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江蘇篇

江蘇海安:譜寫民族團結小康追夢之歌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20年11月19日13:04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梁永熙與前來看望的海安市民宗局副局長劉和軍拉家常。記者王繼亮攝

26年前,雲南壯族姑娘梁永熙遠嫁江蘇海安,為的是想過上好日子。早已如願的她還把表妹介紹過來,也做了海安媳婦,一樣過上了小康生活。

改變梁永熙命運的是海安長期以來對少數民族同胞扶持的政策。就在她嫁來的第二年,梁永熙就成了當地愛心企業蘇中紡織有限公司的一名女工。在這裡,她獲得了全面發展,今年榮獲了江蘇省五一勞動獎章,此前亦連續當選為江蘇省人大代表。

目前,海安市少數民族同胞戶籍人口有4000多人,涉及35個民族。“決勝全面小康,少數民族同胞不能少。”海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統戰部長張明星表示,在推進少數民族脫貧工作中,海安堅持扶貧先扶志,著力培育少數民族群體自力更生的觀念,同時開展各類就業培訓,拓寬增收渠道,讓少數民族群體依靠勤勞雙手實現了脫貧致富奔小康。據了解,按照省標人均年收入7000元的標准,該市少數民族家庭已於去年全部脫貧,海安也獲評為全國少數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

“家門口”的扶貧基地

為幫助少數民族同胞一同脫貧奔小康,海安持續實施“家門口”扶貧就業工程,先后培育了紡織、服裝、種植、養殖等少數民族扶貧基地10余家,帶動了一批又一批少數民族同胞通過就業來增收致富。

雲南布依族同胞劉曉琴嫁到海安市角斜鎮來南村30多年了,初來婆家時場景淒涼,公婆和丈夫都有病在身,“那時候家裡就三間破平房,我心裡也犯嘀咕‘這苦日子到哪兒是個頭啊’?”

扶貧基地救了急。10年前,劉曉琴被照顧進了興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我做些接種、採摘的輕活,自家地裡農活也不耽擱,每月可以領到2400元錢工資。”

日子越過越好!丈夫跟著當地建筑隊做泥瓦工,目前月收入萬元有余﹔他們的兒子從南京大學畢業后也找到一份穩定工作。“從窮的啥都沒有,到如今芝麻開花節節高。”看著3年前蓋的兩層小樓,劉曉琴喜不自禁:“嫁到海安嫁對了。”

47歲的布依族同胞王紅英也在興業食用菌專業合作社打零工。她將合作社負責人繆建低於成本價給她的菌棒帶回家培育種植,近些年每年多增收近萬元。“老板對我們少數民族同胞特別關照,除了上門送技術,還高價收購菌菇。每年9月下旬栽種,個把月就能採摘。”王紅英說,現在的日子就像採菇一樣,一茬好過一茬。

梁永熙1994年嫁到墩頭鎮杜樓村的時候,婆家也是窮困不堪,那個年代就有上萬元的負債。就在第二年,位於鎮裡的蘇中紡織有限公司招工,而且明確少數民族優先錄用。“當年我們在招工時發現,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女同胞嫁了過來,而這樣組建的家庭大多家境困難。最終我們決定少數民族優先,就連她們回老家的機票和火車票都全額報銷。”公司董事長黃立勇說,目前他們公司有28名少數民族女職工。

朴實勤快的梁永熙很快被推選為車間組長,她和做建筑工人的丈夫年收入在十五六萬元,兒子兩年前大專畢業后回鄉擔任村裡的網格員,每年也有4萬多元收入。除了在城裡買了房,添置了私家車,梁永熙的社會榮譽更讓她有了充實的獲得感。

海安市角斜鎮來南村少數民族群眾劉曉琴正在自家田裡種植貝母。記者王繼亮攝

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梁永熙說,當初嫁到海安的少數民族姐妹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有的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為了阻斷貧困代際傳遞,海安建立上下聯動機制,實施貧困少數民族學生精准幫扶計劃,對低收入少數民族家庭在讀子女進行扶持,資助范圍涵蓋學前教育、義務教育、高中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5個階段,並設立了每年總額20萬元專項獎學金,杜絕因學致貧、因貧輟學現象發生。

據了解,當地政府和企業還免費辦起了掃盲班、補習班、專業班等。梁永熙介紹,在蘇中紡織有限公司,“公司為了讓大家安心學習,承諾隻要參加補習,每小時補貼10元生活費,這一下子提高了大家的積極性。”同是少數民族姐妹的周紅芳,通過參加學習掃了盲,識字之后也幫助她提高了技能,每月扣除社保到手工資也有3000多元。

“市裡把少數民族扶貧開發工作融入全市工作大局,堅持把發展紅利惠及到少數民族群眾身上。”海安市民族宗教局副局長劉和軍告訴記者,當地對符合農村低保條件的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做到應保盡保,對完全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靠自身的條件沒有脫貧可能性的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加大醫療救助、臨時救助、慈善救助等幫扶力度,由社會保障實施政策性兜底扶貧。對身患重病、大病的少數民族貧困人口,通過政策幫助解決醫療費用,有效防止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壯族同胞普加榮家在海安市墩頭鎮墩北村,50歲的丈夫是個殘疾人,曾經家徒四壁。2008年,為了改善這一家人的生活,當地政府和有關部門籌集專項資金,加上愛心企業捐助,花6萬多元為他們建了新房。十來年過去了,這棟房屋在村裡並不過時,寬敞明亮,家電俱全。

村干部給普加榮算了一筆賬:低保加殘疾補助每年1萬多元﹔3畝農田每年流轉費2400元﹔安排其丈夫擔任村裡的管水員,每年報酬2000元﹔丈夫在扶貧基地務工,每年收入近兩萬元﹔逢年過節還有慰問金等。“就連女兒上大學時每年也有3000元補助,女兒找到工作也成了家,日子算是有盼頭了。”普加榮連聲感激。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