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陰市清潔美麗長江志願者聯盟志願者為海員理發。張憲/攝
江陰市清潔美麗長江志願者聯盟志願者與海員一起包粽子。張憲/攝
第十個“世界海員日”即將到來,江蘇主題系列活動仍在繼續。6月23日,江蘇海事部門在江陰、南通、太倉等地,向海員們表達節日的祝福,並送上粽子、咸鴨蛋等節日慰問品和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物品。
“海員相對小眾,我們這一批人並不為大家所熟之,希望更多人了解海員群體。”在江陰利電能源碼頭,“太湖8”輪大副侯學慶說。
海員是全球貿易最重要的聯通者。數據顯示,全球80%的貿易由海員通過海運完成。目前,江蘇擁有船員近22萬,佔全國船員總數的1/6。
“江陰市的發展離不開港航經濟的支持,江陰港航事業的繁榮更離不開每一位海員的參與。”江陰活動現場,江陰市副市長張韶峰表示。
海員工作十分辛苦。“太湖8”輪主要承擔京津冀地區至江蘇江陰的電煤運輸。“我們基本要在船上呆上8到10個月。”“太湖8”輪船長庄恆建說。
漫長地航行、遠離陸地和家人,一吃幾個月的冷凍蔬菜,海員的日子枯燥單調。“我們偶爾靠岸的時候還能採購點新鮮蔬菜,最苦的是遠洋海員,海上一飄幾個月。”庄恆建表示。
除了漫長枯燥的船上生活,大多數海員下船休息期間沒有或者僅有很少的收入,這也是讓很多海員抱怨又無奈的事情之一。以“太湖8”輪為例,該輪的一個水手職位在船上工作的8個月期間,每個月工資8000余元,但上岸休息的4個月期間,卻無任何收入。
雖然如此,海員們仍盼望早些上岸歸家。不過,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上岸之路並不順利。江蘇對海員換班問題尤為重視。“疫情爆發以來,我們第一時間推動出台海員出入境防控指南,第一時間有序開展海員換班工作,第一時間及時協調海員換班難題。”江蘇海事局副局長王士明說。
6月23日當天,自2019年5月駛離后、首次靠泊國內港口的“王朝”國際航行船舶4名已在船上15個月的海員,便在南通海事等部門的協助下,順利下船回家。6月22日,“雷尼爾山”輪5名超期服務的海員也在太倉海事等部門的協調下,順利下船。在換班的同時,兩地海事部門還給兩艘船舶的海員們送上了粽子、咸鴨蛋等節日的慰問。
在江陰,江陰海事局共幫助166名國際航行船舶海員順利下船、208名海員安全上船任職,開辟外籍海員應急就醫綠色通道,保障下船就醫34人次,確保了疫情從水上“零輸入”和工作人員“零感染”。統計顯示,江蘇共組織中國籍海員換班6219人次,位列全國第一,約佔全國總量近1/5。
“你們為全球經濟的繁榮作出了巨大貢獻,是當之無愧的無名英雄。”王士明在江陰活動現場表示,“新冠疫情期間,你們面臨著無法進行正常換班、無法正常獲得護照和簽証登離船舶、無法正常獲得醫療護理等現實窘境,仍然在船上繼續工作,犧牲自由保護公眾的健康,我們對你們善意的努力表示感謝。”
江陰活動當天,江陰市清潔美麗長江志願者聯盟的志願者們還登船為海員們包了粽子、理了發。此外,江陰市藍天救援隊的專家也登船為海員們培訓了突發救援要點。(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