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非遺唱響百年黨史 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2021年06月07日18:32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人民網宿遷6月7日電 6月5日上午,宿遷市第六屆“非遺大集”暨宿豫區特色非遺項目展演活動在筑夢小鎮舉行。活動現場,蘇北琴書演繹的《百年黨史百年贊》節目作為壓軸出場,一把墜胡,一架揚琴,一人唱,一人彈,淳朴的宿遷方言伴隨著熟悉的旋律,將中國共產黨的百年黨史娓娓道來,一下子抓住了現場觀眾的注意力。

“這是傳統戲曲唱新歌,俺們老百姓小時候都是聽這個長大的,黨的歷史經這麼唱出來,俺們一下子就記住了。”

“就是,好聽!”

……

6月12日是第六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的主題為“人民的非遺人民共享”。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傳遞著一個地方的歷史記憶、經驗智慧,是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

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上,宿豫區涌現出了一批優秀的黨史學習教育作品,真正實現了讓黨的知識走進尋常百姓家,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大中華古文明歷經千年,我華夏好兒女深受災難。有一輪新朝陽紅船升起,二一年共產黨做出宣言。”近日,在宿遷大橋東側的運河書場,68歲的江蘇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蘇北琴書傳承人陳錦榮和她的搭檔正在為群眾表演蘇北琴書,富有本土特色的蘇北琴書,讓現場群眾聽得津津有味,不時起身鼓掌喝彩。

“琴書我都聽十幾年了,自從辦了運河書場,我每周都來。”今年已經82歲的朱運鬆是“運河書場”的忠實觀眾,歷史知識尤其是黨史知識更是他的最愛,“以前都是在社區的紅書房裡看黨史知識的書,現在直接聽戲就能聽到,真不孬。”

“我們運河書場每周有演出,主要運用大鼓、琴書、快板等老年人喜聞樂見的表演形式,宣傳建黨100周年的紅色故事和黨史知識,為大家提供一場豐富的文化大餐。”宿豫區文化館副館長陳元介紹,為進一步弘揚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地方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讓老年群體對黨史學習有更深入地了解,宿豫區文化館從2021年4月起開設“運河書場”,讓黨史學習教育更貼近群眾。

在鄉村,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樣為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推動鄉村文化振興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活水。

“單純地來講歷史難免會有些枯燥,但通過戲曲、音樂等方式,內容一下子變得生動起來,激發了我們學習黨史知識的興趣。”近日,宿豫區關廟鎮卓水河村的伍永利在村裡百姓大舞台觀看柳琴戲《渡口風波》后說。

除了柳琴戲,互動現場還有舞蹈《永遠跟黨走》、歌曲《我和我的祖國》等文藝節目,把黨史學習教育形象化、生動化,通過文藝演出的形式讓黨員群眾在享受視覺盛宴的同時,也接受了紅色教育和紅色精神的洗禮,進一步了解了黨的歷史,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

為了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關廟鎮舉辦“‘學黨史、頌黨恩、跟黨走’戲曲進村(社區)”活動,通過蘇北琴書、柳琴戲等形式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在潛移默化中接受黨史學習教育。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我們的寶貴財富,它們根植於人民,有著深厚的民間基礎,是我們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之一。”宿豫區部務委員蔡妍介紹,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區開展了“輝煌一百年 魅力新宿豫”宿豫區慶祝建黨100周年文化惠民演出季,組建一支紅色文藝輕騎兵,在全區組織至少百場紅色文藝匯演,深入“七進”領域,採用歌舞、戲曲、小品、舞台劇、詩歌朗誦等藝術表現形式,唱響新時代主旋律,引導、教育黨員群眾學黨史、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激勵澎湃發展力量,以昂揚的姿態建功新時代。(沈晶晶 王偉娣 秦飛 黃啟源)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