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学校如何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

2020年03月13日08:51  来源:光明网-时评频道
 
原标题:“公”“民”同招,民办学校如何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

  3月11日,上海、浙江、江苏三地教育部门公布20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的实施意见,均明确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同时,从今年起,义务教育阶段特长生招生也将全部取消。

  “公”“民”同招、电脑摇号入学政策,今年全面落地。新政实施后,义务教育阶段的民办学校靠什么立足?这是舆论颇为关注的问题,民办学校办学者也必须认真思考。

  不少民办学校办学者提到,实行“公”“民”同招后,民办小学、初中,要从“选好学生”到“教好学生”,也就是说,要从以前的“生源竞争”转向“培养竞争”。这是新政实施所期待的转变,因为只有基于“培养竞争”,才能体现民办学校的真实价值,即多元办学,以办学的特色和个性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而这样的民办学校,也就会成为发展优质均衡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充分、平衡发展的重要力量。

  此前,我国不少地区的民办小学、初中在招生时特别火爆,有人认为这是民办学校可提前招生,可对学生进行面试选拔“掐尖”的结果,把所有优质生源都汇集到少数民办学校,不但加剧择校热,也加剧升学竞争。取消民办学校的提前招生“特权”,实行“公”“民”同招,也是在回应现实的诉求。在实施“公”“民”同招,电脑摇号招生后,民办学校如果能在不选生源的情况下,办出特色,在学生和家长中有良好的口碑,才能体现民办学校真正的办学能力和优势。

  据了解,从去年《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提出“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后,不少民办小学和初中,就已经在着手进行教学改革,如实行小班化教学,组织学生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等等,并将其作为提升学校教学质量的一次重要转型机会。

  在教育普及化时代,有一种声音是民办教育可以退场了。这种声音并非理性,也不清楚民办教育的价值。在教育普及化时代,民办教育作为公办教育的“补充”作用下降,但是从教育的多元化、个性化角度,民办学校可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以此满足受教育者的差异化选择,同时与公办学校良性竞争,共同为受教育者提供更好的教育。

  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民办择校热,其根源是整体义务教育资源还不均衡,公办学校之间存在办学质量差距,同时,学校的办学缺乏个性与特色,即便是民办学校,采取的办学模式也和公办学校差不多,优势主要在于生源。为此,在实行“公”“民”同招,电脑摇号入学政策后,还需要切实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以及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扩大学校自主办学空间。

  “公”“民”同招,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创造了更好的外部环境,基于此,应进一步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投入力度,切实缩小公办学校间的办学质量差距,与此同时,要落实学校自主权,激发学校生机活力。值得注意的是,今年起,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将全面取消特长生招生,这不是不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而是要把个性、特长培养融入到平时的学校教育教学之中。(熊丙奇)

(责编:黄竹岩、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