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棲霞:搶佔數字城市“風口”

2020年05月25日09:23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四新”棲霞,打造紫東增長極

從高位謀劃、規劃出爐到項目排定、全速推進,一年間,南京“紫東崛起”態勢愈加清晰。

5月20日,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專題調度紫東地區建設,提出要著力打造紫東科創大走廊,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建設數字城市,構筑“創新名城、美麗古都”的戰略增長極。

作為紫東崛起戰略的主要承載區,南京市棲霞區正乘勢而上,聚力“三區聯動”“三圈融合”,競速“四新”行動新賽道。

“四新”引領,

搶佔數字城市“風口”

“你們7月份再來,這裡將會大變樣,成為智慧園區的示范工程。”5月14日,棲霞區金港科創園裡,南京南郵通信網絡產業研究院產業總經理嚴冬告訴記者,在這4萬平方米的載體裡,將形成5G+行業應用為特色的數字經濟產業集群。

4公裡外,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興智路也正在“出新”升級。上個月,中國(南京)智谷宣布,要把這裡打造成全市首條“車路協同應用示范路”,讓無人駕駛、5G、邊緣計算等新興技術落地應用。

“紫東核心區要適度超前布局5G等新型基礎設施,搭建智能交通、建筑、載體等體系框架,構建城市智能治理體系。”張敬華指出,要使紫東地區成為充滿現代感、科技感的“未來之城”,成為南京數字城市建設的示范和樣板。

翻看棲霞區的“新基建”行動計劃,該區將推進總投資361.15億元的64個新基建及關聯產業項目建設。加快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搶先布局戰略“基點”。該區明確“問題導向”——針對5G未來應用及技術難點、數據融合平台不足、無人駕駛路網缺乏、充電站點布局制約等問題,加快推進實施9個新型基礎設施重點項目,總投資22.22億元。圖靈AI產業賦能中間件平台、鳳凰新港數據中心、南京大學人工智能創新研究院、棲霞區大數據平台……項目的指向很明晰:助力主導產業、社會治理數字化轉型。

在棲霞區的新產業行動計劃中,明確了四大方向:新一代數字經濟、新醫藥與新健康、綠色智能網聯汽車、未來新業態,產業總規模超過400億元。在未來新業態方面,該區將依托現有人工智能產業基礎,進一步夯實人工智能芯片、算法兩大基礎,加快發展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軟件、工業機器人和服務機器人等四大類產品,進一步推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重點推進智能網聯汽車車路協同示范路、5G+AI應用示范區、數字交通示范區、深蘭紫東示范園區、英特爾未來科技智慧中心等應用示范項目。在智慧城市建設方面,該區將完善城市數據採集,推進政務數據資源開放應用,開放智慧城市重點領域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區塊鏈+”應用,開發健康醫療、出行服務等應用,推進智慧社區建設。

“新研”發力,

發掘創業生態“泉眼”

“我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聲音能看得見。”南大光聲超構材料產業技術研究院副總經理詹喆介紹,他們的燃氣安全聲學監測預警系統已在北京試點,城市道路鳴笛聲學定位抓拍已在多市應用。

在同一棟樓的地下車庫,李雪剛研制的“集裝箱自動拆裝鎖機器人”正在測試。“我們攻克的是‘卡脖子’技術,上海港的自動化改造急著要貨呢,我們期望今年能賣出近億元。”南京和光智能制造研究院院長李俊說,孵化企業要“少而精”,他們正聚力3-4項核心技術的產業化,另外一個核心產品——智能生產可視化管理系統目前已經在GE醫療、富士康、上汽、一汽、聯想等頭部企業進行試點。

棲霞區科技局副局長詹陽介紹,在南大科學園裡聚集的4家新興研發機構已經孵化引進企業50多家。而這只是棲霞區發力新型研發機構建設的一個縮影。截至目前,全區50家新型研發機構共引進配備科研和管理人才1626人,在研在孵項目465個,申請專利837件,累計孵化引進企業799家。

在此前公布的南京市2019年度備案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估中,棲霞板塊9家新型研發機構獲優秀獎績效獎勵資金2850萬元。其中一等獎3家,佔全市一等獎總數的42.9%。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南京先進激光技術研究院入選“南京市十佳新型研發機構”。

據介紹,圖靈人工智能研究院已孵化引進企業22家,總營收超6000億元,項目總估值超過15億元,融資1.04億元。圖靈創投基金首期規模2.6億元,已完成對10家以上高科技企業的“天使投資”。日前,一個人工智能ESD輔助診斷系統已經在鼓樓醫院上線使用。該技術就來自“圖靈系”的透徹影像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這一成果將原本要花費七八個小時的整體診斷時間縮短到半小時內,大大為病理醫生減負,既提高了效率,又實現了更精細、定量化的診斷。

校地融合,

打通科創走廊“關卡”

南京市委提出,要堅持系統思維、全局視野,串聯起仙林大學城、紫東核心區、麒麟科創園、江寧大學城,打造具有輻射帶動力、核心競爭力的紫東科創大走廊。在貫穿主城東南部這條大走廊中,仙林大學城坐擁11所高校、20萬師生,是“橋頭堡”也是“智慧核”。

“今年起,連續三年,每年設立2000萬元仙林大學城科技創新資金,重點扶持和獎勵的項目包含高企培育、專利申請、創新載體建設、文化設施建設等4個方面。”5月21日,在南京創新周系列活動——仙林科技城發展聯盟第九次理事會上,仙林大學城管委會副主任潘志宏發布了最新的科技創新獎勵政策,針對高新技術企業培育、招引,按照標准一次性給予1萬元到15萬元不等的獎勵﹔對高校創建雙創示范基地和國家省市級科創載體,給予20萬元到50萬元不等的獎勵。

這一聯盟理事會定期會晤的主題是,每年解決一批校地共同關心的重大事項,推動一批科技成果項目、新型研發機構加快落地。會上發布了南京三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軌道交通建設有限公司在內的172項企業技術需求。

“共謀數字城市核心區的建設,共同打造紫東科創大走廊,是我們的‘大家事’‘分內事’,要‘做新事’。”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胡金波說,與仙林和紫東“共生共榮”是理所當然的選擇,高校院所要進一步對接好政府和企業需求,推進科技成果項目、新型研發機構落地,實現學校、企業、政府互通互利、共生共贏。他介紹,截至去年底,南大雙創示范基地在仙林大學城內累計引進企業148家,去年在園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實現營業收入1.6億多元﹔累計引進包括3名院士在內的高層次人才32名﹔22家“南大系”校企產學研合作機構、政產學研平台、新型研發機構落戶園區……

“大學城創新圈、行政區孵化圈、開發區產業圈‘三圈’融合發展,走出了獨具特色的創新發展路徑。”棲霞區委書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工委書記、仙林大學城工委書記黎輝說,“三區”高層次人才高度集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創業孵化鏈條正加快完善,營造了良好的創新生態,“三區”將繼續聚焦創新名城建設,乘勢而上,在協同發展上更加聚力,繼續深化融合發展,加強校地院企對接,加快將科教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動能。從人才、技術、資本三個方面,構筑更加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推動更多更好的科研成果就地轉化。

(責編:耿志超、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