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海安被確定為全國首批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
——2019年,試點工作順利通過省級評估驗收,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被確定為全省可推廣改革試點經驗地區﹔
——2020年,海安成功舉辦文明實踐“海安樣本”研討會。“30×50”百姓名嘴孵化工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入圍“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試點工作創新案例”,南通唯一。文明實踐助力抗“疫”、全國首創文明實踐日歷等經驗做法全省放樣,全國有影響。中央電視台、光明日報、新華日報等30多家省級以上媒體先后500多次報道海安經驗做法……
山歌人人會唱,唱法各不相同。“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沒有經驗可循,沒有模式可套。海安將緊扣社會關注的焦點、民眾關心的熱點、宣傳思想工作的難點,以強有力的推進舉措,確保文明實踐各項工作落地落實。”市委書記於立忠表示。
頂層設計 構建機制
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是一項新課題,必須“一把手”親自關心、親自參與。海安將其列為“書記項目”,嚴格落實省文明委“實踐中心主任、實踐所所長、實踐站站長”三級書記抓文明實踐責任清單,下好全域文明實踐“一盤棋”。
為了增強文明實踐保障力,提高文明實踐考核的科學化、規范化、常態化水平,海安出台《海安市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方案》《海安市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工作標准》《海安市文明實踐工作考核辦法》,將文明實踐納入機關績效考核和區鎮目標責任制考核,並作為黨員干部職位晉升、評先評優的重要依據。
“成立之初,我們遵循‘123456’建設模式,即組建一批志願隊伍、統籌網上網下兩個陣地、實現三級全面覆蓋、形成四化推進機制、打造五大服務平台、升級六類實踐基地,探索破解‘誰來做?’‘如何實?’‘做到哪?’‘怎麼做?’‘怎麼專?’‘怎麼創?’等六個問題,高質量推出‘海安樣本’。”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榮貴表示。
此后,在五大平台的基礎上,海安新增法律服務、健康促進、扶貧幫困三大平台,建立“8+N”志願服務隊伍,面向社會開展個性化、專業化志願服務項目﹔在全國首創文明實踐日歷並發放到全市30多萬家庭,保証活動高質量開展。
“一張日歷,一目了然,全年以時間節點為索引的文明實踐活動安排盡在其中……”海安將各類節日作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的由頭和契機,對全年近100個節日進行梳理、分類,再結合海安實際,重點篩選出52個節日作為文明實踐活動開展的時間節點。
結合文明實踐日歷的安排,海安通過雲平台指揮中心將全年計劃發布、活動方案設計提醒、活動方案報送、活動開展等進行系統化處理。根據指揮中心形成的大數據,實踐辦可以隨時掌握各部門方案謀劃和計劃實施進度,檢查活動開展質量,進行督查考核。
2020年,海安文明實踐中心作為“最強大腦”,堅持聚焦民生熱點,做好“中央廚房”,唱好文明實踐“春之聲”“夏之韻”“秋之實”“冬之暖”四季歌,先后舉辦“‘疫’網情深志願紅”“文明實踐暖冬行”等市級示范活動近80場﹔各實踐所發揮承上啟下作用,因人而異、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實施“葡萄架下話小康”“萬裡千家”惠民演出等項目,精准派送文明實踐“四季幸福套餐”(送理論、送政策、送教育、送文藝、送法律、送就業、送科技、送健康、送愛心、送新風),形成“一鎮一特色”﹔各實踐站作為宣傳群眾、教育群眾、關心群眾、服務群眾的“連心驛站”,按照“六大規定動作”,建成村級紅色大喇叭、辦好綜合文化大禮堂、排好文體活動安排表、建好文明新風積分牆、編織黨群干群交心網、打造村民互助朋友圈,速遞豐富“營養液”,形成“一村一品”﹔5000多個村民小組實踐點發揮就近就便功能,精致創建文明實踐“鄰裡鄉吧”……
