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农业、观光农业、“无人农场”……这些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实现了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精准化发展,提升了农业附加值。连日来,市农业农村局在突击抓好夏收,不折不扣落实粮食生产稳政策、稳面积、稳生产的同时,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步伐,推进现代农业发展进程。
试点“无人农场”
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今年,我市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推广高端智能化农机装备,重点打造了200亩以上的粮食种植和20亩以上的设施农业“无人农场”各1个。
同时,我市完善各项补贴政策,通过全程机械化转变农业生产方式,为粮食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智能农机装备,农业物联网终端,各类软件、管理平台、大数据平台等给予不超过200万元的补贴;对按标准新建的工厂化育秧中心,育供秧能力在1000亩以上,给予15万元奖补;对村级集体(村级合作农场)新建粮食烘干中心,每新增一组(4台)12吨级以上(含)粮食烘干机,补贴30万元;大力发展“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农机装备配套达标、服务村级新型合作农场建设、农机机务管理规范的服务组织奖励最高达40万元。
加快经营主体转型
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我市在发展新型职业农民、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经营主体的基础上,将培育新型合作农场作为农业经营主体转型升级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目前全市已有新型合作农场57家,规模经营面积2.3万亩,计划再培育8家,规模经营面积在2.7万亩以上,其中稻麦种植面积在2万亩以上。
今年,我市还在高标准农田区域新建了优质稻麦生产基地2万亩,全力打造“淘米记”海门大米品牌。将以强盛蔬菜、苏洪果品为龙头,新建绿色蔬果设施生产基地5000亩,重点建设省级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进一步提升绿色蔬果设施水平和产业水平,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方式由主要依赖自然生产向更加注重可控的设施生产转型升级。
加强项目农业建设
开发农业多种功能
我市以重大项目集聚带动投资落地、产业培育,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年底将建成10亿元以上农业重大项目10个以上,其中伊威儿童食品、佳之味食品等农产品加工类项目将于年内竣工投产。泰森食品精深加工、千亩中兴智慧田园、萱草园等亿元项目已落地建设,千亩中天农园、5万头生猪生态牧场、奶牛生物工程等亿元项目已在选址或待建。
为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功能由以农产品生产为主,向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并重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我市积极开发农业功能,创新农业经营业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全市已成功打造了江海风光生态之旅、海门城郊科普亲子两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19年吸引上海游客263万人次。今年将继续丰富线路景点,沿江线上重点建设临江市民农庄、萱草园等项目,城郊线上重点建设张謇故里小镇、凤栖谷等项目,其中萱草园一期、凤栖谷一期将于年内建成并开园。(杨阳 方晓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