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黨史小村”讓黨史學習教育“振振友聲”

2021年06月11日20:20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振友社區的“黨史百年路”。傅娟攝

人民網宿遷6月11日電 “1946年,在敵軍的一次偷襲中,胡振友連長為保護大部隊撤退而不幸中彈犧牲,而后為紀念他便將此地命名為‘振友’社區。”6月10日下午,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委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黨史學習教育專題讀書班走進新庄鎮振友社區“黨史小村”,通過實景課堂開展黨史學習。

作為宿豫區重點打造的黨史學習教育基地,振友社區積極對照宿豫區“七進十百”黨史學習教育系列活動相關要求,以“學習胡振友精神”為主線,以“學黨史 看村史 議家史”為主題,助推為民辦實事、助力鄉村振興,著力打造“振振友聲”的黨史小村,社區也成為了各部門各單位組織黨員群眾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熱門“打卡”地。

“寶寶來看這裡,我們和黨旗合個影。”在振友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口,居民王大媽正帶著孫子在“我和黨旗合個影”打卡點合影留念,“今年村裡在黨群服務中心、文化廣場這些鄉親們經常聚集的地方都做了宣傳展板,家門口就能學黨史,很方便。”王大媽說。

拓寬黨史學習教育新載體,振友社區把黨史元素融入村民公共休閑空間,設立“紅色人物微廣場”“黨史百年路”“紅色經典牆繪”“黨史小館”“宿豫紅書房”等群眾家門口的實景教學微陣地20余個,組建“振振友聲”黨史宣講隊,通過“黨史+故事宣講”“黨史+圖片巡展”“黨史+圖書閱讀”等方式,讓群眾就近學黨史、看村史、議家史。

振友社區百姓大食堂門口,百姓們正在納涼。傅娟攝

“住得好,吃得好,日子越過越舒心。你看現在我們這些老人,每天來百姓大食堂吃飯,既省錢又省事,真是趕上了好時代呀!”在振友社區百姓大食堂,村民施允召正在就餐,“三月初這裡就開業了,社區裡隻要是60歲以上空巢老人,都可以來吃,每天兩餐隻要5元錢,如果不方便出門的,社區志願者還能送餐到家。”滿足群眾所需,提供愛心助餐正是振友社區把黨史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為群眾辦實事成效的生動注腳。

據了解,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振友社區以“傳承發揚胡振友烈士精神”為主線,圍繞“一站式”便民利民要求,提升“有愛”超市、紅色“驛站”、“百姓大食堂”、“黨員愛心田”、“夕陽紅”日間照料室等便民服務平台,並結合“我為黨徽添光彩”和黨史學習超市“便民巴士”志願服務活動,為群眾提供就業培訓、愛心助餐、家庭療養、家電維修、代繳水電網費等“紅色服務”80余次,受眾230余人。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振友社區東頭的萬畝荷塘杉荷鷺鳥的獨特美景引來周邊游人駐足觀賞、合影留念。“遠處就是三星級鄉村旅游區——杉荷園,我們社區就在這杉林荷塘之中。”振友社區黨委書記丁春龍介紹,農民集中居住后,為讓村民“穩得住、能致富”,振友社區黨委深挖當地紅色資源、傳承紅色基因,形成了“黨建領航興鄉村、干群一心謀發展”的良好局面。持續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圍繞打造“中國藕庄”的目標,發展主導產業蓮藕套養小龍蝦。截至目前,社區蓮藕套養小龍蝦規模已超10000畝,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4萬元。社區先后獲得“蘇北農房改善全省示范點”“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江蘇省特色田園鄉村”等榮譽稱號。“我們將深化黨史學習教育與推動鄉村振興結合,依托杉荷園發展紅色農旅,打響‘振振友聲’黨史小村品牌。”丁春龍說。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宿豫充分挖掘、保護和利用鄉村紅色資源,聚力打造10個各具特色的“黨史小村”。“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把鄉村振興與黨史學習教育相結合,開設‘幸福長征路’鄉村振興一號線和二號線,組織廣大黨員群眾在‘行走的課堂中’感受在黨的帶領下宿豫鄉村振興帶來的巨大變化和新農村發展的歷史變遷,銘記黨的恩情,凝聚振興鄉村的強大力量。”宿豫區委宣傳部部務委員蔡妍說。(周家慧 傅娟 黃啟源)

(責編:唐璐璐、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