“要與時代足音同頻共振,不斷增加‘關鍵詞’、融入‘新元素’、謀劃‘新主題’,聯合八大平台、六類基地及機關部門‘烹制’‘文明實踐套餐’,通過開展活動、佔領陣地、打造品牌、形成特色,達到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效果。”王榮貴說。
分層推進 全面覆蓋
“一把手”親自關心、親自參與,是文明實踐‘海安模式’的亮點之一,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頭深入群眾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在海安並不稀奇。市委書記於立忠擔任海安志願服務總隊隊長期間,多次以志願者身份來到群眾身邊做志願、圓心願,解民憂、暖民心。
2020年3月5日,時任市委書記顧國標參加“春風送暖書記行”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走近重病人員、困難兒童等社會弱勢群體身邊,為他們送去溫暖和關愛。
2020年7月10日,海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夏之韻”系列活動之“助殘脫貧奔小康”暨“希望、造福、安居”文明實踐工程啟動儀式舉行。活動期間,於立忠走進托管服務中心率先垂范,開展愛心圓夢行動。
“你們一直是市委、市政府的牽挂,有什麼‘微心願’都可以提出來,我們一定千方百計為大家排憂解難,全力以赴支持殘疾人事業發展。”2020年,經過於立忠統籌協調,海安各區鎮、街道實踐所站點、市級機關部門單位聯袂實施“希望、造福、安居”三大工程,托起全市7300多名殘疾人的小康夢﹔開展“情暖學子,放飛夢想”活動,累計籌集助學款89.4萬元,為249名貧困學子開啟希望之門﹔組織全市1835名醫護志願者深入全市2萬戶家庭開展健康咨詢、免費體檢等活動,更好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2020年9月11日,在“海陵飄香慶小康”中國農民豐收節新時代文明實踐系列活動中,市委副書記張浩要求,依托扶貧幫困服務平台,聚焦特困群體,精准提供特惠幫扶。10月14日,在“海納百川 糧穩民安”世界糧食日和糧食安全宣傳活動中,時任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陳鵬軍宣講糧食安全,並為海安農產品代言。11月9日,市領導盧忠平參加“關注消防、生命至上”——全市“119”消防宣傳月暨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啟動儀式,開啟文明實踐防火宣傳“第一課”……
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示范帶動下,17名實踐所所長、231個實踐站站長緊跟步伐,征集群眾需求、推進民生實事工程,把黨的聲音、黨的關懷送到百姓心坎上。活動覆蓋海安1100平方公裡的田間地頭,受眾超過60萬人。2020年以來,海安各區鎮街村發布並完成為民辦實事項目1200多個,涉及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困難家庭結對幫扶、鄉村文化繁榮等30多項具體內容,廣大百姓紛紛點贊。
“我們農村越來越漂亮了,晚上也要亮堂堂的,可否幫我們裝上路燈?”“我們想建一個鄉村舞台,把廣場舞跳起來。”“我想有一個輪椅,坐上輪椅出去看看……海安還圍繞“百姓下單、中心派單、志願接單、圓夢銷單、群眾評單”“五單”閉環模式,將網上“雲服務”與網下志願行動相融合,推動志願服務制度化、精准化、常態化。組織實施“村居吹哨、部門報到”“群眾吹哨、志願者報到”項目,動員組織80多個市級機關部門“沉下去”,進村入戶征集百姓需求願望。一個個圓夢項目的推進,使圓夢人的“服務之手”與群眾的“需求之手”緊握在一起,形成服務群眾的強大合力。
“為進一步推動文明實踐資源下沉、力量下移、服務下延,我們動員和引導海安好人、道德模范,以及鄉賢能人、‘五老’等,自發自覺建設各類文明實踐點,打造群眾身邊永不走的志願服務陣地和志願服務隊伍,建成群眾身邊的‘10分鐘志願服務圈’,實現文明入心‘不打折’。”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
“泥巴裹滿褲腿,汗水濕透衣背,我不知道你是誰,我卻知道你為了誰……”優美的旋律從李堡鎮楊庄村十組優秀文化傳承點傳了出來。基干民兵、留守兒童、周邊群眾聚集在“一等功臣”退伍軍人蔡正橋家中,一場圍繞學習《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展開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正在進行。
