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确定言论到“谣言”:试析言论的五种形态

2020年04月28日11:39  来源:人民网-舆情频道
 
原标题:从确定言论到“谣言”:试析言论的五种形态

言论的类型及分类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在今天这样一个信息化时代,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设备的普及,媒介变迁深刻地改变了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人们的言论自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助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及各种客户端,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尽知天下事。与此同时,我们每一天、每一小时甚至每一分钟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言论。在这样的情况下,尤其是缺乏自身实践的情况下,对于言论正确与否的判断就显得十分必要,它是我们做出具体实践行为的前提。针对正确言论而采取的行动,往往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风气,而一旦为虚假言论或不实言论所蛊惑,那么我们的实践活动就有可能产生偏差,甚至会做出违反道德和法律的行为。因此,区分正确言论与谣言之间的界限,弄清哪些言论是谣言,哪些言论不是谣言,就需要对言论进行分类以辨明其中不同,从而避免以讹传讹、“祸从口出”。

本文试着将言论划分为五种类型,并采取案例分析法对这五种言论类型进行逐一分析,以通过具体的案例来阐述确定言论、不确定言论、推测言论等五种言论类型,从而区分不同言论之间的差别与联系,以更好地应对所见所闻,做出相对符合事实的判断,同时也为言论自由这一界定廓清迷雾。

一、确定言论

确定言论,顾名思义,即明确全部事实,做出确定陈述的言论。确定言论的发布者大多是国家机关、政府机构等一些官方平台。比如微博用户“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等平台,这些平台不仅是大众关注事实的窗口,更是正确言论的来源所在,这些平台的言论往往不是代表个人见解,而是代表大多数人的观点和看法,甚至是国家意志,因此此类平台发布的言论准确性必须经得住考验。在目前国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中,微博账户“人民日报”持续关注疫情发展情况,“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表示,截止到昨天晚上24时,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数是20438人,累计死亡是425人。全国的病死率,就是确诊病例的病死率是2.1%。” “国家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焦雅辉:现在除了湖北以外,全国住院患者住院的最短时间是海南省5天,最长的是广东省12.75天。除湖北以外全国出院患者的平均住院日是9天多一点,湖北省平均住院日是20天。” 这样的言论就属于正确言论。

正确言论既然已经是“正确言论”,那么它自然不会是谣言。而且,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不难看出,正确言论往往与精密的数据有着莫大的联系。精确的数据是正确言论最得力的助手,是正确言论最好的凭证。这些“政府喉舌”,借助背后强大的技术支持,通过精密的数据测算,能够得出准确的数据,数据越准确,言论的可信度也就越高。相反,数据越模糊,言论的可信度就会大打折扣,虽然“约等于”和“等于”都是事实,但是“等于”到底和“约等于”不完全相同,大众的心里取舍不言而喻。另外,“正确言论”不等于“正面言论”,虽然“人民日报”由于其特殊定位,发表的言论大都是正面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所有正确言论都是正面言论。不管正面与否,正确性言论只忠于事实本身,而无关事实的内容是积极还是消极。因此,正确性言论要求对事实作出正确的陈述,要符合客观事实,要客观、公正。

二、不确定言论

不确定言论是指明确部分事实,做出确定陈述的言论。不确定言论和确定言论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核心的差别在于对事实的认知程度,“确定言论”是对全部事实认知明确,进而做出的确定性陈述,而“不确定言论”是在认识部分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的确定性陈述。通俗地来讲,这类似于以偏概全,在没有认清全部事实的情况下,武断地给出结论,而且是确定性的陈述。例如,针对目前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钟南山院士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疫情的预测,我们首先考虑中国,没考虑国外,现在国外出现一些情况,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 事实本身是:疫情首先出现在中国,不一定是发源在中国,这样的事实是由两个条件组成的。但是外国人一般就会理解成为“新冠是发生在中国”,只摘取了其中的一个条件,这就变成了不确定言论。“新冠发生在中国”是事实,但这样的说法只是承认了部分事实,不是事实的全部,因此属于不确定言论。

