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转型再出发 抢占发展“智”高点

2020年05月05日07:59  来源:新华日报
 
原标题:徐州:转型再出发 跑出高质量

  在统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徐州以更大魄力淘汰落后产能,谋求产业结构与生产方式的转型、变革与调整,加快抢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空间。

  最近,徐州市举行的多个会议传递鲜明发展导向。4月,徐州发布重点工业企业(集团)培育工作方案,除了以徐工集团为代表的千亿级企业外,一批新能源、新医药等百亿级和具有百亿级潜力的企业成为培育重点;3月,徐州聚焦钢铁、焦化、水泥、热电等四大行业举行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推进会,明确目标任务。

  卸下包袱,加速闯过转型关

  4月1日,《江苏徐州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方案(2019-2025年)》等第二批8个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的建设方案开始实施,其中要求徐州争创国家老工业城市、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双典范”。

  转型之箭,徐州已满弓射出。早在2018年5月,徐州就聚焦四大行业进行整治提升。比如对全市11家焦化企业,优化整合形成3家综合性焦化企业,到今年焦化产能压减50%。两年来,徐州关停退出粗钢产能达243万吨,减量置换削减产能250万吨,累计完成去产能近500万吨。

  “这是徐州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和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举措,是调整优化‘重化型’工业产业结构,减少煤炭消耗,降低污染排放,改善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徐州市市长庄兆林说。

  疫情影响下,徐州传统产业再次站在转型的风口浪尖。徐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王伟表示,不少钢铁、化工企业已经建厂10多年,大多设备老化,生产粗放,转型是必由之路。“只有淘汰落后产能,才能重塑新空间。”

  贾汪青山泉镇,曾经遍布焦化厂,如今全新建起徐工配套产业园。该镇党委书记张兆友很感慨,“原先的企业是纳税大户,关掉很心疼,但转型这场硬仗必须打好。挺过阵痛期,定会迎来艳阳天。”

  放眼徐州,转型春风扑面来。中新钢铁、徐钢集团等企业的产品不断从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水泥行业形成3条日产万吨熟料生产线、热电行业平均装机容量达到30万千瓦以上,均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危中求机,抢占发展“智”高点

  进入二季度,位于徐州经开区的江苏天科合达公司已经接满全年订单。作为从事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晶片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科技企业,坐拥国内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生产线。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平介绍,他们的150台单晶生产炉满负荷生产,将全力完成今年1.5亿元的产值目标。

  拥抱新科技,发展新经济,在疫情面前,企业有了更强抗风险能力,也为徐州经济注入更多活力。近年来,徐州聚焦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集成电路与ICT、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等四大新兴产业,并在产业政策、资金扶持、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出一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之路。去年,徐州四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13.8%,占全部规上工业比重达36.1%。

  从今年的“招商地图”来看,新兴产业依然是主阵地。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工程、5G通讯、区块链、全息影像、3D打印等前沿领域,成为抢占的发展“智”高点。

  更智能,更智慧。面对疫情,也是推动企业转变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契机。徐州市商务局对外贸易处副处长王嘉祺说,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在网上对接洽谈,保市场、稳订单。而他们也加快推进国际营销网络建设,引导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等新兴市场建立海外仓、分拨中心和批发市场等载体,扩大市场份额。

  危中求机,同样离不开各级政府与部门的帮扶。从出台政策到金融支撑,从协助招工到拓展市场,各方齐心发力。睢宁县县长薛永进行直播带货,直接带动参与直播的企业单日总销售额超过800万元。“我们对疫情防控企业执行优惠利率,还对减免疫情期承租小微企业租金的管理企业,启用‘绿色通道’,并给予同期最低利率贷款。”徐州银保监分局局长王雷说。一季度,徐州累计释放金融机构长期流动性资金72.32亿元。

  只争朝夕,提升核心竞争力

  7.08万低收入人口摘下贫困帽子,51个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城市绿色发展论坛发布两项“徐州标准”;入选全国首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再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一年来,徐州的成绩斐然。

  站上新起点,徐州这座老工业基地正以时不我待的劲头,奋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新突破。

  号角声声起,战鼓催人急。

  4月2日,在徐州高质量发展总结表彰大会上,徐州市委书记周铁根表示,“要进一步强化答卷意识,保持赶考状态,再接再厉再出发、只争朝夕加油干,以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交出新的过硬成绩单。”

  跨越赶超,徐州自加压力,苦练内功,尤其把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关键一招,增创徐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竞争优势。

  快速出台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21条措施、11条措施促进70万个体户发展、“不见面、网上办”优化审批服务、党员干部“一企一策”为企业排忧解难……目前,徐州创新建立“有求必应、无事不扰”服务企业工作机制,专门设立综合性企业服务中心,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并运用大数据推动信息整合打通数据壁垒。

  徐州高新区把全区企业划分为22个网格,由24个部门派出网格员,进行政策宣传、安全监管、涉企服务。格利尔公司副总经理张艳娟说,从复工时的“一天批复”,到生产时的全面帮扶,网格员上门服务,让企业得以松绑减负、轻装上阵。

  奔跑的姿态,正展现徐州干部的高昂精神状态。不惧挑战,不负使命,徐州正向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全力冲刺!(记者刘 刚 王 岩 通讯员 陆金玉 曹 斌)

(责编:孟二波、张鑫)

江苏要闻

给领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