該實踐點自建立以來,已累計開展活動上百次。被原北京軍區授予“孤膽英雄”稱號的蔡正橋通過講述自身經歷,引導黨員群眾愛祖國、愛集體,珍惜如今幸福生活。“以前,我們軍人退伍回鄉后經常感到生活單調,和群眾也有距離感。”民兵營長褚國平說,“如今,村紅色文化傳承點經常邀請退伍軍人參加主題文明實踐活動,既讓我們重溫軍旅生活找到歸屬感,又讓我們更好地和群眾打成一片、融入地方生產生活。”
一個村民小組就是一個實踐點。海安從建設群眾身邊的服務陣地入手,在全市5097個村民小組全面加強基層文明實踐點建設。這些設在村民小組長或網格員家中的志願服務點,經常開展政策解讀、文明新風、科普宣傳、文藝體育等活動,讓思想教育以更接地氣、更有活力、更有溫度的方式傳遞到“基層末梢”。
群眾自發參與度的提高,給新時代文明實踐增添了不少活力。此前,中央文明辦一局局長張志勇在墩頭鎮墩頭村考察張雲泉新時代文明實踐點時,就對這個由當地兩位村民自發設立的文明實踐點贊不絕口。
“這個點逐步發展成為集黨的理論宣傳點、文明新風傳播點、社情民意收集點、群眾事務代理點等功能於一體的基層文明實踐點,成為墩頭鎮打造遍布所有村民小組的‘文明矩陣,實踐閉環’的一個縮影。”墩頭鎮黨委書記周亞東說。
聚焦主題 走實走心
理論宣講聚民心。“把普通話改為海安話,變文件語為家常話,用群眾聽得懂的話,說群眾願意聽的理,辦群眾能接受的事兒。”傳思想,海安在理論宣講方面下足了功夫。“百姓名嘴30×50孵化工程”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在第四屆江蘇志願服務展示交流會上奪得金獎。
通過發現、挖掘、培養基層理論宣講骨干,海安遴選出30名成員組建市“名嘴”骨干班,並聘請13名專家、教授組成“講習導師團”。講習導師們用精准的理論輔導點燃“第一把火”,這30名“名嘴”每人結對50名村居理論宣講志願者再開展“二次培訓”,帶動村居1500名基層理論宣講志願者走村入戶,點燃“第二把火”,推動新思想燎原式傳播。
“天高雲淡風光美,美麗田園惹人醉。板凳一圍聽理論,我給農民講全會。”2020年11月14日,“我給農民講全會”在墩頭鎮雙新村農田上熱鬧開講。全國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劉萬春圍繞“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等話題,用“小故事”講述“大道理”,以“小切口”反映“大主題”,把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翻譯”得接地氣、通俗化,給基層帶來了一堂示范課。
一石激起千層浪。連日來,一大批“百姓名嘴”和宣講志願者的身影活躍在田間地頭、社區庭院、校園車間。各區鎮、街道因地制宜、創設講堂,通過“板凳課堂”“老兄弟圍聊會”“庭院微聊會”“鄰裡會”“咱村學習樂”“青學社”等多種特色宣講方式,讓理論在群眾的笑聲、掌聲中入腦入心。
“‘十四五’規劃為老年人謀劃了什麼養老政策呢?”雅周鎮陸小明採用“互動問、文藝串、趣味答”的方式與群眾互動,讓百姓聽得懂、聽得進、聽得樂﹔墩頭鎮陳爾文以《干好五年,樂百年》為題,以仇湖村特有景點“樂百年健康小鎮”為切入口,從眾人劃槳、老有所為、全黨奮進三個方面,用拉家常、講故事的方式,宣講“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
2020年,海安市播出“名嘴電波”25期,利用農村廣播系統覆蓋全市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當前,“名嘴電波”聚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暢談鄉村發展,共話美好未來,確保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地方話”“貼心話”“百姓話”,加快推動全會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志願服務暖人心。“機耕路拓寬了,農業機械可以進場了。村裡還幫我們新修了車口和灌溉渠,真是太方便了!謝謝村裡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者!”曲塘鎮中橋村31組村民李國文開心地說。小小“微心願”,“事”微“情”不微。曲塘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積極回應群眾呼聲,將志願服務送到田間地頭、送到百姓身邊。
