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海門重塑交通新格局 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2020年05月18日14:43  來源:海門之窗
 
原標題:重塑新格局,提升城市發展能級

城市和交通建設是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的關鍵所在,是建設“強富美高”新海門的重要標志。近年來,市委、市政府把城市交通加快轉型作為“三件大事”重要內容之一,牢牢把握城市交通轉型發展的寶貴“窗口期”,全力爭取和推動重大城市交通建設項目快落地、快見效,加快提升海門城市發展能級。

4月26日,南通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繞城高速、北沿江高鐵等通道、樞紐工程被列入今年開工項目,南通新機場、海太通道、崇海過江通道被列入前期儲備類項目。這些重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都與我市密切關聯,帶給人們對海門未來區位優勢和城市發展的無限遐想。

市委十四屆九次全會提出:搶抓長三角一體化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的歷史機遇,充分發揮通江通海通上海連南通主城的區位優勢,全面重塑海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格局。

站在新時代發展風口上的海門,已經按下城市交通轉型“快進鍵”,一座讓老百姓自豪、投資者稱贊、外地人向往的江海魅力新城正向我們款款走來。

搶抓百年未有之機遇,

打造立體交通網絡

100年前,張謇先生在發展實業時倡導說“道路交通者,文明之母也,財富之脈也”。老先生的遠見卓識讓人佩服。100年后,隨著北沿江高鐵、南通新機場、通州灣建設江蘇新出海口等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重特大交通樞紐工程的推進,海門站上新風口,迎來交通轉型發展的黃金期。

市委書記陳勇多次強調,要搶抓千載難逢的歷史機遇,著力構建內暢外聯、互聯互通、公鐵水空一體化發展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實施升級、擴容、增量交通建設戰略,一批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程加快推進、相繼竣工。2019年1月5日上午8時18分,隨著汽笛一聲長鳴,K8501次列車緩緩駛出海門站,海門市民在家門口坐著列車去遠方成為現實﹔去年9月28日,我市境內第二條高速公路海啟高速建成通車,進一步拉近了海門沿海地區與上海浦東以及蘇中、蘇北地區間的距離﹔去年10月11日,“綠巨人”首次停靠海門火車站,標志著海門進入動車時代……內暢外聯的交通路網格局進一步形成。

“五一”小長假期間,G228三星段、G345東延、港西路南延等重點交通工程建設現場熱火朝天,施工人員一個不休,利用黃金施工季節,在確保安全和質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進度,全力將疫情耽誤的時間搶回來。

市交通運輸局負責人介紹,今年是“重要規劃調整年”“重大項目落地年”。該局緊貼“一帶一路”建設、長江經濟帶發展、長三角一體化建設等,加強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及時調整規劃方向,編制完成《海門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啟動“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規劃研究,布局全市快速路網,落實交通項目推進的時間表和路線圖。同時,圍繞“公鐵水空一體化”發展目標,加快過江通道、北沿江高鐵、高速路網報批籌建步伐。

近日,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聯合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地區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規劃》,我市崇海過江通道被列入其中,這是繼國家《長江干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發布后,該通道再次被國家層面規劃納入。海太過江通道已確定高速公路項目招標代理單位,國土空間規劃已完成送審稿編制。北沿江高鐵明確了在我市設置海門北站,設計單位已進駐開展定測作業。

有江有海是上天賜予海門的資源稟賦,在新一輪交通建設大潮中,海門向世界“開放”的同時,機遇、資源、空間也向海納百川的海門呼嘯而來。

“三城聯動”開發,實現“業態、形態、生態”融合

當前,不管是北部新城,還是南城、老城,到處是塔吊林立、機聲隆隆的建設場景。海門城建如火如荼,城市面貌正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

城市建設是推動海門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是海門發展城市經濟的重要抓手。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審時度勢,以加快城市轉型為目標,實施了北部新城、創新南城、宜居老城“三城聯動”開發戰略,實現“業態、形態、生態”融合發展,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城市配套,提高了城市品質,提升了城市能級。

