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药企战"疫"逆风扬帆 靠的不止是旺盛需求

2020年05月11日07:24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药企逆风扬帆,靠的不止是旺盛需求

在疫情冲击席卷各行各业时,不久前公布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医疗医药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今年3月,江苏医药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2%,一季度医药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40.8%,在八大高新技术行业中增幅最高,显示出江苏医药集群持续释放的强劲动能。

战“疫”突围是医药行业的当下要务,转型升级才是长远目标。日前,记者专程来到刚获评医药类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探访了多家头部药企,从中亦可管窥我省医药产业的转型之路。

“黑天鹅”光顾, 药企未幸免但能应对

上下游产业链滞缓、产品销售受阻、资金压力巨大……事实上,疫情暴发后,“黑天鹅”同样光顾了医药行业。

早在疫情暴发之初,中药“龙头”康缘药业就接到一封来自武汉市武昌区的紧急求助信:委托其加工由前线专家研究的抗新冠肺炎中药协定方。“不计成本、不惜代价,公司第一时间成立生产专项组,1000多名生产人员24小时‘轮班倒’,3天就生产完成并捐赠了可供2万人使用14天的中药协定方颗粒剂。”公司副总经理吴云回忆说,为保障非常时期防疫药品的市场供应,大年初六,康缘药业数字化提取工厂、液体制剂车间、小容量注射剂车间等就已恢复生产,集中生产金振口服液、银翘解毒软胶囊等防疫药品。

市场需求虽旺盛,但企业同样面临着生产物资无法及时到货、产品无法及时发运、一线销售员工临床推广受阻等重重困难。为攻坚克难,集团旗下康缘商业启动医药储备调拨应急系统,智能物流中心春节期间保持储运、发货、调拨等各环节运营畅通,确保医疗机构临时性、急救性药品及时配送到位。

“公司承接了5个抗疫情协定方药物的免费委托生产,对一季度经营达标确实造成一定影响。但随着3月中旬公司员工全部返工、产能利用率恢复100%,销售供应链和产业链上下游逐步恢复。”吴云透露,目前,公司经营已恢复如常,库存满足市场供应需求。

在疫情初期便进入“战备”状态的还有国内首屈一指的老牌药企恒瑞医药。公司副总经理蒋素梅坦言,2月初由于疫情影响,碘佛醇浙江原料供应商无法正常复工,导致原料断货,原料药厂区产能一度仅维持在60%左右。

对于恒瑞等创新药企业来说,更重要的影响在于研发和临床开发方面。不少企业的研发中心一般设置在北上广等人才输入型城市,以海归及非本地籍员工为主。受疫情影响,创新药企业大量员工无法及时返工,导致部分实验室的研究不得不中断,对临床试验的影响更不必说。

不过,“家大业大”的头部药企显示了足够的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灵活度。恒瑞一手抓药品品质提升“基本盘”,公司有30多个国内首家上市的品种,而且对比进口药有价格优势;一手抓国际市场开拓“新阵地”,凭借注射剂、口服制剂和吸入性麻醉剂等19个获准在欧美日销售的产品,以核心技术叩开海内外市场。一季度恒瑞实现营收55.3亿元,同比增长11.3%,不惧“黑天鹅”取得逆势上扬。

业内人士分析,疫情催生了病毒检测、防护等医药“新风口”。“万马齐喑”背景下,医药行业的整体表现反映出药企增长的刚性和持续性。尽管一季度开工率有一定影响,但并未动摇医药先进制造方向的景气。

创新不辍,

保障药企的“生命线”

3月1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江苏豪森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主研发1类创新药阿美乐(甲磺酸阿美替尼片)上市。这是全球第二个三代EGFR-TKI创新药,也是全球首个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超过1年(二线使用)的三代EGFR-TKI。通俗说,阿美乐将为肺癌靶向治疗带来更多选择。