為了讓服務專業化、精准化,孫庄街道推出“心願漂流”“不童反響”“你是我的眼”等20個圓夢項目,涵蓋未成年人教育、環境衛生、文化娛樂、矛盾調解、科普培訓等方面﹔胡集街道“集有愛”志願服務隊助力留守兒童點燃夢想、空巢老人老有所依、失獨家庭重燃希望,畫好基層治理“同心圓”﹔隆政街道依托“451”志願服務隊,統籌推進10大志願服務項目,形成“農家小院坐得下、家長裡短聊得來、群眾訴求聽得慣”的良好氛圍……
截至目前,海安已成功設計並常態實施“‘稅’悅童心”“幸福365”等300多個優秀志願服務項目,開展“‘中央一號文件’進萬家”“夏日送清涼,志願沁人心”“海陵飄香慶小康”“冬日暖陽,文明共享”等示范專場活動500多場。各區鎮街道文明實踐所站點開展集中性、日常性、微小性活動4.2萬多場,為群眾圓夢3800多個。
2020年初,疫情防控期間,海安在全市實施“村居吹哨、部門報到”項目,推動形成“一把手”抓帶頭、“一張網”抓防控、“一竿子”抓到底的工作局面,織密群防群控“保護網”。廣大志願者擦亮“志願紅”,開展疫情防控宣傳、村居和小區值守、代買生活用品、助力企業復工等志願服務,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凝聚強大正能量。
為讓志願服務更接地氣、更有成效,海安吸納20多支民間志願隊伍加入文明實踐,招募近10萬名社會愛心人士加入志願隊伍,志願者活躍率達90%,60歲以下志願者佔比達93.3%,服務總時長超400萬小時。先后涌現出“衛”然成風一起來、開發區“鄰家小匠”、高新區“愛心騎士”等200多個“叫好又叫座”的優質品牌項目。其中,海安福緣志願者服務大隊“福緣人的孩子——福娃”志願服務項目獲第四屆中國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金獎,在1161名志願者和19名專職愛心“福爸福媽”常態化“父母式陪伴”下,全市728名留守兒童和57名孤兒感受到親情的溫暖。
“近年來,有條件爭當志願者,有需求來找志願者,有心意禮遇志願者,在海安儼然成為一種新風尚。”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張勇華坦言,自海安成為全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市以來,各類志願服務活動日趨活躍。如今,“黨員干部群眾參與志願服務”和“特殊群體享受志願服務”已經成為海安文明生活的日常,這樣的日常處處彰顯大愛。
共育文明筑同心。如何讓群眾在文明實踐中豐富精神生活,增強向心力與凝聚力?海安堅持以文藝感人、以文化化人、以道德育人、以法治引人,切實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市文化服務平台精心打造了“花開新時代、文化暖萬家”“萬裡千家”等10多個文藝品牌項目,全年舉辦各類演出活動2000多場。在全市推廣將移風易俗“四樹五禁”納入村規民約,引導村民喜事新辦、喪事簡辦、神事不辦、諸事儉辦,涵養鄉村“文明之美”。實施“道德積分制”,讓村民道德行為建設有“鏡子”可照,有“尺子”可量,促進鄉村規范化治理。組織實施“好家風好家訓”“星級文明戶”“好婆媳”“好妯娌”評選活動,讓身邊人講身邊事,用身邊事教身邊人,彰顯“榜樣效應”……
在全面沖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市文明辦大力組織實施“文明城市大家創 志願服務我先行”行動,市四套班子領導率先垂范,市級機關各部門黨員干部緊緊跟上,作為志願者上街擺攤設點、進店入戶,先后兩次深入到市區9.6萬戶市民家庭開展文明創建宣傳、征集市民意見建議,高奏了一首全民同心共創文明城的動人交響。
文明浸潤 百花齊放
如火如荼的文明實踐活動,有力推動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全社會營造了積極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圍。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成為“奉獻他人,快樂自己”的“排頭兵”“急先鋒”,主動深入老百姓家中體恤民情、排憂解難。
“這份榮譽沉甸甸的。我能做的,是更好地為人民服務。能夠幫助別人,是我最大的幸福。”洋蠻河街道塹南村村民劉宏燕榮獲第七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在接受媒體採訪的那一刻,她熱淚盈眶:“記住曾經幫助過你的人,要學會感恩、報恩﹔忘掉你曾經幫助過的人,要學會理解、寬容。我謹記著、踐行著!”
