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銅山鄉村之變:“臟亂差”如何變身后花園

閆峰

2020年03月29日08:26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古色古香倪園村。闞世威攝

編者按:農業強不強、農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既決定著我國全面小康社會的成色,又關乎著人民幸福生活的指數。一半的人口生活在鎮村,20%多的勞動力依賴農業生產,作為江蘇徐州市鄉村振興建設的先導試驗區,銅山區發力強化新鄉村建設,使一批傳統農村脫胎換骨換了新顏。新鄉村應該是什麼模樣?在當地主政者看來,它應該集居住環境優美,集體和居民收入穩定,公共服務齊全便利,現代農業發展要素集聚,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於一體,有顏值、有內涵、有魅力、有動能、有實力的“五有”鄉村。

在伊庄鎮倪園村支部書記尹慶華眼裡,新鄉村應該是一個“城裡人來了一次還想再來”的地方,那裡有山有水有花有果,就像他辦公室裡懸挂的那幅山水畫。畫裡是倪園村的實景,這是一位畫家來村寫生后留下來的紀念品。 和倪園村不同,三堡街道潘樓村無山但多水,是另外一幅田園鄉村的畫風。

風景如畫,此之謂也。它們地處蘇北,卻猶如身在江南﹔它們今非昔比,都是因為經歷了一番新鄉村建設的行動。

近年來,徐州市銅山區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萬戶集中居住”的“百千萬”工程為統領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分類打造“生態旅游型”“三產融合型”“特色保護型”“整治提升型”等各類村庄,實現點線連成面、盆景變風景,構建了“一戶一處景、一村一幅畫、一鎮一風光、一域一特色”的秀美格局。

倪園村新貌。闞世威攝

山水倪園:從無人問津到游客、畫家絡繹不絕

倪園村是徐州市東南呂梁山丘陵山區內的一個小山村,相傳孔子曾在此觀洪,因緊靠懸水湖曾得名懸水村。憑著古村、古韻、田園、生態的村庄特色和青山、碧水、藍天、綠地的優美環境,倪園2017年成為江蘇省首批特色田園鄉村,每年超過50萬人次的游客量也使它成為徐州名副其實的城市后花園。

七年前,倪園村的情況卻慘不忍睹。彼時,這個隻有100多戶人家的小山村,房屋結構絕大多數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建造的石頭房,“那時候整個村子垃圾滿天飛,污水遍地流,到處顯得破敗不堪。” 尹慶華說,村民的年人均收入不足3000元,因為靠著水庫能養點兒魚,村集體年收入也僅有3萬元左右。

遠看灰禿禿,近看黑乎乎,是當時村子的真實寫照。倪園村的改變,是從被劃入徐州市重點文旅項目呂梁風景區開始的。尹慶華記得,2012年春節過后不久,區裡開會明確把倪園村定位為一個傳統古村落,要加快發展生態旅游。

“我們村要建成旅游村了。”隨著規劃設計直至建設隊伍開進村子,尹慶華也開始琢磨起倪園村以后的樣子,建成后的倪園古村和他當初想象的有些不一樣:沒有拆掉原來的舊房子重建,而是在原有建筑的基礎上修舊如舊改造。

重新“塑形整容”后的倪園村,改擴建了道路、路燈、公廁、地下給排水、污水管網,新建了無線網絡、衛生室等公共設施。村內四縱五橫的青石小路蜿蜒伸展,古朴的石凳、石槽和石轆轤藏在房前屋后的綠竹紫薇白海棠間,既保留了蘇北傳統建筑的渾厚,又增添了幾分江南的秀美。

