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居家有氧鍛煉增免疫力降體重 這些動作做一做

2020年02月19日09:56  來源:揚子晚報
 
原標題:疫期居家有氧鍛煉 增免疫力降體重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發生以來,牽動著廣大群眾的心。大家自覺居家少出門、防病毒。在家不出門的日子,有網友這樣自嘲:自從居家隔離以來,我的體重飆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疫情發生后,國家體育總局及相關部門高度重視、緊密部署,動員全國廣大體育工作者推出簡便易行、科學有效的居家健身方法,在普及科學健身知識的同時,倡導疫情防控時期的健康生活方式。科學適宜的運動不僅能放鬆心情、減脂降重,還能提高人的免疫力。面對疫情蔓延,鐘南山先生更是提出免疫力是“最好的醫生”。縱觀各類運動,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對提高人的免疫功能的作用最大,特別是長期規律性的有氧運動。

我們常說的有氧運動是指每次10分鐘以上較長時間全身肌肉參與的、心跳加快、微微出汗的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外出騎行、打羽毛球等等。建議每天進行30-60分鐘, 每周至少5天。針對目前大家宅在家中的情況,我們依然可以進行一些適合室內開展的有氧運動。

1后踢腿跳

主要起到激活全身,提高心肺耐力的作用。

原地后踢腿跳,跳起時腳跟盡量貼近臀部,每次1分鐘,重復兩次(每次可根據自身情況休息10-20s)。

2開合跳

作為全身跳躍運動可提高心肺耐力,增加骨應力。

雙手雙腳打開跳起,雙臂伸直,雙手在頭頂上方擊掌﹔再跳一次雙腳並攏,雙臂伸直從兩側落下,雙手接觸大腿兩側。每次持續1分鐘,重復兩次(每次可根據自身情況休息10-20s)。

3原地跳繩

起到提高心肺耐力,提高下肢肌力的作用。

在跳躍同時想象雙手握著跳繩,模仿跳繩姿態揮動雙臂,協調手腿。每次1分鐘,重復兩次(每次可根據自身情況休息10-20s)。

4側擺跳

起到提高心肺耐力,強化身體協調性的作用。

雙手叉腰,兩腳依次向左向右打開做踢腿動作的跳躍。每次1分鐘,重復兩次(每次可根據自身情況休息10-20s)。

5高抬腿跳

起到提高心肺耐力,提高下肢肌力的作用。

原地高抬腿跳,配合前后擺臂,如果感到擺臂不協調,可將兩手放在身體前面,每次跳起時用大腿去觸碰手掌。每次 1分鐘,重復兩次(每次可根據自身情況休息10-20s)。

6立撐臥跳

這是一個全身鍛煉,能鍛煉到我們的胸部、手臂、肩部、核心區、腰背及腿部肌群,既是力量訓練也是有氧運動,快速做能迅速提升心率。

練習時先兩腿微分,筆直站立﹔然后蹲下,雙手撐地﹔雙腳向后蹬出,呈俯臥撐的姿勢﹔再向前跳回,高高跳起,雙臂伸過頭頂,連續做15-20 個,做3組。如果太難,可以撐在桌邊或椅子邊上﹔如果覺得容易,可在俯臥位置再加做一個俯臥撐。

以上運動我們可以一次從頭到尾做一遍,也可以挑選自己想做的進行練習。在運動中我們建議將自身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80%之間(最大心率=220-年齡),如果在運動過程中不方便監測自己的心率,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感覺控制運動強度。適宜的中等強度是感覺微微出汗,呼吸加快但是還可以簡短對話,但不能交談或者唱歌。運動時間可以在30-60分鐘,我們也可以通過每次不低於10分鐘的運動每天分幾次進行。

研究証明,長期有規律的運動能夠增強我們的免疫力,但是短期內突然進行大強度運動反而會降低我們自身的免疫力,特別是超過90分鐘的高強度運動,這也被稱為運動后免疫力降低的“開窗理論”。一般在高強度長時間運動后2-3小時開始,機體的先天性免疫系統開始進入繁忙工作狀態,會導致免疫系統對外界抗原的抵抗力隨之下降。因此,在此時更容易被病毒、細菌、真菌攻擊,這個過程可能會持續至運動后24小時。所以,居家有氧鍛煉雖好,我們也一樣要注意控制運動強度,循序漸進。在運動結束后應注意保暖,運動后出汗應注意更換衣物並保持清潔。

居家運動增強免疫力小貼士:控制特殊時期的運動量,避免長時間高強度訓練,無鍛煉習慣者應從中低強度運動開始。每周的運動量增加不要超過5%-10%。避免突然之間的運動量增加。進行高強度訓練后一定要有恢復放鬆,緩解身體的疲勞。在兩次高強度訓練之間一定要安排輕和中強度的恢復訓練。每一周或者是每一個訓練周期后都應該安排“減量周”或者“適應周”。推薦在這周裡運動量減少40%。如果身體出現不適請立即停止鍛煉,確保充足的休息並且在嚴重時立即就醫。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