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古鎮新變】

南通唐閘古鎮:"近代工業遺存第一鎮"的新活法

人民網記者王繼亮

2020年01月10日15:44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修繕一新的古鎮老宅。記者王繼亮攝

新顏舒展

姜平介紹,改革開放前,唐閘成為擁有10萬產業大軍、數百家工廠的高密度工業城鎮,一度在地方經濟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后來隨著南通產業結構調整,特別是發展重心南移,老鎮上原先龐大的傳統產業被時代拋在了后頭,這裡漸漸成為一座孤島型的老鎮。早在2007年,他花了半年時間,把唐閘古鎮的工業遺產探了一遍,摸清了百年唐閘的家底。

2009年以來,南通市及港閘區啟動唐閘工業遺存保護工作,並為此成立了唐閘古鎮辦和古鎮保護開發有限公司,利用工業遺存建起了“1895文化創意產業園”。原址保護的大生紗廠、鐘樓、公事廳等工業遺產被工信部列入“國家工業遺產名單”。

據了解,老鎮擁有大生紗廠、復興面粉廠、資生鐵冶廠、廣生油廠、大生織物公司、大達內河輪船公司、澤生水利船閘公司、大達公碾米公司、通成紙廠等一系列近代工業遺存﹔大生紗廠百年東工房、高岸街、老工房、南工房、新工房等工人住宅區﹔通揚運河兩岸具有西洋風格的近代商業建筑群、規模宏大的近代儲倉建筑群、高門大院的傳統民宅建筑群,以及紅樓、醫院、戲院、公園、碼頭、菜場、船閘等社會生活歷史景觀。“這些遺存都是見証南通工業文明與城市歷史變遷的寶貴物質遺產,又是彰顯我們城市個性、昭示城市精神的非物質文化載體,是南通城市的魅力所在、根脈所系。”姜平說。

兩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吳良鏞到訪南通后也曾指出:“唐閘是自洋務運動以來,我國近代工業歷史遺存中整體規模保存最完整、最集中,工業門類保留最豐富、最充實,原址原狀保護最真實、最完善的中國早期民族工業的杰出代表。”

在馬俊看來,古鎮的運作是一個長線,既要堅守古鎮的文脈,又要把古鎮做活了。“我們希望通過旅游市場來帶動古鎮的發展。沒有旅游,就很難有人氣﹔沒有文創,旅游的品質會下降。去年旅游人數超過了30萬,今年有望超過50萬人。”他說。

(責編:唐璐璐、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

    百姓呼聲追蹤報道 官方回復 我要投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