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南通海事局维护半潜船装载海工浮体出江现场。南通海事局供图
在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中,南通海事局积极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项帮扶政策信息,指导帮助企业及早满足复工复产条件,解题在前、按需施策,不断推出务实举措,提供精准服务,打出“最优组合拳”,为复工复产注入海事力量。
重器出口 企业吃下定心丸
3月3日,南通狼山锚地,半潜船“马林”轮载着一座巨大的“异形”海工产品缓缓起航,前往新加坡。这是南通吉宝船厂的新制的海工平台的底座,总价值高达4.1亿元。
由于疫情,南通吉宝船厂原申请于2月8日进行半潜作业并运输出口的计划受阻。“这期间,我们受到了疫情和计划搁浅的双重煎熬。”吉宝船厂副总裁徐翌说。
“亏得海事派员帮助指导,让我们省了不少时间,帮助我们厂第一批拿到了复工复产许可。”徐翌表示。
2月21日,事关4.1亿元产品出口的半潜作业重启,各项准备工作旋即展开。
虽是一次作业,但却困难非常。
“以往半潜作业一般只需要一艘半潜船,一次潜浮,但这次作业需要两艘半潜船,涉及一次驳运、两次潜浮、三次超宽横越航道及出江航行。”参与作业审批的南通海事局指挥中心郗林表示,“加上疫情的影响,让各种困难成倍放大。”
连续7天连轴转,投入到各项准备中,和郗林一起的,还有南通海事局其他12名同志。
各项要求“不见面”传达;各种手续远程办理;通过视频在线协同专家论证;联系相关部门,快速检测,确保参与作业人员全部满足防疫要求;研究制定应急维护保障方案……仅用了7天时间,2月27日,一系列准备工作完成。
2月28日,长江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半潜船“接力”作业在南通狼山锚地内完成。
3月3日,“重器”安全出江,出口新加坡。
目前,南通海事局已指导帮助辖区25家船厂复工复产,并保障了20万吨级散货船“中远川崎300”出坞、招商局重工2个石油钻井平台出坞、通宝新造铺缆船交付等,让受到疫情影响的企业吃下了“定心丸”。
绿色通道 举措务实强底气
“感谢南通海事局帮助‘启海拖1’实施体系远程视频审核,最短时间内完成线上审批、制作发证,保障我公司的顺利复产复工……”这是南通永泰船务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顾晨阳写给南通海事局的感谢信中的原文。
原来,“启海拖1”轮所属公司于2020年前开始实施管理体系并提交了临时审核申请,原计划2月初开展临时审核,但受疫情影响,审核推迟。
困难逼出新举措。为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南通海事局首次开展了船舶体系远程视频审核。“‘不见面’‘键对键’,审核全程‘线上见’”,审核组成员郁鹏飞介绍。
在审核前几天,审核组便与相关方建立了专用微信工作群,相关材料全部线上提供,收集了有关照片证据,海事人员即完成了材料审核工作,在确认符合条件后,审核组与船方约定了船舶的具体审核时间。
“非常时期,非常对策,防疫同时强化服务意识,帮助船方度过难关。”船舶监督处处长郝蕴罡表示。
南通海事“1+1”新型审核模式随后实施,即提前预审+远程船审。特殊时期,这种“1+1”模式简化了部分审核程序,让审核发证速度不减、安全监管力度不降,船舶临时审核效能得到提升。
“真没想到,办证用一天就完成了,太感谢海事了。”3月4日,阿米格公司曹经理手里拿着临时安全管理证书说道,“海事的帮助很及时,让我们复工复产更有信心了。”
推动航运企业信息化管理、开辟船舶登记绿色通道、全面推动“不见面”审批等10项服务举措在短期内密集上线;专门帮助企业理清要点、规范指导报告工作,针对复工复产的《辖区航运公司工作要点清单》和《综合服务平台航运公司安全管理系统填写手册》在2天内相继推送到辖区企业;指导到港船舶在“江苏疾控”微信公众号申报“入苏返苏人员健康状况”信息、指导辖区航运企业通过《航运公司疫情防控日报表》小程序,一分钟之内完成填报……这些务实举措为航运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提供了便利和帮助。
在南通海事全力支持下,南通各航运企业迅速达到复工复产要求,全市27家运行体系管理的航运公司在3月前全部复工。
两手抓 复工复产不再难
作为长江南通段水域最大的水上过驳市场,海门过驳区辐射上海、江苏和浙江等地重要砂石中转基地,尽早复工可以服务保障国家重大项目的复工复产。此地船舶多、体量大、人员杂。
早在2月8日,多部门共同组建的海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沿江检查服务站就投入了运行。
面对疫情防控与复工复产工作的双重压力,南通海门海事处想方设法“两手抓,两手硬”。他们当好宣传员,走访浮吊集中停靠点,宣传疫情防控要求和各项政策信息,了解浮吊防疫物资配备、船员自身防护及现存困难;他们当好检查员,对防疫期工作部署落实、复工复产前期准备做好监督,推动市整治办牵头多部门联合开展复工前检查验收;他们做好服务员,出台“1+7”项管理制度,以专项整治工作组工作规则制度为龙头,针对海轮过驳作业、船港货管理、过驳区管理公司监管、电子巡查等7个方面重点工作出台制度,让过驳区复工复产与规范管理“齐步走”。
截至3月10日,全市场46台浮吊已有35台经过检查验收,其中28台已进场复工。
在南通沿海风电施工、运维也有类似的情况。
“为加强海上风电施工、运维船舶大风防抗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结合疫情防控,我们要求各业主单位进一步严格执行 ‘四图三表’制度。”南通如东海事处负责人姚志平介绍说。
在建风电场将逐步复工复产,拟建风电场将陆续进场施工作业,加上日常当地85艘运维船舶,现场作业人员超过300人。要同时抓好防控和复工复产并不容易。
如东海事处将落实“四图三表”作为复工复产的参考条件,即安全管理体系框架图、避风路线图、临时登乘点示意图、出海航线示意图、应急救援通讯联系表、主要船机设备及人员信息表、海上施工船舶抗风等级信息表等。推动企业做到安全施工和疫情防控两不误、两促进。
2月27日,江苏省安全生产第六督导组在如东召开督导汇报会,“四图三表”安全做法得到了督导组的高度认可。
大事难事看担当。南通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将全力以赴服务复工复产,通过系列硬核举措吹响“集结号”,为企业复工提供“加速度”。(徐伟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