不确定言论虽然有与事实相出入的地方,但它并不是谣言。谣言是在已知全部事实下,对事实全盘的否定。不确定言论没有对全部的事实进行否定,它只否定了部分事实。因此它不是谣言,对待不确定性的言论,我们不能盲目听信,盲目跟从,虽然它与事实沾亲带故,但它并不是事实的全部,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更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在了解全部事实的基础之上再下定论。

三、推测言论

推测言论是指不明确事实,做出不确定陈述的言论。这样的言论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方面是事实不明确,不管是全部事实还是部分事实,都是处在不清晰的状态。另一方面是针对不清晰的事实做出的不确定陈述。也就是说,推测性的言论往往与事实之间可能毫无关系,通俗地来说就是“文不对题”、“答非所问”。推测性言论的事实不明确,得出的结论也不明确,无论是事实还是结论都充斥着不确定性。我们仍然以这次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消息为例,“中国新闻网”在2月5号发布消息称“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这可以看做是不确定性的事实,进而有网友发表看法:“不知道84消毒液有没有用?”这样的言论,显然是推测性的言论,因为已知事实就是不确定的,无症状感染者成为感染源也只是“有可能”,而不是确定,网民也不确定84消毒液到底管不管用。

从上面的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不确定性言论”中无论是事实还是结论都带有一些“模凌两可”的词汇,例如“会不会”、“是不是”、“或许”、“可能”这样的字眼,而正是这样的字眼,让推测性的言论避免成为谣言。换言之,虽然推测性言论对事实认识不清,但它仍然不是谣言,因为与真正的谣言(在已知全部事实的情况下,做出的违背实施的确定性陈述)相比,它多了许多“不确定”性。而正是这些“不确定性”,让推测性言论没有成为谣言。应该说,在没有弄清事实真相的情况下,任何一种推测性言论,有可能是真,也有可能是假,这就使得我们不能妄下定论,去武断地评判一个推测性言论是否是“谣言”。

四、不实言论

所谓不实言论是指明确部分言论,做出违反事实的不确定陈述。这种言论恐怕是最接近谣言的一种言论,两者的界限很容易模糊不清,有时甚至将两者混为一谈。相比较而言,两者确实有相似的地方,即言论的发布者都做了违反事实的陈述。区别在于,谣言是对全部事实的否定,而不实言论是对部分事实的否定。也就是说,即便不实言论与谣言很像,差异和界限很小,但在严格意义上,不实言论仍然不属于谣言。针对于部分事实的否定让不实言论没有成为谣言,还有一部分事实是不实言论的发布者自身也不清楚,针对这部分事实,他们无法做出评判,因此,不实言论也不是谣言。

2018年的11月7日,《证券日报》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标题为:爱奇艺将豆瓣诉至公堂 豆瓣称无“非正常评分”。 这则新闻主要围绕爱奇艺与豆瓣之间的诉讼展开,而诉讼的核心内容却是关于“不实言论”。据了解,爱奇艺的节目《奇妙的食光》在节目正式上线前,爱奇艺经调查发现,一些网络用户在豆瓣网上发布名为《疑似别车?爱奇艺又咋了?十几名男员工殴打女粉丝?》、《爱奇艺十几名男性员工打人、也打女粉丝》等文章,主要针对爱奇艺《奇妙的食光》节目组殴打女粉丝一事发表言论,其中谈及“爱奇艺员工打女粉丝,还有涉嫌种族歧视,性骚扰女粉丝”的言论。对于此事,爱奇艺回复《证券日报》记者称,在社交平台豆瓣网上有关“爱奇艺《奇妙的食光》节目组打人”的不实言论对爱奇艺的名誉产生了非常消极的影响。爱奇艺仅为《奇妙的食光》节目播出平台,发生事件冲突人员并非爱奇艺员工。而豆瓣上的文章导致《奇妙的食光》评分降低,其中评分为1星的占比达到了17.4%,严重损害了爱奇艺的品牌效益。经多次与对方协商对失实内容进行处理未果,爱奇艺公司决定以法律程序维护自身品牌权益。爱奇艺与豆瓣的官司来源于不实言论,这些言论也符合不实言论的定义,针对于部分事实(确实有冲突发生)做出的违反事实(十几名男员工殴打女粉丝)的不确定陈述(并不确定发生冲突的是否是爱奇艺员工)。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不实言论所带来的影响是消极的。不管这些言论最终有没有被“证实”,在当时,这些言论都会造成恶劣的影响。有些人会因为不实言论而对簿公堂,有些人甚至会为不实言论负刑事责任。尽管不是谣言,却也有可能付出与散布谣言同等的代价。

