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五B背后的江苏才智 文昌发射场有支"苏大强"

2020年05月09日07:29  来源:现代快报
 
原标题:文昌发射场也有一支“苏大强”

王亚正在检查复核设备状态参数

任欢在检查设备状态

冯凯伦在组织液氢加注前的技术操作 本版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发射总调度员、液氮加注师、吊装指挥员、设备检测员、数据复核员 …… 你知道吗,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的背后,凝聚着众多科研人员的默默奉献。而这其中,有不少江苏人的身影,他们活跃在文昌火箭发射场的各个岗位,为中国航天贡献“江苏才智”。

盐城小伙王亚

地面设备“大管家”,发射前30分钟最后一个撤离

发射前30分钟,101#塔架最后一批人员撤离。走在队伍最后的小伙子,就是王亚。“为确保塔上每台套设备发射前的最终状态设置正确,需要最后时刻再检查复核,不容半点闪失。”今年33岁的王亚,来自盐城亭湖区,任文昌航天发射场发射测试站设备科科长。整个任务中,他组织测试确认气、电、液、通信等箭地接口百余处,保障液氢、液氧和航天煤油等火箭燃料千余吨,筹措设备备件及器材万余件,被称为地面设备“大管家”。

王亚2005年从盐城一中考上大学,辗转长沙、北京读书,毕业后先后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文昌航天发射场工作。虽然离家多年,但王亚的身上仍然传承着家乡盐城“勤劳坚韧、不屈不挠、尚智崇文、自强进取”的盐文化精神。

“在国家工程中,能够出一份力,我觉得很自豪!”王亚说。

扬州90后朱晓辉

火箭“后勤员”,为发射保驾护航

阳光的90后朱晓辉,来自扬州高邮,虽然入职时间不到2年,但已在发射场多个岗位历练。这次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从清澜港接运到发射场,入住的测试厂房就归他管。

数十天的火箭测试中,需要24小时不间断提供空调保障。而火箭测试中使用的空气、氦气和氮气,也离不开团队的努力。发射前,最引人关注的是火箭从总装测试厂房垂直转运到101#塔架。2.8公里的转运轨道不长,朱晓辉的心一刻也不敢放松。两千多吨的活动发射台载着火箭缓慢行走,各方专家和科技人员徒步集体相送。直到活动发射台稳稳地进入塔架的怀抱,朱晓辉和队员们才能放下心来。

2011年6月,朱晓辉从高邮中学考入北京理工大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后读研来到文昌工作。从赴京求学到来琼工作,朱晓辉一直对家乡念念不忘。“大运河”“高邮湖”“盂城驿”是他永远不变的童年记忆!而最让他牵挂的,是在南京工作的妻子和老家的父母长辈。“在抗击疫情中,‘苏大强’最美逆行;在发射场,我们江苏人的表现同样让人钦佩!”

宿迁小伙任欢

“临时”指挥员,关键时候显身手

航天发射是一个系统工程,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来自宿迁泗洪的小伙子任欢,在首飞任务中的表现,同样让人称赞。在火箭卸车、垂直总装、组合体转运等关键环节使用的吊车、平台及垂直转运大门归他管理、操作和维护。

几年的打拼和钻研,任欢能够非常熟练地操作岗位上的设备。他经常发挥自身的技术优势,结合历次任务经验,不断完善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培训,开展应急演练,培养了一批岗位操作手。

受疫情影响,不少技术保障人员无法回到现场,任欢临时挑起了另外一个型号任务地勤系统指挥员的角色。白天,他在火箭测试厂房跟进任务进程,积极协调相关岗位指挥员和操作手,经常忙到午夜时分。任欢这个临时指挥员出色地完成了地勤系统指挥员空缺的过渡工作,保证了任务的顺利开展。

2009年,任欢从泗洪中学考入西安交通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后到文昌发射场就职,一直担任系统指挥员。“希望家乡的经济建设能像火箭一样腾飞!”

连云港90后冯凯伦

液氢加注指挥员的“成人礼”

燃料加注,是发射任务的关键过程。文昌发射场火箭使用的燃料是液氢、液氧和航天煤油。液氢的沸点是零下253℃,易燃易爆易挥发,危险性极强,对岗位操作手和指挥员的要求极高。来自江苏连云港东海县的90后小伙冯凯伦,担负着液氢加注指挥员的重任。

“整个系统很庞大,指挥员需要有很强的统筹协调和抗压能力,在面对突发紧急情况时,才能沉着冷静,灵活处置。”冯凯伦介绍说。刚入职时,他从事的是通信工作。为了挑战自己,他主动申请调整到液氢加注岗位,自我钻研,还带领团队解决了几个技术问题。

虽说这是第二次担任指挥员,但在加注前,冯凯伦既兴奋又紧张。加注指挥间的大屏幕上,信息流转,银屏闪动,3D加注显示画面里,液氢汩汩流入火箭贮箱 …… 大流量加注后,经过2个小时的排放及补加,冯凯伦再次指挥液氢射前补加。发射前6分钟,冯凯伦下达“氢加注好!”口令,液氢加注圆满完成。

“能够以指挥员的身份参加任务,我觉得很荣幸!任务成功是我‘成人礼’的最好见证!”冯凯伦说,任务成功后,他要回老家东海,给已经领证半年的妻子补上婚礼。

徐州小伙李汶瀚

“一口清”“问不倒”的总调度员

发射任务中,最忙的要数任务总调度员了。来自徐州铜山的李汶瀚,就是长五B首飞的总调度员。测试期间,他每天第一个到达试验现场,晚上最后一个离开火箭厂房。

作为总调度,他练就了“一口清”“问不倒”的本领。每个系统的工作是什么,有何需求,测试进展到何环节,他都熟练掌握。其实,李汶瀚是研究通信保障起家的。发射场初建时,他带人上塔进行弱电施工,场区每一栋建筑的通信电缆敷设几乎都有他的努力。他清楚地记得全场区的通信线缆线路,是个不折不扣的“百事通”。

“从2019年6月开始,我就跟着01指挥员着手准备这次任务。”这次任务周期很长,又遇到了疫情,连续三个多月来,李汶瀚都没回过家。爱人曾春晓同在发射场工作,家里的一双儿女全由奶奶一个人照顾。“任务结束后,最大的愿望是给自己放个假,与家人相聚。”

据了解,在文昌航天发射场,除了这5位优秀的代表,还有很多来自江苏各地市的优秀儿女。他们组成了一支“苏大强”队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青春和力量!(吕道凯 仲茜)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