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開建首條智慧公路 打造可復制全國典范

2020年06月12日14:54  來源:無錫新傳媒
 
原標題:無錫開建全省首條智慧公路

行人過街會提醒、雨雪天橋面會自動消冰除雪、橋梁“受傷”會主動報告……“這是全省首條智慧公路。”無錫市交通運輸局公路處信息科負責人周長春說。經過一年半的設計,無錫342省道智慧公路示范段進入施工階段。昨天,記者在342省道望江立交段看到,通信及電力線纜已進場,施工人員正在勘查施工點位。這條承載著重任的公路正在“脫胎換骨”,將於年底建成“上線”。

作為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9大試點省之一,江蘇省以342省道無錫段為示范路段,在全國率先打造面向普通國省干線的智慧公路。無錫342省道智慧公路示范段東起常熟交界,西至常州交界,全長52.75公裡,其中與312國道共線段13公裡,與全國最繁忙的滬寧高速無錫段平行,是蘇南地區一條重要干線公路和省級通道。道路周邊物流企業和城鎮積聚,交通流量大,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有待提高。

智慧賦能,該示范段將由“聾啞狀態”變得“耳聰目明”。以惡劣天氣為例,以往碰上雨雪天,養路人須24小時待命並上路鏟雪。今后,該路段能“感知冷暖”。周長春介紹,惠運大橋雙向1.5公裡范圍內布設智能消冰除雪系統,當天氣條件達到預警閾值時,系統將自動噴洒融雪劑,讓路面冰雪快速融化。大霧天氣也有“領路人”。惠山大道至天一高架路段布設霧區誘導系統,當能見度低時,路邊的警示燈、誘導燈將“引導帶路”,提高駕駛人員的安全預視距離。

以上場景只是智慧公路的冰山一角。這條僅52公裡長的道路遍布300余個“秘密機關”,實現橋梁健康檢測、智慧情報板、智慧服務區、5G應用服務等17大功能。該路段基於物聯網技術,能自動識別停車、逆行、拋撒物等公路異常事件,並通過車路協同向駕乘人員發出提醒和預警。更值得稱道的是,智慧公路的優勢是反應快,達到毫秒級,以近乎“零延遲”的速度讓行車更安全省心。

市公路處相關人士表示,建設智慧公路試點,用科技的力量為出行提速增效,今后開車將變成一種享受。下一步,將在其他普通國省干線進一步推廣智慧公路,打造“交通強國”背景下的“江蘇方案”。

新聞延伸

何為智慧公路?

近年來,公路路網的逐漸完善和車流量不斷增大,但事件處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數據分析、信息共享不足,帶來了管理壓力。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智慧公路的技術土壤已經逐步形成,新技術賦能公路交通,以探尋未來出行的無限可能。

交通部門人士介紹,智慧公路等智能交通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三大重點領域之一,是5G、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應用於傳統基礎設施,最終融合形成新的基礎設施形態。智慧公路是公路發展的高階形態,可以實現人、汽車、基礎設施、環境等要素協同運行。相對於普通公路而言,它的感知能力更強、服務能力更強、安全性能更好,體驗感和獲得感更明顯。

“如果將智慧公路比作一個人,大腦相當於雲計算與大數據服務平台,小腦相當於是交通協同控制系統,肢體就是行動系統,神經網絡是通信傳輸系統等等,那麼和人一樣,智慧高速公路的‘智慧’是一個不斷進化的過程。”還有業內人士指出,智慧高速公路就是要讓路網運行更安全舒暢、出行更便捷愉快、管理更高效智能、道路更綠色經濟。

“第一槍”的背后

首條智慧公路為何選中無錫?2018年,交通運輸部發布了《關於加快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的通知》,決定在北京、河北、吉林、江蘇、浙江、福建、江西、河南、廣東九省(市),加快推進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和智慧公路試點。試點主題重點包括基礎設施數字化、路運一體化車路協同、北斗高精度定位綜合應用、基於大數據 的路網綜合管理、“互聯網+”路網綜合服務和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六個方向。

在此背景下,江蘇省積極爭取在國家新基建中發揮“排頭兵”作用,加大與移動、電信、聯通、鐵塔的合作,研究制定了《江蘇省智能交通建設實施方案》,布局S342無錫段、G524常熟段、滬寧高速、五峰山高速等一批智慧公路試點工程,圍繞“全要素感知、全方位服務、全天候通行、全過程管控、全數字運營”,推動人、汽車、基礎設施、環境等要素協同運行。無錫在省內打響智慧公路建設“第一槍”,以342省道無錫段為示范路段,在全國率先打造面向普通國省干線的智慧公路。

市公路處相關人士介紹,342省道無錫段沿線設施種類相對齊全,含服務區、收費站、橋梁、信控交叉口、人行過街橫道、應急處置中心、養護工區、超限檢測站等各類基礎設施,具有典型的代表意義。依托智慧元素,342省道無錫段將改善交通安全和通行效率不足的現狀,實現安全、效率和服務三提升。在此基礎上,構建具有江蘇特色、具備推廣價值且可以持續發展的新一代智慧公路。

“智慧”亮點

除了上述功能,正在建設中的智慧公路還有不少“智慧”亮點值得一晒。

公路巡查是交通安全的“守門員”,及時全面地發現問題,是避免問題發生的主要路徑。傳統的巡查,依賴巡查人員的“火眼金睛”,然而眼光再犀利的巡查員,也有巡查的局限性。342省道無錫段將在天一高架、望江立交、錫虞立交、錫港路處共布設4處“高配版”全景視頻監控,道路上的相關信息都會被及時抓取,迅速反饋。依托全景視頻監控,實現區域全局掌控,資源聯合聯動。

公路上車流大、車速快,對於駕駛員來說,提前獲取更多路況以及服務信息,能夠讓行車更安全,而讓正在過馬路的行人安全通過也是智慧公路的“絕活”。該項目共布設3處行人過街安全預警線系統。當有行人通過人行道時,微波檢測器檢測到行人,並將信號通過無線方式傳輸至人行道兩側的地燈。地燈接收到信號並閃爍,提醒機動車駕駛員前方有行人橫穿馬路,需減速慢行。

突如其來的惡劣天氣,不僅會讓公路管理措手不及,更有可能帶來交通事故。天氣並不可控,但如何盡力減少由壞天氣引起的事故才是關鍵所在,因此提前預警並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尤為重要。本次建設將在惠山大橋試點布設一處公路氣象監測站,實時監測公路沿線氣象狀況,包括氣溫、氣壓、風速、風向、空氣濕度、降雨量、團霧,實現災害性天氣的實時監測和短臨預報、預警。

除了給駕駛人帶來安全省心的行車體驗,智慧公路也為管理部門打造了“智慧公路腦”,是管理部門的觀察員和好幫手。在市公路管理處指揮中心,全息感知、三維建模、BIM技術等實現公路主體與附屬設施、交通運行狀況的綜合展示,使公路數據具有可視、可測和可控性,將提升公路時間判斷、處理及公路運行態勢把控的准確度。 (蔡佳)

(責編:蕭瀟、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