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营商环境深化年”工作部署,6月18日,贾汪区委副书记、区长杨明接受徐报融媒记者专访,全面介绍贾汪区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取得的成绩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杨明说,营商环境是重要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贾汪区委、区政府始终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高质量转型发展战略性举措,营商环境建设蹄疾步稳、亮点频出,持续打响“‘贾’如你来,难以‘汪’怀,投资贾汪,事业必旺”的品牌,已连续三年获评“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区”;2019年,贾汪区获得全市综合考核二等奖,以县区第一的成绩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争先进位综合奖,在全省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35位,比2018年度上升28个名次。
2019年,贾汪区坚持创新示范,政策环境更加优质精准,被国务院表彰为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区、全国第三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取得了国家级“十区共建”等骄人成绩,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市委市政府出台《支持贾汪区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意见》和重点工作方案,为广大企业来贾投资、在贾发展提供便利条件。
政务环境方面,贾汪区全面推行审批服务“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在全市率先开通不动产与水电气、数字电视、网络宽带“联办过户”业务,政务环境更加高效便捷;法治环境方面,贾汪区组织“百家企业评部门、千名服务对象评窗口”,设立35个营商环境建设监测点,开通热线电话、举报邮箱,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贾汪区坚持把企业家当成“自己人”、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积极搭建银企对接服务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15亿元,新增中小微企业贷款10亿元,双楼保税物流园区外贸集装箱去年实现首航,有效帮助企业节省物流成本。另外,贾汪区还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聚力建设潘安湖科教创新区、贾汪高新区(筹)等“六大平台”,加速构建“半小时交通圈”,着力打造“城市副中心、产业转型区、山水生态城、徐州后花园”,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包容,城市环境更加宜居宜业,让企业家在贾汪安心投资、放心发展、顺心经营、舒心生活。
2020年,是全市营商环境深化年,谈及贾汪区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杨明表示,贾汪区将围绕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全面对照“五个最”要求,紧紧围绕“深入开展对标创建、优化服务改进作风、助力企业降本增效、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完善服务企业体系、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七大重点任务,辐射多种落实举措,形成“7+N”行动模式,举全区之力打造最佳营商环境,让贾汪成为营商成本的“洼地”、投资创业的“高地”,商“贾”云集的“宝地”、兴“汪”发达的“福地”。
一、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强动力”。优化营商环境实质上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贾汪区将认真做好精简优化流程,用好“互联网+政务服务”,持续开展“一网通办”“一窗受理”“一次性告知”,全面推行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
二、实化政策,聚集抗疫“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给营商环境带来考验,贾汪区将认真落实“苏政50条”“惠企21条”等政策,更大规模减税降费,扎实做好“政银企”对接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发展普惠金融,建立完善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强化民营企业上市挂牌融资服务,帮助企业降低融资成本。
三、强化沟通,营造“亲”“清”大环境。营商环境建设“亲”是前提、“清”是基础,贾汪区将严格执行9项“有求必应”和8项“无事不扰”清单,全面建立“好差评”制度体系,定期走访监测联系点,为企业提供更精准及时、优质高效的对接服务。
四、硬化规章,擦亮法治“金招牌”。市场要有秩序,竞争需要规则,作为全国“七五”普法先进区,贾汪区将更加注重营商环境法律法规宣传,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度,严格规范执法监管行为,推动行政执法机关联合监管常态化、执法信息全公开、执法检查“双备案”。
五、严化督导,转变作风“添动能”。营商环境建设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贾汪区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推动政府服务效能不断提升,确保全区营商环境实现质的飞跃。(沈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