層事務的協調處理總有於桂寶的身影。
前段時間,於桂寶又接了水務部門的一攤事。“區水務局要興修閘、站,疏浚河道,需要了解澗河地形的人進行前期的測量和統計,又會算賬又懂測量還熟悉水路,這個人不就是我嗎?”談起當地的公共事業,這個69歲的老人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勁兒,澗河的地圖就在他腦子裡,哪裡地形高,哪裡地形低,哪個閘平時就堵塞,他都了如指掌。
“社區是大家的,我們每個人多做一點,社區就能好很多。”於桂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