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園博園:打造踐行“兩山”理論的標志性樣板

2021年04月13日07:15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一座園博園 打通“兩座山”

南京紫東,江寧湯山。三環路與孟北路交叉口,裸露岩壁上鐫刻著三個大字——園博園。這裡是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會博覽園的西平門,震撼人心的設計,昭示著不同尋常的使命。

除了規模歷屆最大、籌備時間最緊,並且要求“永不落幕、永遠盛開”之外,園博園還肩負另一項光榮而艱巨的使命——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打通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間的“轉化通道”。自1999年承辦首屆江蘇園藝博覽會之后,時隔22年,園博會重回南京舉辦,就是要舉省、市、區之力,集各方智慧,打造一個江蘇踐行“兩山”理論的標志性樣板。

巧合的是,本屆園博園選址地恰是中國三大地質斷面之一“方山—孔山地質斷面”。如何打通“兩座山”?怎樣體現“高水平”?且看園博園——

一座水泥廠的前世今生

“真不敢相信,這就是我們的老水泥廠!”3月初,一場特殊的探訪活動在園博園舉行。幾十名老人來到“時光藝谷”,親眼目睹老廠房變成了文化街區,筒倉頂部長出了蒼翠鬆植……老人們流下激動的熱淚。

這群特殊的訪客,是當年昆元白水泥廠和銀佳白水泥廠的工人。幾十年前,這裡是他們每天工作的地方。宕口採石、火車運石、機械碎石、筒倉儲存……每一處地方都留下他們辛勤勞動的汗水。

如今,這些工業遺存都在,但“面目”已經全非。當時針指向整點,《茉莉花》的旋律奏響,主展館塔尖48米高的“南京時”躍入視野。昔日的投料倉煥然新生,一座“時間地標”記載著過去、承載著現在,還將開啟“永遠盛開”的新未來。讓老人們倍感熟悉的,還有邊上3座大煙囪。清空水泥塊、加固“骨骼”、除鏽刷漆、局部做舊……“整整干了兩個月,比新建成本代價大得多。”“時光藝谷”項目負責人說。

誰能想到,看上去“平平無奇”的筒倉內部,居然別有洞天。順著螺旋樓梯步入倉底,隻見一家先鋒書店藏身其中。建筑工人黃曉明至今都記得,最初進場時,塵封了多年的筒倉壁上,堆積固化的白水泥足有10多米厚!“高壓水槍沖不掉,工人穿著防護服下去反復沖洗。”清理42個筒倉是一項大工程,施工團隊24小時不停歇,干了整整3個月。

百年工業遺存重獲新生,不僅“顏值”變了,內在“氣質”也強力刷新。

“星球大戰”“地獄男爵”竟然要來南京了?前不久,一條驚爆消息刷爆朋友圈,引發國內外動漫迷的強烈關注。3月24日,園博園·黑馬世界漫畫博物館新聞發布會舉辦,國際知名漫畫IP娛樂公司黑馬漫畫將牽手園博園,落地黑馬世界漫畫博物館、黑馬漫畫學院、黑馬異星潮玩零售三大項目。“工業風的主基調,搭上最新的多媒體技術與沉浸式體驗,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國際合作!”黑馬漫畫創意總監Wills Matthew Norman對這項中西合璧的跨界合作充滿信心、滿懷期待。

可口可樂博物館、相機藝術館、賽夢·微縮世界、米其林餐廳……“如果這座老水泥廠有‘知覺’,恐怕它做夢都不會想到,有一天自己會變得如此時尚!”園博園工作人員任夢仙無比感慨。

但園博園沒有忘記歷史。園內有一段175米長的採礦隧道,隧道壁上用光影視頻重現當年大規模鑿山採石的場景。走出這段隧道,迎面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水下植物園……將原有開發過度的生態系統全面恢復成具有多層次生態系統的都市地景奇觀,從“賣石頭”到“賣風景”,園博園本身,不就是一個生態警示教育的實境課堂?

一個小山村的涅槃蝶變

從綠水青山到金山銀山,小小湖山村見証了這一巨變。

湖山村位於江寧湯山最西北端,以前被稱作發展“邊角”。為什麼?一是位置太偏,交通不便。路沒修好時,從這裡到湯山街鎮上都要一個小時。二是缺乏資源,湯山是“世界著名溫泉小鎮”,可村裡沒有開發溫泉旅游,倒有好幾座礦山。

“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這裡就是採礦區,東邊的叫棒槌山,西邊的是茨山,我們正好夾在中間。”原湖山村主任戴國勝是土生土長湯山人,對湖山與火車的淵源如數家珍。從1964年開始,國營中國水泥廠就在這開出孔山礦,一條14公裡的窄軌鐵路上每天都跑內燃機車。到了上世紀80年代,江南水泥廠又開出茨山礦,在東邊修了條19公裡長的電氣化鐵路。2012年京滬高鐵通車,線路又正好橫貫而過。幾十年來,湖山社區跟火車結下不解之緣。

都說“火車一響、黃金萬兩”,隻有身在其中的人才知道有多苦。“太吵了,有人來測過,火車經過時噪聲有八九十分貝,家裡來的客人夜裡都睡不著。”“礦山邊上有好多小石粉廠、煉灰廠,到處是灰。大貨車把馬路軋得全是坑,買個家電回來,路上就顛壞了。”“村裡本來地就少,高鐵線從中間穿過,把好地都佔光了……”原湖山村有居民580戶共2037人,說起火車的煩惱,幾天幾夜也講不完。

