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生母亲在家用木棍殴打7岁女儿,惠山区妇联网格员通过“惠佑·未检”平台向该区检察院反映,检察院迅速提前介入,联合公安、妇联等部门做好监护、救济等工作……这是疫情防控期间,无锡检察机关依托“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获取线索并迅速解决的一件案例。截至目前,无锡检察机关共收到书面备案报告102份,其中公安机关刑事立案12件。
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强制报告制度(以下简称“强制报告制度”)是无锡市检察院于2018年11月牵头,联合团市委、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民政局、市妇联等17个单位(部门),在全省率先建立并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发现未成年人非正常伤害、死亡等情形,第一时间通报检察机关。为拓展线索来源渠道,无锡检察机关充分借助妇联网格员、街道、社区、居(村)委工作人员等基层社会治理力量,将“强制报告机制”与《反家庭暴力法》中“强制报告义务”规定紧密衔接,探索建立微信“一对一报备通道”,出现报告情形后第一时间个别对接。截至目前,仅惠山区检察院就收到线索20余条,其中3件已刑事立案。
检察机关在甄别线索后,建立“部门联合维权联盟”,将心理干预、临时看护、司法救助、亲职教育等模块化通盘考量,“一站式”联合处置。2019年以来,全市已成功、妥善处置近30件“苗头事件”。目前,无锡市检察院通过调研基层案件梳理出少数单位一线工作人员对强制报告制度执行不到位的共性问题,准备于今年向相关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同时,通过申报研究课题等方式深化理论研究,以期适时推动立法工作。
“强制报告制度建立的初衷是为了解决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发现难、取证难、干预难等问题,但是成案、办案不是最终目标。”无锡市检察院第八检察部负责人介绍,今后准备结合线索发现后的管理、执行主体有时不明确等实践难题,出台细化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