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失而复得 南京老人:父亲在驼峰航线修飞机

2020年06月28日08:19  来源:扬子晚报
 
原标题:半个世纪后,珍贵照片“失而复得”

张执中个人网页上刊登的合影照(后排右一为张执中)。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印缅战区,有一条连接中国昆明与印度阿萨姆邦的航线,这是中国对抗日军交通封锁、获取国际援助的唯一通道,航线地势海拔在4500米-5500米上下,最高海拔达7000米,山峰起伏连绵,犹如骆驼的峰背,故而得名“驼峰航线”。南京市六合区大厂退休老人张云和的父亲在解放前曾是当时中国航空公司的一名机械师,在“驼峰空运”任职期间服务于宜宾机场等站点。

2015年4月3日,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美国)中国航空公司协会和南京航空联谊会三家单位联合主办了一场“驼峰空运”专题展览,其中21张老照片首次面世。当时,张云和参观了展览,其中一张照片让他震惊不已:简陋的机库前站着一名地勤人员,他正是张云和的父亲张执中。张云和清楚地记得自己家也曾有张一模一样的照片,但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丢失。经过四年多的查证,照片提供方于今年1月认定上述老照片中的地勤人员正是张云和的父亲张执中。

专题展上,意外看见父亲老照片

张云和老人近日联系扬子晚报报料关于一张老照片的故事。6月25日,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来到大厂与他见面。张老虽然已84岁高龄,但思维清晰,他向记者展示了一张黑白照片。照片清晰度较高,内容是简易的机库里停着一架苏联SB-2轰炸机,机库前方站立着一名身穿工作服的男子。“这张照片中的人就是我的父亲张执中,这个机库是用毛竹搭建的,我大概七八岁的时候爬进去玩耍过。当年我父亲是中国航空公司机械师领班,就是修飞机的,承担驼峰空运的飞机维修,这张照片在我家一直保留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丢失,没想到我再次看到这张照片,已隔了近半个世纪。”张云和说,“父亲1985年病逝。父亲生前曾告诉我,这张照片的拍摄者是一名美国飞行员,名叫基福德·布尔。”

2015年4月3日,张云和参观了“驼峰空运”专题展览,活动在紫金山南京抗日航空烈士纪念馆举行。张云和向紫牛新闻记者出示了从宣传册上翻拍的照片,照片正是上述机库里停放苏联SB-2轰炸机的那张老照片。“这张照片正是我家丢失了半个世纪的老照片,照片右下角的男子就是我的父亲,但是图片说明并没有介绍人物的名字,只介绍是中航在叙府机场的机库,照片由Tom Moore提供,这张照片怎么会被别人收藏?”

找到照片拍摄者之子,谜底揭开

张云和介绍,当时的中国航空公司是中方控股、与美国泛美航空公司合资,并且与美军空运部队共同承担“驼峰运输”,将大量抗战物资空运到中国境内。他得知,中国航空公司在1949年解散后,相关人员在美国成立了中国航空公司协会,而这张照片的提供者Tom Moore(译名:汤姆·摩尔)是该协会的副主席。通过网站查找,张云和的儿子通过电子邮件与该协会联系上。后来,张云和追查到,展出的这张照片并不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自家丢失的,而是来自中航协会的主席、美国人克瑞斯·布尔。而克瑞斯·布尔的父亲正是张云和父亲生前提到的照片拍摄者——驼峰运输飞行员基福德·布尔,也就是说展览会上的照片是克瑞斯·布尔的父亲另外冲印保存的。

今年1月,(美国)中航协会在网站中开辟了张执中个人网页,并挂出两张照片,其中一张是该照片的高清版。张云和还获知,这张老照片是基福德·布尔于1945年执行运输任务抵达宜宾机场后,让张执中带领他参观机库后为他拍摄的。由于当时当地没有条件冲印,这张照片是带至印度加尔各答冲印的。个人网页上还挂出另一张照片,这是一张合影照,是张执中带领机械师修理组给中航C-47飞机加油后留下的合影。根据张云和辨认,其中一位是机长,一位是张执中助理,其余人名不详。

老人回忆:父亲早出晚归修飞机

张云和老人拿出数十张老照片,回忆起父亲1943年至1945年期间在驼峰航线站点宜宾机场维修飞机的情景。他说,父亲很少着家,即便回家也就是睡个觉,没空照顾他。“他非常忙,驼峰空运期间要修理的飞机太多了,他除了带领工人修飞机,还要备件选件。”张云和指着老照片说,机棚非常简陋,是用毛竹搭建的,机场也很简陋,周边只用铁丝网拉起来。

“我父亲从农村家庭出来,十几岁就到中航公司当练习生,学修飞机,虽然文化程度不算高,但技术精湛。两航起义之后,北飞的飞机许多都伤痕累累,有的破烂不堪,我父亲在北京修理了许多这样的飞机。”张云和还向紫牛新闻记者展示了一款飞机模型“沈航一号”,这是去年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寄给他的。他说,解放后父亲被调到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工作,曾参与“沈航一号”飞机的组装调校,上世纪70年代回到江苏工作并在苏州机床厂退休。(任国勇)

(责编:萧潇、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