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汇点讯 5月7日,记者从全国及江苏省召开的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视频会议上获悉,江苏72家社会救助站5月底前要完成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全省公安、民政、卫健委等部门将联合行动,推广街面巡查模式,实行人性化救助,开展“智慧寻亲”,为长期滞留人员就地落户安置,切实保障流浪乞讨人员合法权益。
街面巡查广覆盖,推进流浪乞讨人数逐年下降
近几年,各级民政部门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全省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数量呈逐年递减之势,过去三年分别救助了5.1万人次、4.2万人次和3.6万人次。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解决突出民生问题,都对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等民生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省民政厅厅长吕德明表示,全省72家社会救助站在5月底前,要完成一次全面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包括生活照料、卫生防疫、食品药品安全、消防安全、离站返乡、站外托养等环节。7月10日前向省民政厅报送阶段性情况,排查出的问题要制定整改方案,逐一对账销号。
街面巡查是救助的前线,情况复杂,备受关注。此次专项行动将集中推广该模式,以公安为主、城管协作、民政配合的街面巡查将成常态,实现全天候和广覆盖。
疫情期间,街面巡查、严密防控,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南京市救助管理站负责人介绍,从2月5日至4月初,该站共接收地铁公安移交长期在宁地铁滞留人员45名,他们都得到了妥善安置。
三个多月来,全省救助站始终保持“战斗状态”:入站、在站人员一律进行身体检视;新入站人员一律在隔离区观察,单独食宿;全站分区封闭管理;入站受助人员14天观察期满前一律不安排出站。承担街面巡查、求助接待和进入观察、隔离区域的工作人员,一律采取高等级的个人防护措施,具备条件的穿戴防护服、护目镜。从江苏疫情防控启动一级响应至5月5日,全省共救助流浪乞讨人员4991人次,实现了“零感染”。
智慧寻亲,助流浪者回家
4月18日,山东人胡爱华(化名)从老家赶到南京,接回了失联多日的哥哥胡立国(化名),并向南京市救助管理站送上锦旗致谢。十多天前,胡立国从家中走失,在南京获得救助。南京市救助管理站根据信息比对,发现他曾在北京一家结核医院就医。但其对出院后的行踪描述不清,管理站立即安排核酸检测,结果无异常。
当晚,工作人员发现胡立国行为异常,当即将他送医,经过治疗病情稳定后,救助站又开始为其寻找家人。几经周折,救助站联系上了胡立国的妹妹。原来他4月1日就已从家中走失,家人多方查找,一直没有消息,十分焦急。历时18天,胡立国终于回了家。
据统计,全省去年共寻亲成功4380人次。寻亲是最人性化的救助,既能帮助救助对象重返家庭,又能有效衔接当地的社会保障,从根本上保障最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为此,全省对长期滞留、过去很难找到家的群众实施精准甄别,很多走失多年的流浪乞讨人员找到了家。
走失7年多的浙江籍受助人黄某去年在徐州市救助管理站等来了自己的亲人。七年中,患有自闭症的黄某受到徐州站的精心照料,徐州站始终未放弃寻亲线索的搜集,不断从其日常生活和问询中拼凑出有用的信息,最终形成完整的寻亲信息链,成功联系到其家人。
如今,全省救助管理机构已全部启用民政部研发的全国救助管理信息系统、寻亲服务网和省厅开发的未成年人社会保护信息系统。在民政救助网站可以看到,系统详细采集了流浪乞讨人员的信息,照片、姓名、年龄或目测年龄、健康智力状况、体貌特征、发现时衣着特征、发现日期和地点等。
今后,各级民政将与公安密切配合,运用人口管理信息系统、DNA鉴定、人脸识别等技术,对受助人员第一时间进行比对。利用全国救助寻亲网、“头条寻人”等平台,联动开展跨省甄别,拓宽寻亲途径,提高寻亲效率。
此次专项行动还要求,“警站寻亲”要形成常态化协作机制,深化“智慧寻亲”,对站内滞留人员、托养人员做到应查尽查,组建专业寻亲队伍,学习新方法新手段,借助社会力量,并做好接送返乡的最后一公里服务。
打破壁垒,长期滞留者就地落户安置
虽然身份甄别手段日益先进,但各救助站每年还会有一批无法找到亲属的长期滞留人员。对此,各地探索转变救助方式,对滞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救助对象进行就地安置,户口登记到公办福利机构。
落户安置,是将流浪乞讨人员纳入社保体系,帮助其摆脱生存困境的重要环节。去年全省安置这类人员达490人。这次专项行动,就是要打破部门壁垒,消除政策障碍,滞留超过3个月仍无法查明身份者,及时制定安置方案报同级政府安置,确保在6个月内安置到位。有条件和能力的,要尽量安置到公办福利机构照料服务。
减少重复流浪,还需在源头治理上下功夫。江苏正在建立送返受助人员回访制度,回访率30%以上,特别是对未成年人回访率达到100%。今年专项行动决定,将符合条件的流浪乞讨返乡对象纳入特困、低保等救助范围,加大“单人保”实施力度,加强救助管理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困境儿童保障的衔接,有针对性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从源头上减少流浪乞讨现象。
救助站人性化服务,还体现在软硬件多个方面,近两年救助站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得到普遍提升。据悉,全省立项新建和改扩建15个救助站。很多救助站下设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女性救助区、家庭暴力庇护中心、母婴室、医务室等不同功能区,24小时接待求助。各大救助站还将探索引入专业机构进站照料,让流浪乞讨人员感受到“家的温暖”。(唐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