北靠G40滬陝高速、東至瑞江路、南臨海門河、西接江海路的區域,被確定為北部新城的核心區,約有8.7平方公裡,隨著寧啟鐵路二期開通、北沿江高鐵籌建等,這裡將成為海門乃至沿江城市帶上的一個交通樞紐,對推動海門全方位融入蘇南、全方位對接上海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委、市政府將北部新城作為城市建設的一號工程,以經營城市的理念,發展以總部經濟為核心的現代高端服務業,打造跨江融合、對接上海的前沿陣地。經過一年的建設,宏偉路北延、紅海路、中海路、岷江路、北海路跨圩角河橋等一批道路橋梁竣工通車,公共配套項目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今年我市圍繞北部新城出形象,系統謀劃功能業態、建筑布局、配套設施、開發強度,全力推進功能性配套工程,招引總部經濟項目。當前,北部新城建設的領銜工程江海路快速化改造北段正在封閉施工,森林公園施工圖設計完成,施工單位進場,都市五星等安置房項目加快建設,康佳華東總部計劃年內開工,新城小學、中醫院新院、鄰裡中心等功能性配套工程按序時推進,一座現代化新城正在加速崛起。

位於長江路西側的府南地塊生態走廊、聚賢路施工現場,挖土機、推土機緊張作業﹔長江路東側的東洲仁恆學校進入二次結構、水電安裝、外立面裝飾等施工﹔不遠處的文化中心圖書館項目辦公區及書庫結構封頂,文化中心劇院項目工程樁施工已全部完成……今年以來,創新南城重點工程加快建設。我市圍繞創新創業的總體定位,引進各種要素資源,精心布點研發中心、文化創意等高端業態,培育樓宇經濟,把創新南城打造成為人才薈萃、創新發展新高地。

在加快新城區建設步伐的同時,我市加大對老城區部分區域、道路以及老小區的提升改造力度,讓老城區更加宜居。2018年開始,市委、市政府對原市政府區域、體育場周邊進行改造。今年1月,師山廣場空中跑道正式開放,集體育、文化、健身、休閑為一體的城市體育文化綜合體成為老城區城市“雙修”的標志性工程。堅持“輕重緩急”原則,每年投入千萬元對老小區進行改造,僅去年就完成富民新村等9個老小區改造,青溪園等15個園林綠化工程完工,新增城區綠化面積55萬平方米。今年我市計劃完成6個老小區改造,完善“城市公園+小游園+微綠地”體系,新增城區綠化面積45萬平方米,全力打造公園城市。

“微治理”,提升城市顏值

干淨整潔,是海門城市留給來海客商的深刻印象。近年來,我市在推進城市建設的同時,更加注重城市管理,實施了城市“微治理”專項行動,集中力量解決環境臟亂差問題,補齊城市短板,提高城市品質,提升城市顏值,扮靚城市形象。

城市“微治理”開始於2018年,我市決定利用三年時間,統籌推進城市微更新、暢通城市微循環、優化城市微服務。

在新近召開的全市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沖刺動員大會上,陳勇指出,城市管理服務水平最能體現一個地區的文明程度,這方面的問題也是最難克服、最易反彈,必須下大力氣盡快加以整治。

今年是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的決勝之年,也是城市“微治理”三年行動的收官之年。我市強化市容市貌提升,突出抓好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郊接合部等區域整治,規范戶外廣告、店招店牌設置,打造干淨、整潔、有序的城市環境。強化重點區域交通組織和路面疏控,開展運輸市場秩序專項整治,嚴管嚴治交通亂象。(下轉A2版) (上接A1版)推進公共停車場和智能停車系統建設,計劃再增停車泊位420個。全面推廣垃圾分類,規范建筑、餐廚、有害垃圾處置,城市垃圾分類設施覆蓋率達100%。實施小區管理規范提升工程,常態化整治違法建設、毀綠佔地等問題,引導群眾養成規范停車、文明養犬等行為習慣。加強城市水電油氣等基礎設施安全監測,健全橋梁、管網、排澇設施建設管理標准,保障城市安全運行。

“微治理”不是小修小補,而是更加關注城市治理的“微觀空間”。市住建局表示,將圍繞職責,推進市政公用設施建設,完善市政配套設施。市監局對全市6000余家小餐飲、小食雜店、小作坊、農貿市場開展整治,對重點頑疾實施“一場一策”,派人駐場,集中火力打好“殲滅戰”。市城管局持續保持對違法建設、戶外違規廣告、渣土運輸車“拋洒滴漏”等重點領域的高壓管控態勢,狠抓重點問題整治……城市“微治理”提升了城市顏值和氣質,吸引著更多有意投資海門、落戶海門的優質項目和優秀人才。

江風海韻在這裡流淌千年。如今,站在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等疊加機遇的風口上,海門這座人文薈萃、底蘊深厚的城市,正以國際化視野謀篇布局,以重塑格局的大手筆繪就施工藍圖,以繡花功夫精細管理城市,生態宜居、獨具魅力的江海之城正在靚麗呈現。(陳亞東 吳永生 戴躍華)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