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有媒体报道起底网红直播刷单,利用一个刷单软件,粉丝评论、互动、销量甚至发言的间隔时间,都可以随意设置,1288赞+88条真人评论+10万播放的直播数据仅需30元就能完成。
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愈发盛行,互联网设施逐步完善,网络营销成为了一些商家推广产品、宣发品牌的重要手段,这也给一些“灰产”行业提供了滋生空间。譬如,为了迎合商家吸引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的需求,刷数据这一手段就应时而生。经常可以发现,在某些电商平台上排在搜索词前列的一些店铺,月销售额动辄破万破千,产品评价清一色好评,其实看似完美的背后有不少是数据造假营造的假象。
一些商家或主播之所以热衷于数据刷单,关键就在于投入成本低,短期效果好。商家需要通过数据来吸引更多消费者,主播则需要通过数据来提升自身身价。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网络直播这一形式在很多地方都成了香饽饽。淘宝、京东、抖音等平台也纷纷助推直播带货。有的直播间,主播一喊“买”,瞬间商品销量就蹭蹭上涨。这其中,不外乎有些消费者被直播间的虚假数据给蒙骗,从众心理和冲动促使其进行了消费。
事实上,主播带货本就有很大的风险性存在。短短几分钟的介绍,消费者根本无法了解和断定该商品的好坏,全靠主播个人的职业素养及商家的道德良心。媒体报道中就有不少消费者购买了直播间里面的东西之后出现质量问题却难以沟通退货,一些主播推销的产品甚至是“三无产品”。
面对这场“数据”狂欢,除了消费者,一些正规商家也深受其害。据媒体报道,有商家找人做了三场直播,成本花了9万元,最后却落得亏了5万元的结局。一些主播通过数据刷量来营造直播间的热闹氛围,抬升“坑位费”,动辄一场费用上万、上十万的直播“说走就走”,大多数时候商家销售额还不如请主播的“坑位费”。直播的经济泡沫在一些刷单的灰产公司或个人的操纵下也愈发膨胀。
不论是商家刷单亦或是主播刷单,可以预见的是,这种直播间的从众消费和冲动消费在经过这一波“数据”虚假繁荣之后,必然会促使消费者的购物理念回归理性正轨。峰值之后即低谷,此前受过某些商家或主播欺骗的消费者也会对此强烈不满而丧失对平台和直播形式的信任。需要明确的是,失去了真实消费者的商家与主播仅靠数据泡沫是无法存活的。直播带货仅是一种新兴的销售方式,虽然依靠网络的便捷和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在短期内可以赚取一定收益,但消费者最终关注的依旧是产品本身质量。在直播行业中,优胜劣汰尤为明显,那些“数据”造假的商家和主播必将会因其产品而被消费者慢慢淘汰。
面对刷单“灰产”,既需要靠商家和主播自觉抵制以营造良好的直播环境,也需要平台有所作为,制定更为完善的数据监管措施,尽可能阻断刷单之路。另一方面,则需要国家完善这块“中间地带”的相关法律法规,对一些“灰产”操作实行立法,依法打击直播乱象,让直播行业能够得到健康、有序、绿色的发展环境,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