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沭陽:“花園城市”釋放生態紅利

2021年03月19日16:33  來源:宿遷網
 
原標題:沭陽:“花園城市”釋放生態紅利

初春的花鄉大地,處處洋溢著生機。走進江蘇沭陽修遠中學的校園內,教學樓走廊兩端的花架更是讓人眼前一亮。紅的、綠的、白的、紫的……叫得出名字的,叫不上名字的,鏤空的花架上擺放著20多個品種。

“教學樓兩端的花架既有傳統的對稱之美,又糅合現代設計工藝,使之達到既增加景致的深度,又增加其層次的效果。”據該校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走廊兩端擺設花架,不僅能夠避免學生在視線不好的拐角處發生碰撞事件,也給校園增添了一抹亮色。用學生們的話說“這處風景,美了校園,暖了人心,也讓校園的空氣裡多了一絲芬芳!”

從校園到花園,這是沭陽厚植花木優勢,打造花園城市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沭陽充分利用“花木之鄉”資源優勢,以“增花、增綠、增彩、增透”為重點,做好花木文章,抓好重點道路、重要節點、重點區域花卉栽植工作,將常年開花花卉與應時花卉交叉錯開,注重綠地系統中的花壇、花台、花境的色彩配置,通過亮麗的鮮花色彩、鮮艷的模紋圖案、熱烈歡快的環境氣氛裝點城市、美化城市,實現三季常綠、終年有花、喬灌藤草相映成趣,讓市民時時看到鮮花,處處聞到花香。

道路是城市的經絡,道路綠化是城市的風景線。記者在沭陽縣迎賓大道的綠化帶中看到,一株株梅花正悄然綻放,微風拂過,每一朵花都笑意盈盈。同樣,在沭陽法治公園內,大片的梅花也開始進入最佳觀賞期。遠遠地看去,隻見一株株梅樹筆直地挺立在草叢邊上,已是梅花盛開,暗香浮動,將整個公園裝扮得春意盎然,吸引了不少市民在此游玩拍照。

城市美不美,綠化是關鍵。從重慶南路的海棠大道到老沭河健身步道旁的櫻花,從虞姬生態園外圍立體薔薇花牆再到城北公園的牡丹……沭陽把城區作為一個大花園來規劃建設,從園林、水系、景觀、建筑到交通等各個方面精心布置,加快“一路一樹、一路一景、一路一特”建設,推進立體綠化,讓各類各色藤本花在牆上“立”起來、“美”起來,形成“出門見綠、上街見花”的城市景觀,同時堅持合理栽植楓樹、槭樹等彩色樹種,讓市民能在不同季節欣賞到白、紅、黃、橙等多彩美景。

“我們經常在這搞文友聚會,這裡早已經成了沭陽行文之人舒展心靈、揮豪潑墨、撫琴誦詩、共探文學的的家園。”走進位於沭陽豪園小區的私家庭院“未名園”,據庭院主人未名介紹,該庭院佔地面積約千余平方,清新典雅,頗有江南古典園林之韻味,庭院裡有山有水,有樹有果,有荷塘、小橋流水,如畫似的美景,清香的書香氣息,讓許多文友墨客流連忘返。

建好身邊“小庭院”,打造城市“大花園”。在沭陽的城市建設過程中,始終堅持綠化惠民理念,加大城區園林綠化建設力度,積極加強道路綠化、公園廣場建設改造,努力建設綠色宜居城市。通過突出“點”的開放,加快建設公共綠地,城市中心區按照居民出行500米步入公共廣場或游園的要求,著力打造城市10分鐘便民服務圈﹔注重“線”的流暢,積極編織道路綠化和垂直綠化網絡﹔精益求精不斷追求“面”的完整,全力營造綠色宜居家園,讓百姓共享綠色福利。

出門見綠,轉身即景。如今漫步在沭陽的城市街道、公園廣場,如同走進了一座大型的花園,一望眼去,樹木蔥蘢、綠意隨行,賞心悅目的綠地、姹紫嫣紅的花草,讓人倍感溫馨與愜意,已然呈現出一幅宜居、宜業、宜游的濃墨重彩的生態畫卷。(葉春艷 楊星星)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