“经过20多年的持续研发投入,目前公司已上市4个1.1类创新药,在研药物超百个。”在豪森药业现代化的展示馆里,公司项目部总监冯征给记者展示了豪森昕福、孚来美、迈灵达等多个细分领域“全球首制”或“国内首款”产品。

疫情仅短暂延阻了新药的研发与推广,创新基因是药企永远的“生命线”。在这一点上,记者走访的几家企业不仅有共识,而且领先业内,从研发投入就可见一斑——一季度,恒瑞累计投入研发资金8.1亿元,占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4.6%,无论投入净值还是占比均引领国内行业;康缘、豪森每年也都投入销售收入10%以上经费用于研发与技术创新,远高于行业2%—3%的平均水平,也从一个侧面验证了“中国医药创新看江苏,江苏医药创新看连云港”的业内说法。

在连云港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受制于城市体量与定位,发端于当地的大部分药企采取的是“上海等发达地区研发+连云港制造”的发展模式,头部药企的研发基地更是遍布全球。

创新并非只有研发一个环节,很多“研发在外”的药企早已着手全流程创新。走进康缘现代中药数字化提取精制工厂,仿佛来到一间植物园,一个个现代化智造车间掩映在各类植物之间,极具未来感——这里是工信部中药生产智能工厂试点示范项目,也是全国第一个中医药数字化提取车间,有各类智能化设备700多台套,实现中成药生产全过程“点点一致、段段一致、批批一致”的精准制造,解决了中药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技术难题。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拥有13个剂型20余条药品生产线。”吴云指引说,在提取工厂旁边,中药固体制剂智能化工厂也已于去年封顶,实现从中药原料提取、精制到制剂的全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管控,能满足66个固体制剂品种的生产,可新增超100亿元产值规模。

医药行业本质上还是制造业。在此次疫情下,大药企顶住冲击也给人以启示:除了充裕的现金流,其多年来搭建的成熟体系与技术积累不可忽视。可以预见,疫情将大大加速制药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或将推动药品质量的迭代提升。

市场竞合加剧,

药企集群作战“如虎添翼”

5月初,连云港市经开区中华药港建设现场一片繁忙。“项目去年7月底启动建设,预计今年10月底竣工。”在中华药港核心区西片区一期项目工地上,施工方负责人告诉记者,项目2月下旬已复工。

在偌大的中华药港展示馆,记者见识了药港“一区两园”的恢弘布局——在这个自贸试验区、经开区、综保区“三区叠加”、规划建设30平方公里的区域内,西园布局生物医药、医疗器械、药辅药包等产业;东园布局中药制剂、饮片、高端化学制剂等产业。核心区则包含智能制造、科技研发、教育培训、金融服务、人才公寓等功能,链条完整、要素齐备。

“通过强化政策、金融、人才、平台、运营等配套扶持,打造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成长企业、引进一批种子企业,壮大产业链条和规模,打造国际化医药产业集群,又可以反哺这些企业的发展,实现转型提升。”在连云港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庆科看来,通过集群发展、平台培育、智能改造、交流合作,将让药企发展“如虎添翼”,也必将提升整个行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像区内药企建立了42家各类实验室,恒瑞、康缘、豪森都有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完全可以形成科研合力,申请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受访药企也认为,类似中华药港平台的打造可谓恰逢其时,将助力企业的转型发展。

一方面,随着国外生物医药技术迅猛发展,跨国公司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加剧了医药高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国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医药市场,但市场规模尚不及美国1/5,一家企业单兵作战闯市场愈发困难。另一方面,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是我国三大核心医药集聚区。连云港经开区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医药类五星级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作为制药大省,医药产业是我省重点培育发展、竞争力明显的优势产业。

业内人士认为,江苏生物医药产业想要进一步推动创新水平和质量标准与国际接轨,让更多的高端制剂“走出去”,亟需培育一批年主营销售收入超过500亿元、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制药示范企业,形成生物制药国际知名品牌。延长链条、组团“出海”,形成集聚的“乘数效应”势在必行。(付 奇)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