火車對湖山發展的影響太大了!2012年南京開展礦山整頓,小石粉場都關掉了,村集體收入一落千丈,300多名在小礦場打工的農民也失了業,發展遇到嚴重瓶頸。接下來幾年,江寧區發展“金花村”,湯山的七坊村和臨近的湯家家先后入選,村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村裡曾經無數次打報告,提出能否搬走礦山鐵路,但希望渺茫。

發展遭遇“火車愁”,怎麼辦?2018年10月,一則重磅消息令小小湖山村沸騰了——省市決定,第十一屆江蘇省園藝博覽園選址湯山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北部片區,擬建成南京市重大標志性項目和世界級旅游綜合項目。湖山村全域,恰處在園博園核心區位。

如今,一座園博園徹底改變了湖山村的命運軌跡。昔日火車軌道還在,但車廂拉的不再是石頭,而是天南海北的游客。園博園小火車除了穿越林間花海之外,更能在空中、在隧道,甚至在水面穿行。昔日大量閑置的農民房,變成了“無人酒店”黃花岸客棧,由智能機器人提供自動引導、登記、入住、退房,農民坐享資產性收益﹔從前的村部變成了游客中心,校舍、養殖場變身建筑藝術產業園、地質科普館……涅槃蝶變的湖山村,如今有了一個響亮的名字——園博村。

“不少村民經過培訓,成為園博園的景區服務人員,在家門口就業,真正收獲到綠水青山帶來的財富。”原湖山村黨總支書記艾錢雲高興地說。而他本人,現在也成為園博園建設者中的一員。

空中俯瞰園博園,棒槌山、莧山、孔山環抱之間,一條七鄉河蜿蜒流淌,劃出一道優美的“微笑曲線”。湖山村的變遷,不正是千千萬萬個因“兩山”理論而深刻改變命運的中國鄉村“蝶變樣本”?

一種新理念的生根開花

“我們的花谷不是‘建造’出來的,而是從坑底‘生長’出來的。”這是園博園“雲池夢谷”項目經理易嗣辰常說的一句話。

“雲池夢谷”確實是生長出來的。從紫東閣向西南眺望,崖壁斧劈嵌入山體,圍合成一處低窪谷地,谷底是數十棵“參天大樹”撐起透明亞克力板池底,礦坑崖壁上懸挂著礦坑酒店,而清池的下方,是“雲池夢谷”的核心——集合了900多種植物的水下植物花園。整個池底郁郁蔥蔥,似一片“海底森林”,波光明暗交替變化,美輪美奐。

對環境最小干預——這是新時代園博園建設最重要的一條原則。領銜設計的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建國說,這一理念貫穿了園博園建設的全域和全程。

位於“蘇韻薈谷”的城市展園,精彩踐行了這一理念。“從外表看,寧鎮園建立在85米高的半山腰上,地貌基本跟過去沒有變化,但我們在‘地下’下足了功夫。”中建八局城市展園項目經理湯敏說,寧鎮園所處的地質十分鬆軟,地基需要有70米深超深樁的支撐,而它所處的位置又有40-50米深的礦渣。多種方案比對后,施工方決定採用錘樁入地和泥漿護壁的方式進行打樁,再在樁基上做出“空腔基礎”作為地基,相當於在80米高的坡地上硬生生鑿出一個平面,這在以往山地建設中前所未有。

何止“雲池夢谷”,又何止“蘇韻薈谷”!剛開工時,整個片區盡是礦渣和9公裡長裸露的崖壁,9個礦坑堆積在山谷,最深的泥潭有60米,淤泥體量超過百萬立方米。建設者們沒有刻意改變一處基本地貌,也沒有“消除”任何一個宕口,硬是將這片“無用之地”變成“用武之地”,建起了一座世界級山地花園群!

人與石的故事,因園博園而譜新篇。園博會開幕式上,曾擔任奧運會閉幕式執行導演、青奧會總導演的陳維亞,將帶來《百年石光》生態實景演出。以山為幕,崖壁就是劇院,石頭就不光是礦產資源,它將開出生命和情感之花。

“項目建設目前已經取得令人矚目的階段性成效,在速度上體現了江寧效能,在攻堅上展現了江寧力量,在品質上增強了江寧自信,在作風上彰顯了江寧狀態。”3月29日,江寧區委常委會集體調研園博園,特別強調:園博園開園在即,要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全力做到開園組織好、后續運營好、長期發展好。

從“永不落幕”到“永遠盛開”,自第十一屆江蘇園藝博覽會始,園博園不再是“一次性”景觀。園博園總經理雍本春說,打造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的現實載體,吸引源源不斷的客流,以“生態資本”創造“綠色財富”,進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願景目標,要為子孫后代留一座“永遠挖不完的富礦”。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園博園將這一理念鐫刻在每一處角落、每一座建筑上。園區西平門由無數隻方格“鐵籠”堆砌而成。“鐵籠”裡裝著的,就是當年從山體開採的碎石。廣場台階的石縫裡,已經長出叢叢新綠。這入口通往的,正是江蘇踐行“兩山”理論的最美花園! 撰稿:王世停 周敏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