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泗洪:推廣婚事新辦喪事簡辦 “減負”不減“人情味”

2020年06月05日15:57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6月3日中午,江蘇省泗洪縣峰山鄉后窯社區文明理事堂內一片歡聲笑語,居民吳海正在為小孩辦滿月宴。“隻邀請了至親,總共就2桌人,每桌大約500元,在這裡辦酒席既省了錢,又吃得開心。”吳海感慨。

吳海家附近的這家文明理事堂由一家飯店置換改造而成,建筑約面積300平米,可承辦宴席10桌,作為推進人情減負工作重要載體,專門為本社區居民操辦紅白喜事提供場所。

在泗洪,像這樣的文明理事堂共286個。“陳規陋習嚴重阻礙了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我們從機制體制上積極探索,通過倡導人情新風,提高市民文明素養,不斷提升社會文明程度,既能讓人情交往繼續‘有味道’,又把人情負擔減下來。”泗洪縣委書記李愛華說。

今年年初,宿遷市出台人情新風“宿9條”,把今年確定為“人情消費減負年”。泗洪通過建立婚喪嫁娶服務機制、紅白市場監管機制、“人情減負”勸導機制,發揮基層黨組織、黨員干部、社區3類主體作用,成立泗洪縣支事、吹奏、流動餐飲3大協會,讓人情交往“味道”不減,又把“人情”負擔真正減下來。

“人情減負,黨員干部必須先行。”龍集鎮龍集居委會黨支部書記陳鮑說,“我們身穿紅馬甲,深入居民家中,主動擔當起人情減負志願勸導員。”泗洪縣文明辦台賬顯示,截至目前全縣共有1.2萬名黨員干部進村入戶勸導,累計發放人情減負宣傳材料9.8萬冊,覆蓋近30萬民群眾。

泗洪縣黨員干部身體力行做示范。前不久,青陽街道汴河社區黨員石陽貼出了這樣一則特殊的訃告:家母去世了,按照居委會要求弘揚文明新風,決定喪事簡辦,不收庄鄰禮金,請庄鄰們諒解。這則訃告引發周邊老百姓的熱議。

“人情減負是一項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既要依靠機制引導、模范引領,更離不開村民自治。因此,我們充分發揮農村支客們的引導作用,讓支客們成為第一監督人。”泗洪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王克波說。早在去年底,該縣以村居為單位累計組建大支協會270個。

所謂支客,就是幫助遇事家庭操辦事務的頭兒,一般都是當地本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年長者。石雲勝是石集鄉石集居大支協會會長,隻要本居委會誰家遇到紅白事,無論是否請他支事,他都會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為主家出謀劃策,“喪事建議隻請三代以內的直系親屬,請人不超過10桌,每桌花費不超過500元……我早就背下這些村規民約了,每到一家,就重復一次,他們十有八九都聽我的建議。”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泗洪縣大支協會共促成婚事新辦685件,喪事簡辦1260余起。

人情負擔減下來,自然波及很大一部分原來從事吹奏、流動餐飲這類人員的收入,甚至導致部分人員“失業”。今年以來,瑤溝鄉秦橋村嗩吶班好幾個月沒有接到一筆“生意”。鄉黨委宣傳委員丁姍了解情況后,主動找到班主秦錦良,動員他帶著成員另謀職業,並帶著他到鄉裡工業園區建鑫電子、歐點家具兩家企業實地考察選崗位。經過幾天的溝通、選擇,最終秦錦良及嗩吶班的其他成員全都在瑤溝鄉工業園區找到了合適的新工作。

“一開始,有人擔心全面推開人情減負后,城鄉就會失去‘人情味’。實踐証明,現在的‘人情味’比以前更濃了。”臨淮鎮勝利村黨支部書記劉兵說,“隻要是村民家發生大事小事,我們村組干部必定上門噓寒問暖。如今的干群關系比以前更融洽了。”

“要把項目建設作為人情減負的‘后道工序’,讓節約下來的錢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進程中發揮作用。”泗洪縣縣長楊雲峰說。

重崗街道社區工作者劉益銘和未婚妻朱小春兩人商定后,將辦婚禮節省下來的20萬元彩禮錢用來創業。他們注冊成立江蘇春益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主營農產品銷售,預計今年純收入可達50萬元,同時帶動近50戶農戶就業,人均年收入增加8000元。據統計,僅今年一季度,泗洪全縣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的群體中新增增收項目2100余個。(顧佩佩 曾祥海 盧經緯)

(責編:張妍、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