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举行 开启新苏南模式

2020年04月22日07:21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1+1+1>3”,开启新苏南模式

在中国的发展版图上,“苏锡常”是一个鲜明而独特的坐标。

改革开放初期,人文上同出一脉的苏州、无锡、常州三座城市,并肩奋斗、紧密协作,携手创造了闻名全国的“苏南模式”发展奇迹。今日的苏锡常,以占全省16%的国土面积和27%的人口,创造了全省40%的地区生产总值。

新起点,新使命。4月21日,在位于金鸡湖畔的“江苏第一高楼”苏州九龙仓国际金融中心,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成功举行。三地党政领导及相关部门负责人齐聚一堂,纵论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前景,并签署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合力打造更具紧密关系的“发展共同体”。

对标国际一流,共筑现代化都市圈,苏锡常同心协力、并肩前行,携手开创一个新苏南模式!

以苏锡常一体化服务长三角一体化

“当今时代,国家之间、区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集中地表现为城市群之间的竞争、都市圈之间的竞争。苏锡常都市圈身处全国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新时代实现更高质量的一体化发展,在长三角打造强劲活跃增长极中走在前列,是我们的共同机遇、共同事业和共同责任。”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蓝绍敏会上的一席话,得到三地领导干部的强烈共鸣。

改革开放之初,从探索“苏南模式”起步,苏锡常步入发展快车道,打下扎实的发展基础。目前,苏锡常三市地区生产总值合计达38489亿元,人均GDP达17.45万元。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带来整个区域发展格局的重构和优势重塑。作为毗邻上海的长三角地区重要城市群,苏锡常又如何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深化合作共赢,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为长三角建成我国发展强劲增长极贡献智慧和力量?

“携手打造具有国家功能和重要影响的大都市区,以局部一体化支撑和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在引领江苏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共同为上海建设卓越全球城市起到协同增强效应、服务全国改革发展大局中发挥更加积极作用。”首届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应运而生,指明了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机遇下三市合力推进一体化发展的前进方向。

“只要我们深度融合、抱团发展,就能实现对上海龙头、对长三角全域的高位融入,并在促进沪苏通、锡常泰跨江融合发展上取得重大进展。”无锡市委书记黄钦说,苏锡常都市圈与上海直接相连、与南京顺畅对接、与杭州形成呼应,位居长三角核心位置,苏锡常一体化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质量,还能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助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随着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深入推进,和江苏实施方案的颁布施行,苏锡常在更高层面、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搭建合作平台,越发成为紧密相连、美美与共的共同体。”常州市委书记齐家滨表示,常州将与苏州、无锡共聚“一条心”,共下“一盘棋”,主动对接、精准对接、有效对接,以勇争一流、耻为第二的精神,奋力抓好项目、抓好创新、抓好环境,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地融入一体化。

“四个协同”赋予一体化新内涵

“联合推动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协同共享,区域产业发展机会协同互补,区域重大政策制定协同互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协同对接。”根据三地共同签署的《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备忘录》,苏锡常将瞄准“四个协同”,加快形成空间融合、利益协调、价值认同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一体化发展,苏锡常一直在路上。早在2002年国务院批复的《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2001-2020年)》中,便首次提出“苏锡常都市圈”。经过多年发展,苏锡常早就“连成一片”,在夜景卫星图中形成连绵150公里的“耀眼光区”。

毫无疑问,这个光区的亮度是世界级的。目前,苏锡常形成连绵150公里的都市圈,是我国空间距离最短的发达城市带,域内高铁出行半小时可达,域外与沪宁杭基本形成“1小时都市圈”,进入“区际通勤”时代。再比如,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苏锡常拥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在装备制造、电子信息、高端纺织、生物医药等领域具备国内首屈一指的垂直整合能力。随着三市产业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步伐加快,具备相互补强产业链弱势环节、整合产业链优势环节,率先形成自主可控的先进制造业体系的基础。

站在新起点上,如何继续强化苏锡常一体化,服务促进长三角一体化?做实做强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争取区域内新设立国家级高新区一并纳入示范区范围,支持试点经验优先向其他国家级开发区推广;发展产业智造服务联盟,专注引导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创建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立资源统筹配置机制,打破地域分割、行政垄断和市场壁垒,构建城市间重大事项重大项目共商共建格局,营造统一开放、标准互认、要素集聚的发展环境;合力提供普惠便捷优质的基本公共服务,共同开展彰显江南文化吴地文明的旅游文化合作,率先实现更多的“一卡通”和“互认同”……苏锡常立足发展实际,把目光聚焦科技创新资源、产业发展机会、重大政策制定、基础设施建设四个方面,排出一体化“路线图”“任务书”。

“‘四个协同’核心在于推动空间的内外协同、要素的高效流通、资源的均衡普惠,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要素价值、减少资源错配、提高发展效率。”专家认为,一体化发展的深入推进,必将注入更多的“一体化红利”,有力缓解苏锡常发展存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顶端的产业集群数量有限、整体发展质量不高、在区域发展重大问题上“城微言轻”等瓶颈和制约。

同频共振成就区域合作“最佳拍档”

4月16日,常州党政代表团先后到苏州、无锡参观考察;4月20日,无锡党政代表团在苏州多地参观考察。作为好邻居、好伙伴,三市之间素有学习交流、各取所长的传统。随着首次发展合作峰会的成功举行,标志着苏锡常一体化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如何将峰会勾勒的蓝图转化为发展现实,苏锡常三地以务实姿态,快马加鞭推进。

建立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工作机制,以轮流主办的形式,定期召开苏锡常一体化发展合作峰会,不定期召开苏锡常一体化发展联席会议;围绕一体化发展重点领域,明确三市在政府层面上共同推进一体化发展合作的具体意向;建立一体化发展事项清单,实施项目化推进,争取每年都有突破……三地与会者一致认为,只有完善一体化发展的协作体制,化“单向获益”为“互利共赢”,化“被动等待”为“主动出击”,化“单兵作战”为“协同作战”,凝聚“1+1+1>3”的发展合力,真正成为区域合作“最佳拍档”。

推进一体化发展,既要加强顶层设计,也要鼓励基层创新。围绕当前一体化发展的迫切需要,苏锡常三地各个部门各扬所长、集群作战,列出各自心目中可以做、想做的事。

苏州依托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江苏中心、江苏国际知识产权运营交易中心、苏州知识产权法庭等机构,加快形成区域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促进苏锡常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科技成果转化;无锡携手苏州促进苏南硕放国际机场周边地区与相邻地区协同发展,共同推动苏锡协同发展区规划建设,携手常州开展湖湾一体化规划建设,促进宜兴与溧阳两地在宁杭生态经济带上实现深度嵌入、产生共振效应;常州深化文化旅游合作,探索打造贯通苏锡常的文旅线路产品,加大常州太湖湾与无锡大拈花湾、苏州东太湖合作力度,推动共同承办全球性、国家级的重大赛事活动……

风正满力,帆已高悬。随着一体化发展美丽画卷徐徐铺展,一个更具能级、更具影响力的苏锡常,必将在长三角的大舞台上展现更加迷人的风采!(李仲勋 陈雨薇 孟 旭)

(责编:萧潇、张妍)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