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遷泗洪:“找黨老人”70多年信仰不變不改初心

2021年05月31日07:21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找黨老人”70多年不改初心

  1942年冬,寒風呼嘯、戰火紛飛。泗洪縣界集鎮杜墩村的一處農房中,時任金鎖區委書記、區長馬振藻在一張粗糙的草紙上,一筆一畫地記下了“張道干”這個名字。

  “從那以后,我就秘密地入了黨,是‘黨的人’了。”在此后的歲月裡,每每回憶起這段畫面,張道干老人總會反復念叨著這句話。這句話支撐著他在此后的70多年裡,始終跟黨、愛黨,用自己平凡而忠誠的一生踐行了一個優秀黨員的初心不改、信仰不變。

  19歲入黨,

  秘密成為“黨的人”

  “組織入黨一生一次,思想入黨一生一世。”在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杜墩村的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這個巨型條幅。向前再走幾步,就到了張道干的故居。

  張道干舉手敬禮的塑像靜靜立在門口。“老人晚年因患病身體衰弱,唯有在敬禮時,從來都沒‘走過樣’。”張道干的侄兒張紹寶說,現在,張道干的故居由他來打理,經常會有一些黨員到這裡來參觀學習。

  張道干出生於1923年10月,祖上都是銀匠,他從小就跟著家裡人學手藝,想著把日子過好。

  1942年,張道干的爺爺奶奶被漢奸殺害,當年19歲的他也差點被活埋了,母親東挪西借了400元錢才把他贖回來。回到家中后,張道干遇到了影響他一生的人——時任泗洪縣金鎖區委書記、區長馬振藻。

  張道干在馬振藻的影響下,1942年12月瞞著母親,秘密入了黨。為了更好地秘密發展抗日武工隊,張道干讓馬振藻夫婦吃住在自己家裡。

  1944年6月,馬振藻和妻子楊美田奉命到屠園、洋河一帶發展新的抗日武裝。臨走前,馬振藻交給張道干3塊銀元,一是為了補償在張家吃飯的開支,二是用於敵后工作活動經費。

  張道干認為,馬振藻是為共產黨工作才在自己家裡吃住的,怎麼能收錢呢?他在心中默默許下承諾,這銀元是黨的財產,不管怎麼樣都要歸還給黨。張道干一直珍藏著3塊銀元,即使家裡再困難,吃樹皮、啃草根、嚼米糠,他也沒舍得拿出來換糧。

  70年尋覓,

  為恢復黨籍輾轉全國

  1946年11月泗洪縣的黨組織遭到敵人破壞,張道干所在黨小組負責人韓忠泰被捕。為了保護同志,被捕前,韓忠泰將記錄有黨員花名冊的草紙本和相關証明材料燒毀。自此,張道干沒有了黨員身份的証明。

  1947年,張道干所在的地方武裝正式編入正規部隊,由於作戰勇敢,部隊准備吸收張道干入黨。“我不能二次入黨,我有黨。”張道干認為,如果他二次入黨,是對黨組織的不忠誠,他要找回自己的黨組織關系。

  1950年,張道干退伍回鄉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找韓忠泰,但韓忠泰無奈地說:“我連我自己是黨員都証明不了,咋証明你的?”

  他找過幾任村支部書記,還找過鎮上領導,但是大家誰也無法証明他的黨員身份。

  絕望中,有人跟他說:你不是有入黨介紹人麼,他肯定能給你証明。於是,張道干開始到處尋找馬振藻。

  身體好的時候,他就自己到周圍村裡轉,挨家挨戶打聽﹔身體不行了,就讓侄子張紹寶陪著他一起找。山東、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內蒙古……幾十年來,叔侄二人走遍了全國大江南北。

  功夫不負有心人。2015年,通過央視《等著我》欄目,張道干和馬振藻的妻子楊美田相聚在北京,兩位分別71年的戰友終於重逢,張道干當場將3塊銀元歸還:“銀元是黨的財產,是我入黨73年的見証。”

  “1942年冬,我丈夫馬振藻在張道干家經常召集黨員會。張道干都參加了,我和張道干的弟弟在外放哨,特此証明。”由於馬振藻已於1991年去世,楊美田向黨組織遞交了這份証明,希望能恢復張道干的黨員身份。

  經過半年時間反復查証,2015年12月18日,宿遷市委召開常委會,正式恢復了張道干同志的黨籍,並於2015年12月25日,在張道干所在的杜墩村村部,舉行了恢復黨籍儀式。

  初心不改,

  彌留之際把一生積蓄交給黨

  恢復黨籍后的張道干,曾去學校、走上課堂,義務擔任校外輔導員、黨員志願者。他把自己的家當“講堂”,為上百批次大學生、機關企事業單位等各類群體講述戰斗歷史,講革命傳統以及一路上的堅持與信仰,感動了許許多多的人,人們稱呼他為“找黨老人”。

  2017年9月26日上午,張道干躺在病床上,望著鮮紅的黨旗,從枕頭底下摸出手絹包裹著的存折和現金,交給了前來看望他的市、縣委組織部領導。

  現金1600元、存折7806.77元,總計9406.77元。他將一生的全部積蓄,作為最后一筆黨費交給了黨組織。

  “彌留之際,爺爺話也說不清,隻能用手比劃,我們猜他是要最后再看一眼曾經把他領進黨組織的恩人馬振藻的照片。”張道干侄孫張雷說,“也不知道哪來這麼大勁,他陡然一下把照片捧起來仔細端詳,再往下面一放,跟著就走了,追隨他的戰友們而去了。”

  新時代文明實踐點、青年學習社、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范點……如今,張道干的故居已經成了泗洪縣乃至宿遷地區十分重要的一處紅色教育基地,周邊不少單位和個人慕名而來,到這裡學習老人的事跡,學習他用自己平凡而忠誠的一生踐行了一個優秀黨員的初心不改、信仰不變。

  在張道干老人的故居,張紹寶告訴記者,老人去世后,他就接過了向社會各界講述戰斗歷史、革命傳統以及老人一路上的堅持與信仰的重任,繼續把一名優秀共產黨人在黨愛黨、在黨言黨、在黨憂黨、在黨為黨的優良傳統和寶貴品質傳承下去。(孫旭暉 徐明澤)

(責編:黃竹岩、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