環境改變后的倪園村也給大伙兒帶來了“幸福的滋味”。村民尹龍磨香油有一手祖傳磨香油的手藝,他在村裡開起了油坊,起名“倪園記憶”,“生意出奇的好”,來的游客大都會帶上幾瓶回去,僅現場磨香油一項他每年的純收入就有10萬多元,“比以前遛鄉賣油強多了。”尹慶華告訴記者,去年,他們村人均收入突破了2萬元,村集體收入也超過了50萬元。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話一點兒沒錯。”尹慶華說,優美的生態環境不僅給倪園村帶來了大量的游客,也吸引了很多攝影、繪畫等藝術人士來採風創作,還有一些組織把倪園村確定為他們的創作基地,他辦公室裡的不少畫都是畫家們送的紀念品。尹慶華覺得,畫裡的倪園村沒有現實中的倪園村那麼有生機。

靈秀潘樓:從前“禍水”變“福水”“富水”

如果不是臨湖靠河,在蘇北地區是很少能見到這樣的村庄的:清水蜿蜒繞屋行,家家枕河,夏天的夜晚蛙聲伴著蟬鳴,散落在葡萄架下淡淡的茶香裡,屋樹倒映宛若江南水鄉。

說起潘樓村的特色水鄉之美,村黨總支書記張衍剛心裡五味雜陳,“幾年前它可是大家千方百計想躲開的‘禍水’。” 張衍剛說,由於村子地勢低窪導致長年積水,一下雨更是內澇嚴重,村內道路泥濘不堪,群眾苦水久矣。“蛤蟆尿泡尿,潘樓澇一澇,屋裡穿膠鞋,出門踩高蹺”,這段順口溜說的就是當時的潘樓村。

環境是能夠靠人去改變的。從一張規劃設計圖開始,建房、鋪路到排水管網,關鍵是水系設計,張衍剛帶領著全村干群邊摸索邊建設,五年時間,新潘樓村的模樣日漸明晰。

村容村貌有了較大改觀,內澇問題基本解決,但村內水塘、水溝、污水橫流的問題還是沒有完全解決,問題還是出在水上。潘樓村又一次向水“開戰”:將村內外的10多處河塘全部連通,讓死水變活水,並對河坡進行了綠化、美化改造,做到水清、岸綠、有魚、無垃圾。為保護整治成果,他們採取誰承包魚塘誰清潔的方法,把承包費轉成河塘清潔維護費,河塘衛生考核合格了,承包費就免繳了,從而有效保証了河塘的清潔衛生。村裡還建起污水處理廠、進行廁所革命,避免了污水流入河道。

現如今的潘樓村,各種花果沒水而栽,臨水人家門前干淨整潔,亭台樹下置有石桌石凳,閑時做下棋打牌娛樂之用,還可約三五好友一起臨河對飲,小酌怡情。清清河塘美化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人們的觀念,也改寫著鄉村的記憶。

治水以外,潘樓村還對村庄環境衛生進行了徹底打造:村裡成立15人的專職保潔隊伍,洒水車一天兩至三遍洒水。家家戶戶發一個白色垃圾桶,村道上每隔二三十米放一個垃圾箱,村民將垃圾放進垃圾桶,然后倒進垃圾箱,垃圾箱有人專門清理。“春天有花,秋天有果,冬天還有綠葉,城裡親戚家的孩子放假后都要在村裡住上幾天,這環境比他們城裡的小區好多了。”村民趙修俠直言。

村裡還建了8個公園和文化廣場,同時打了深水井,通了自來水,安裝了路燈,公共設施越來越完備了。“我們正在加緊建設村史館和文化禮堂,讓村民有更多文化娛樂和接受精神滋養的文化場所。”張衍剛說。在搞好公共設施的同時,潘樓村還注重農戶家庭衛生環境的改變,對廚房、衛生間等都有硬性考核指標,如果不達標十星級文明戶評比中的衛生星就得不到,促使村民把自家打理得更加整潔衛生。

“水成了潘樓最珍貴的資源和名片了,有領導干部來視察,感慨說像是到了江南水鄉。”張衍剛說,村裡正積極洽談引進生態旅游開發項目,借助現有的水資源特色,規劃打造一座 “忘憂草小鎮”,讓以前的“禍水”變成潘樓村的“福水”“富水”。 

(責編:馬曉波、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