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共產黨從“一艘小船”啟航,到建成“百年大黨”,以“趕考”精神書寫了波瀾壯闊的紅色傳奇。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重大時刻和“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歷史交匯的關鍵節點,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具有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宿豫是革命老區,有著“蘇北井岡山”美譽,擁有豐富的黨史資源。在“十四五”開局、現代化建設起步之際,我們將堅決扛起“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使命擔當,聚焦“四化”同步集成改革、“四區”建設協調並進,不斷從黨史學習教育中獲取力量,以“趕考”精神砥礪前行,奮力開啟新征程。
——更高站位“悟思想”,把握真理的力量,更加堅定理想信念。黨的歷史,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史。一百年來,中國共產黨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和時代特征相結合,不斷開辟馬克思主義的新境界,形成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等一系列重大理論成果。這是中國共產黨不斷探尋救國救民、強國富民真理的過程。走進新時代,我們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始終保持理論上的清醒、政治上的堅定,深刻理解新思想的核心要義、精神實質、豐富內涵、實踐要求,牢記“兩爭一前列”重大使命,以新思想解放思想、統一思想,真正做到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
——更高標准“辦實事”,體悟人民的力量,更牢堅守為民初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百年黨史就是一部黨和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歷史。我們將始終把“民之所望”作為“政之所向”,始終秉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群眾路線,不斷從百年黨史中涵養為民情懷。投真情,交真心,所有黨員干部都要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努力成為焦裕祿、孔繁森式的好干部,在感情上融入群眾,當好群眾貼心人﹔聽真話,求真知,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人民群眾的所思所盼作為工作重點,認真傾聽群眾對城市建設、鄉村振興、農房改善、基層治理等工作的期盼,真正掌握基層實際情況﹔下真功,解真難,站在維護群眾利益的角度,定期梳理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認真研究解決措施,不斷加強教育、衛生、養老、文化等公共服務保障,及時幫助群眾疏解難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真正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
——更高質量“開新局”,汲取奮進的力量,更好擔負復興使命。未來,我們將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凝聚力量,用革命先烈、先進模范不怕犧牲、甘於奉獻的精神鼓舞斗志,勇敢面對各類風險挑戰,更好推進高質量發展。一、強化率先領先的使命擔當。立足宿豫區情,順應發展規律,把加快“四區”建設作為推進現代化建設的關鍵路徑,加快推動綜合實力、創新驅動、城鄉融合、民生改善、生態建設、社會治理等六個方面顯著提升,力爭現代化建設走在全市乃至蘇北前列。二、強化高質高效的使命擔當。重點圍繞加快構建“1+X”現代產業體系、完善10條重點產業鏈,優化發展環境,集中資源、集中攻堅,加大項目招引力度,加快推進總量擴張、質量提升、存量優化、增量帶動,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和效益,筑牢實體經濟根基。三、強化改革創新的使命擔當。深刻認識省委賦予宿遷建設“四化”同步集成改革示范區的重大部署,主動承擔市委賦予宿豫建設創新驅動發展先行區的重大任務,切實扛起中心城區“半壁江山”責任,圍繞“創特色、爭先進、當一流”,跳出宿豫看宿豫,在對標對表中強化改革攻堅,實現創新發展。
鑒往以知來,循道以致遠。我們將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准高質量完成黨史學習教育各項任務,以黨史照亮前行之路,以黨史洗滌心靈之塵,以黨史激發奮進之力,奮力譜寫宿豫現代化建設的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