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邊——一百年,一直在”
大型網絡尋訪活動
第三站
小布來到了新安小學
身邊
“人從武漢散,他在武漢干。一群小好漢,保衛大武漢。這首陶行知寫的贊詩,成為新安旅行團奮戰一線最生動的注腳……”新安小學開學第一課,12歲的張琪焓正向同學們講解著新安旅行團踏上宣傳抗日救亡、尋求民族解放的征途的故事。
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館長顧學讓介紹,新安小學同學們的開學第一課和畢業班最后一課,都是同學們自己擔任講解員,帶領大家學習重溫新旅精神。
顧學讓說,講解工作由新安小學二至六年級的同學擔任,紀念館從1996年招聘第一屆小講解員以來,已培養了近千名同學參與講解。小講解員們招聘通過公開報名、老師推薦、自主參與的方式進行,每期成員在80名左右,小講解員們分為初級班和中級班,不僅在學校、新安旅行團歷史紀念館針對不同年級同學講解,還走出校門,向周邊的景區、學校宣講新安旅行團“小好漢”們的故事。
黨史
1929年6月6日,新安小學在淮安河下的蕭湖之畔悄然誕生了。學校創辦人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當時的陶行知正致力於普及鄉村教育。新安小學從創辦之日起,就堅定地以實踐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為宗旨。師資緊張,就推行“小先生制”,學生之間互教互學,即知即傳。“小先生”們還定期給群眾送學上門,既教孩子也教大人,既教識字也宣講國難形勢。
1935年10月10日,14名新安小學學生組成“新安旅行團”,在校長汪達之的帶領下,高舉“江蘇淮安新安旅行團”藍底白字三角團旗,從淮安區西門外古運河碼頭登上南下的小輪船,踏上宣傳抗日救亡、尋求民族解放的征途。
從1935年到1952年,17年間,“新安旅行團”前后團員達600余人,行程5萬多裡,足跡遍及22個省市區,為民族解放事業和新中國的誕生作出了卓越貢獻,受到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親切關懷和高度贊揚,被譽為“中國少年兒童的一面旗幟”。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發展,今天的新安小學朝氣蓬勃,正向著蘇北第一流、省內較知名、全國有影響的現代化學校穩步前行。
手記
新旅精神是什麼?採訪中,同學們給了記者不同的答案。有的同學說,要像新旅團員那樣,熱愛祖國,具有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爭做“民族解放的號手”。有的同學說,要像新旅團員那樣,具有頑強的毅力和不怕艱難困苦的精神,爭當“不怕困難的好漢”。有的同學說,要像新旅團員那樣,熱愛文化知識、刻苦學習本領,成為“生活教育的旗幟”。有的同學說,要像新旅團員那樣,愛集體、守紀律,自我約束,自主管理,努力成為“自主自立的典范”。
融媒體記者 張嬌嬌 何淵 胡凌軒 干石泉
通訊員 黃潔
融媒體編輯 高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