五、虚假言论

虚假言论是指明确全部事实,做出违反确定事实的确定性陈述的言论。恰如莎士比亚所言:“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悬在半空中尚未落地,未经证实,似是而非是谣言的本质。如果说“确定性言论”是对事实客观公正的陈述,那么“虚假言论”是对既有事实的完全颠覆,因此也可以说,谣言是“凭空捏造”的。这里我们依然以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的新闻来做案例:2019年的2月3日晚上,一则“解放军进城全面接管”的消息在各大社交平台上流传,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消息称:“周边部队开始集结,各连锁酒店全部被政府征用,如果10号疫情不好转,解放军进城全面接管”,这条消息的出现引起了民众的恐慌,导致市民开始在超市大量购物,随后,2月4日,微博用户“平安武昌”发布微博,称该条消息系用户李某个人编造,李某也承认了自己编造信息的行为。 目前,李某因涉嫌犯罪被警方刑事拘留。

从这一案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相较于正确言论,谣言的发布者大多是一些“散兵游勇”,基本上是一些个人用户。他们缺少必要的数据支持,有些甚至自己对事实还不完全清楚,便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对某一事件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而且往往是一些很低端、很“无脑”的言论。例如,由于最近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不断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吃鸡蛋能预防肺炎”、“吃大蒜能预防肺炎”的谣言,这些谣言在让人啼笑皆非的同时,也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反思,谣言最终的归宿有可能是真相,但更有可能是谎言。要知道,这样的谣言不信则已,一旦有人相信,便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如果有人真的相信“吃大蒜能预防肺炎”,大量抢购囤积大蒜,必然会引起民众恐慌,最终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

小结

通过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从确定性言论到谣言,这其中有许多层次和区别。言论发布者对既定事实的不同陈述会让他们的言论落入不同的言论类型之中,进而对社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躯体,畅通的言论渠道就是大脑感受身体的神经系统,正确的信息及时传达出来,整个社会就能快速察觉到躯体的问题,并快速解决问题。如果部分神经感受到的是虚假的甚至是错误的信息,那最终受损的还是社会躯体本身。同时,比起知道什么样的言论是谣言,我们更应该清楚什么样的言论不是谣言,谣言与其他的言论区别在哪里。因为除谣言本身以外,言论还存在诸如不确定言论、推测言论、不实言论等其他形态。身处网络发达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的言论都有可能给社会发展带来影响,更需要我们对不同言论之间的界限做出明确的辨析,清晰的区分什么样的言论值得保护、什么样的言论需要甄别,以建立起健康畅通的言论渠道,这是保障社会体系正常运作的基础,只有社会中每个群体每个人都能充分发表意见,并且是准确的意见,一个社会才能最大程度上利用所有人的智慧、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也才能真正营造一个风清气正的言论空间。

(本文为2020年北京城市学院新冠疫情应急专项课题研究项目“疫情报道中的媒介服务行为研究”(编号:YJZX202003)研究成果。作者曾光明为媒体出版人,原平方为北京城市学院研究生导师,梁永洁为北京城市学院2019级研究生 )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