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河边吹吹风惬意得不得了!”前天15:30左右,眼看天要下雨了,正在泰康浜河岸散步的老林健步走进了河边的纳凉亭。今年以来,这条曾经的臭河浜水质一直稳定在三类水,老林和周边不少居民每天没事都要来转一圈。记者从水利部门、生态环境部门了解到,今年无锡要全面净化像泰康浜这样的流域“毛细血管”——与主要入湖河流直接连通的支流或支浜水质要消除劣Ⅴ类。目前,130项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项目正在全市有序推进。
加大控源截污减少支浜污染物
泰康浜是梁溪河的支浜之一,北起泰康苑,途经芙蓉池,向南流入梁溪河,全长190米,附近有多个居民小区。整治前,泰康浜近乎黑臭,水质为劣五类。经过近几年的持续治理以及生态修复,去年以来泰康浜水质始终稳定在三类水。短短200多米的泰康浜貌似不起眼,却是与梁溪河相连的一条支浜。梁溪河是无锡人的母亲河,一头连运河,一头通太湖,一旦控源截污不到位,不但会影响梁溪河的水,还会间接污染太湖水。
滨湖区水系发达、河网纵横,是太湖治理的前沿阵地。全市有13条主要入湖河道,而滨湖区域内就有2条——梁溪河、直湖港,与这2条入湖河道相连的河浜有40条。在专家看来,治湖先治河,治河先治浜。太湖地区河网密布、纵横交错,污染物通过流域支浜支流进入河道,最终都通过入湖河道汇入了太湖。要提升太湖水质,势必先减少流入支浜支流的污染物。“要通过加大控源截污的力度来减少支浜污染物。”已成为治河专家的共识。
以“水质消劣”为主线瞄准重点河道
滨湖区河长办陈宇方介绍说,滨湖区靠近太湖蠡湖,河网纵横,水系发达。据介绍,除了泰康浜等250条河道全部配备了“河长”外,其余的“库塘”也都配备了相应的“库长”“塘长”,目前滨湖区“河湖库塘”实现了河长制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按照河道的重要程度实行分级管理,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黑臭河道及跨乡镇河道等重点河道都配备了区级河长。
去年该区建立了滨湖区水环境治理“双库”:专家库和企业库。有了这些专家“智囊”的问诊把脉,治水更科学更精准。前不久,专家库的几位治水专家经过深入调研撰写了《对标昆山 把脉问诊 深度设计滨湖治水方略》的文章,为滨湖区下一步的治水提供了“新思路”。近几年“河长制”的不断升级优化,加之政府河长、民间河长以及专家河长的携手同治,通过对劣五类河道的消劣,该区河道水质有了显著提升,到去年底河道优Ⅲ类比例达到了50%,劣五类河道剩19条。
今年以来治水步伐加快,目前已消劣9条,目前仅剩10条。“到今年年底要全部消劣。”陈宇方表示,今年该区还将围绕关键性、指标性治水工程等,对32条河道投入整治资金9700余万元。以“水质消劣”为主线,瞄准国省考断面、主要入湖河道、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重点水功能区等重点,确保6个国省考断面达标率为100%,确保优Ⅲ类水50%的基础上,力争达到66.7%的目标;市级水环境综合整治河道水质优Ⅲ类比例达80%以上;重点水功能区达标率力争达到100%;全面做好10条黑臭水体销号工作,杜绝新增黑臭水体;确保19条劣Ⅴ类河道全面消劣,无水质反弹;深化生态河湖创建工作,打造3条以上示范河道。据悉,今年1-5月,滨湖区全域河道的优Ⅲ类比例达到了62%。
六大工程为河湖减氮降磷
“年内全市主要入湖河流支流支浜全面消除黑臭,与主要入湖河流直接连通的支流或支浜消除劣Ⅴ类!”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全市要加快推进130项主要入湖河流综合整治项目,确保在今年年底前全面完成整治任务;针对不能稳定达标的主要入湖河流制定新一轮达标整治升级方案,全面推进沿河截污纳管、河道清淤、点源治理、面源控制、排污口整治和生态调水与修复等六大工程,减少氮磷等污染物入河量。
氮磷元素在地里是营养,流入河湖就是污染。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无锡将全力配合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太湖上游重点地区涉磷污染状况调查,目前宜兴市已制定调查方案上报省厅,根据调查结果制定辖区内涉磷污染治理专项整治方案,切实减少总磷入河入湖量。
太湖是大型浅水湖泊,清淤是削减湖体内源污染最直接有效的方式。通过太湖生态清淤,不仅可增加湖水深度,还能促进水体循环流动。对此,水利部门正加快推进梅梁湖清淤筑岛试点项目,减少湖底淤泥磷释放量。该工程目前已完成清淤11万方,有望于今年10月底前完成水下清淤。“如果把梁溪河等主要入湖河道比作无锡水系的动脉,那么其他的支流或支浜就是毛细血管!”治水专家如是说。记者了解到,今年无锡要以主要入湖河流和上游地区为重点,开展河道轮浚,整治黑臭支浜与断头浜,全面净化流域“毛细血管”。
此外,还将加强对河流污染、沿岸企业排污、河道施工、养殖尾水清塘排放等加强检查,督促各相关地区进行整改,促进断面水质好转、提升。对偷排漏排、数据造假等恶意环境违法行为实行“零容忍”。(袁晓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