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宿豫唱響鄉村好聲音 為建黨百年獻禮

2021年06月24日22:55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現場。程鵬攝

人民網宿遷6月24日電 “門前的小草又發芽,遠方的兒女已回了家,機聲隆隆在說話,藕遇那稻花香飄洒……”6月23日晚,“唱支村歌給黨聽”江蘇宿遷市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在新庄鎮振友社區舉行,慶祝黨的百年華誕。經過前期的選拔,11首謳歌鄉村振興,抒發愛黨愛鄉情懷的優美原創村歌進入了此次大賽。來龍鎮選送的村歌《夢幻白鹿湖》獲得特等獎,仰化鎮選送的《老槐樹下》、大興鎮選送的《蔞香茶棚》獲得一等獎。

演唱開始前,首先播放了各個村庄、社區的介紹短視頻,一幕幕扣人心弦的奮斗場景,一幅幅波瀾壯闊的鄉村振興畫面,展現出了一份份沉甸厚重的民生答卷。

“很高興,能作為我們順河街道選送村歌的演唱者。作為一名在順河街道生活、工作的人,我見証了梨園灣從一個小小的古老梨園變成了現在的一個集觀光、休閑為一條的富民產業……”劉曼是順河街道林苗圃社區《豫見梨白》歌曲的演唱者,作為新時代農民,她從歌曲中解讀出了不一樣的鄉村變遷。現場,演唱者分別用獨唱、合唱、對唱等多種形式載歌載舞,唱出了屬於自己村庄的歌曲,演繹著屬於自己村庄的獨特故事,表達對當下美好生活的感恩,對黨的熱愛和敬意,對鄉村振興的向往。

宿豫區首屆村歌大賽現場。程鵬攝

《夢幻白鹿湖》是宿豫來龍鎮白鹿湖社區選送的歌曲,歌曲展現了白鹿湖社區以紅色歷史文化為紐帶,系統推進“優居、興產、富民”三大工程,深挖宿北大戰紅色資源,努力建設“以居為形、以紅為魂、以旅為業”紅旅融合新型社區的情景。作為“人民解放戰爭第一役”宿北大戰遺址公園的所在地,白鹿湖社區被譽為“紅色白鹿湖,蘇北井岡山”,是宿遷市唯一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就像歌曲唱的那樣,這裡“蝦肥魚壯、藕盛谷香、豐收四海”,到處是“稻粱豐碩,豬肥雞壯”的新農村圖景。

獲得一等獎的村歌《老槐樹下》由仰化鎮澗河社區選送。澗河社區圍繞留得住鄉愁,積極改善農民居住環境,建設如詩如畫新農村,受到江蘇省委書記婁勤儉點贊。詞作者金玉詩是土生土長的澗河人。他說,這首歌既是全體村民對黨說心裡話,也激發了游子熱愛家鄉、回鄉創業,助力鄉村振興。

據了解,近年來,宿豫區以打造“幸福大道”為抓手,把一個個村庄由原來的“臟亂差”變成了“綠淨美”﹔“泥巴崗”變成了“聚寶盆”﹔“舊陋習”變成了“新風尚”……一幅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田園畫卷在宿豫鄉村次第展開。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宿豫區堅持創新載體、豐富手段,將外部借力與內部挖潛相結合,聚焦身邊的“人、物、景、事”,開辟“身邊”黨史學習教育新視角,逐步引導全區黨史學習教育形成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局面。

“為深刻感悟一代又一代的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宿豫人民接續奮進的光輝歷程,深入挖掘百年來宿豫村庄的歷史文化資源,宿豫區通過‘學黨史、看村史、議家史’的方式展示新時代農村的新風新貌,同時鼓勵鄉村民眾通過歌曲的形式,抒發他們過上幸福生活的喜悅之情和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為此,宿豫區舉辦“唱支村歌給黨聽”首屆村歌大賽,助力鄉村文化振興,打造鄉村文化品牌。”宿豫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沈振勇說。(沈晶晶 秦飛 黃啟源)

(責編:孟二波、吳紀攀)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