如今,劉宏燕創建的“跟著宏燕學雷鋒”志願服務項目在開發區家喻戶曉,吸引了千名志願者加入她的志願服務隊。“中國好人”蔣龍生從警30年,從事反邪教工作16年,在他的帶動下,海安多處大力培育各具特色的反邪教基地,變“一枝獨秀”為“滿園春色”,產生了規模效應和集群效應。“江蘇好人”張玉華發起成立“蘇寧愛心之家”民間助學團體,在相距近2000公裡的海安與寧夏之間傳遞愛的正能量,如今這個團體已與200多名寧夏貧困學生成功結對助學……
好人力量讓人淚流滿面,“好人現象”催生“漣漪效應”。截至目前,海安先后有19人入選“中國好人”、3人獲評江蘇省道德模范、34人入選“江蘇好人”,寧蒗支教教師群體成為“江蘇時代楷模”,200多人當選“海安好人”……這方熱土不斷涌現的凡人善舉成為一處處靚麗風景,傳遞著榜樣力量。他們的典型事跡被編成話劇、音詩畫、朗誦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節目,深入基層巡回演出,凝聚起全社會崇德向善、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2018—2020年,海安市新時代文明實踐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相遇”。其間,海安市打好“組合拳”,奏響“協奏曲”,使兩者深度融合、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如今,這座城市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一個個蝶變的瞬間,收獲了百姓良好的口碑。
隨著文明氛圍不斷濃厚,“我志願、我參與、我奉獻”等一大批“正能量”精神成為廣大百姓共識,“海安規矩”漸成“海安習慣”,培育著海安大地的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朴民風,也托起社會文明的新高度。
此外,海安還將文明實踐融入中心工作,充分發揮實踐所站點“孵化、吸附、輻射”效應,為志願者培育、人文薈萃、項目交流提供陣地支持,吸引了眾多高新技術產業、項目、人才、技術等入駐海安,有效推動了海安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
通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海安在綜合實力、經濟發展、城市能級、精神文明、企業發展等方面實現了整體提升,呈現百花齊放的良好態勢。2020年,海安預計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0億元、增長6.2%。在南通項目建設考評中,上半年奪得三面流動紅旗,下半年奪得兩面流動紅旗。“高質量發展爭第一、百強排名進二十”穩步推進,在全國百強縣(市)排名中躍升5個位次。被表彰為全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縣(市)。
“建設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是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偉大工程。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為文明實踐的深化拓展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和政策指導,也為文明實踐志願服務注入了強勁的發展動力和發展活力。”於立忠表示,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海安將立足新階段、踐行新理念,圍繞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倡導新生活、拓展新服務、推動新實踐“五個新”的工作思路,扎實開展各類新時代文明實踐專場活動,推動該項工作走深、走實、走心,讓黨的創新理論“飛入尋常百姓家”,讓文明之花在海安大地上絢麗綻放,為加快海安高質量發展、全面開啟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征程提供強大思想力量支撐。
(記者 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