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给黄瓜“挤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甚至登上了热搜榜。视频博主称,用刀切下一段黄瓜,然后将两段黄瓜的切面来回摩擦,就会慢慢分泌出一种看起来很像牛奶的白色汁液,称之为给黄瓜“挤奶”,还说“挤奶”之后的黄瓜吃起来会有丝丝甜味。
对这种吃黄瓜的方法,微博上还进行了投票,有两千多人表示一直就这样吃。有网友称,小时候生吃黄瓜都是如此,不然黄瓜涩涩的。还有人称,小时候吃老黄瓜一定要磨出白色沫沫,可去涩和苦味儿;还有1.4万人表示没有尝试过这种吃法,并称直接削皮去掉两端更简单直接,也更好吃。
那么,给黄瓜“挤奶”后,口感真的会变吗?对此,记者进行了实验,并请教了有关专家,为你揭秘。
记者实验
黄瓜能挤出“奶”吗?
记者买来黄瓜和秋黄瓜(重庆人称为本地黄瓜)两个品种分别进行实验,从瓜蒂段、中间段、尾部段三处分别切开并进行摩擦。
结果:瓜蒂段切了之后摩擦渗出的白沫较多,中间段和尾部段的白沫相对较少。秋黄瓜摩擦出的白色汁液相对更多。
挤“奶”后的黄瓜更甜?
将黄瓜瓜蒂段、中间段和尾部段进行摩擦“挤奶”之后的部分切下,再切下这三部分没有“挤奶”的部分品尝。
结果:“挤奶”后的黄瓜颜色看起来要绿一点,吃起来比未“挤奶”的黄瓜显得稍清脆但不特别明显,在味道上几乎没有什么不同之处,也没有明显的甜味。
营养专家
黄瓜摩擦出的“奶”是什么?
中国科学院重庆医院、重庆市人民医院(三院院区)临床营养科主任刘莉认为,黄瓜所含的营养元素种类很多,要想具体分析黄瓜摩擦出的白色汁液到底是什么,最专业的做法就是要进行化学实验。但从黄瓜的营养成分分析,黄瓜中含有黄瓜酶,往往将黄瓜切开之后,放置几分钟就能看到表面冒出的水珠,而这个水珠主要成分就是水分和黄瓜酶。黄瓜酶具有很强的生物活性,能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有润肤和舒展皱纹的功效,所以很多人用黄瓜敷脸,就是这个道理。而黄瓜酶属于酶,酶属于蛋白质,蛋白质在摩擦和受热的情况下便容易变性。因此,从这个角度分析,黄瓜挤出的“奶”可能是黄瓜酶的变性,加上黄瓜中的水分含量高,因此形成了白色汁液。
黄瓜“挤奶”会影响口感吗?
至于黄瓜“挤奶”会不会影响口感?网上有人称,黄瓜含有丙醇二酸、单宁和少量的苦味素,与唾液结合时会产生发涩的口感,所以吃之前要磨白沫。
知乎上有人称,黄瓜的祖先——野生黄瓜原本就是苦的。据《本草纲目》记载,黄瓜最早由汉朝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经过漫长的“驯化”过程,黄瓜的果实形态发生了较大改变,最关键的是果实不再含苦味。然而这个“驯化”过程并不完全,在低温、高温、弱光、干旱等不良的栽培条件下,黄瓜就会出现类似于“返祖现象”的苦味。另外,还称黄瓜属于葫芦科植物,葫芦科植物中的苦味物质主要是葫芦素。
北京农林科学院一位从事黄瓜研究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黄瓜中的苦味素与唾液结合时会产生发涩的口感,所以吃之前要磨白沫,这一说法不完全准确,“黄瓜的确含有这些物质,但不同品种之间各物质含量差异很大,有的黄瓜不苦,有的很苦。而影响苦味的因素很多,遗传是主要因素,环境条件也会产生影响。”
还有从事蔬菜学科研究的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人们感觉黄瓜“挤奶”后口感有所变化,可能是心理作用的影响,因为每个人对于食物口感、味道的评价是十分主观的,缺少数据表征的证明。(张春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