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江蘇時刻 系列報道

江蘇揚州:聯防聯控扎牢“大圈”守好“小圈”

張玉峰

2020年02月05日09:05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揚州市武塘社區用小喇叭宣傳疫情防控 董輝 攝

工作所需,一段三十多公裡不得不走的路程,往返被測了八次體溫,這是揚州市民鄒先生面對疫情防控最直觀的一次體驗。

從最初的擔心不安,到發朋友圈點贊防控工作,和鄒先生一樣,廣大“靜守”家中的揚州市民真切感受到了這座城市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所作的努力。

面對這場戰“疫”,揚州科學防治,精准施策,全市上下堅決按照“一見底、兩徹底、三到位”的工作要求開展疫情防控,筑起一道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防火牆”,凝聚一股眾志成城的磅礡力量。

外防

“一見底、兩徹底、三到位”筑牢疫情防火牆

“你好,麻煩停車,請配合我們測量體溫。”2月1日,在滬陝高速揚州段杭集南收費站查控點,八名交警和醫護人員正對過境車輛進行信息登記。而在該查控點旁邊,是揚州首個建成投用的疫情防控留驗站。

阻擊疫情,守好“城市大門”,揚州在外防方面花足了心思,想足了辦法,下足了工夫。

“醫護人員通過電子測溫計測量車上人員體溫,如發現異常,就會讓其進入疫情留驗站進行復檢﹔如果來自湖北車輛的人員體溫異常,將在留驗站進行先期隔離處理,再由120車輛送至指定醫院隔離。”杭集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嵇寬青說,疫情留驗站由侯檢室、體溫檢測室和觀察室組成,配備交警和醫護人員,實施三班制24小時不間斷服務。

從1月23日開始,揚州在全市范圍內啟動疫情查控點,連日來在高速公路收費站、服務區警務站以及國省道干線公路的治安卡口等設置了35個疫情留驗站。在機場和車站,揚州同樣也全面配備了疫情防控設備設施和工作人員,定時進行衛生消毒,對進出站乘客逐一測量體溫,發現體征異常旅客立即採取留觀等工作。

抗擊疫情,揚州科學防治,揚州市委書記、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總指揮夏心旻提出了“一見底、兩徹底、三到位”的工作要求。“一見底”:深入徹底排查與重點疫區相關的“三類人群”,按照公安大數據推送的人員名單逐一排查見底,發現疑似病例及時上報隔離。“兩徹底”:對流行病學的調查要徹底,公安和疾控部門聯手過細排查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弄清他們的行動軌跡和線路圖,確保“一個不漏”﹔對密切接觸者的隔離工作要做得徹底,隻要是密切接觸者堅決隔離,決不漏隔一人。“三到位”:鄉鎮(街道)、村(社區)的基層組織發動和防控力量配備必須到位,相關隔離措施要按照規范要求落實到位,隔離防控責任要壓實到位,堅決將一切可能的疫情傳染源迅速切割掉、阻隔掉,堅決遏制二代、三代病例。

內控

聯防聯控扎牢“大圈”守好“小圈”

村組和社區是疫情防控的前沿陣地。揚州在扎牢防控“大圈”的同時,全力守好“小圈”。

1月31日,揚州市委書記夏心旻以不打招呼方式赴一些村組、社區,檢查揚州市農村疫情防控工作。在開發區朴席鎮曹橋村,夏心旻詳細詢問村裡疫情防控情況。作為網格長的村支書蔣榮回答說:“全村共有16名網格員,還有92名志願者充實到網格。我們實行三級聯防聯控,鎮包村、包組,村干部包片,網格員包戶﹔同時,在村裡6個路口設卡。”

疫情面前,蔣榮做到了“耳聰目明”,同樣內控得力的還有生態科技新城泰安鎮金灣村。 

“請問出村到哪裡去”“東西盡量買全了,沒必要就盡量少出村”……這是金灣村勸返點工作人員這兩天說得最多的話。像這樣的勸返點,在泰安鎮有20個。各村居充分發動村組干部、老黨員、退役軍人等力量,裝備口罩、消毒水、反光背心、測溫槍等工具,在入村道路、小區出入口等地設置勸返點,防止外來車輛、人員進入,嚴格控制區域內人員流動。金灣村是生態科技新城此次防疫戰中,以村保鎮的一個縮影。

在揚州,各地年輕黨員下沉到基層一線,老黨員自願組成巡查隊,新老黨員形成了一條“紅色”防疫線。為了讓平時不上網的老人第一時間了解到防疫信息,不少村組、社區啟用了“紅色大喇叭”,通過老人們最為熟悉的方式向他們宣傳防疫知識。

“疫情當前,餐飲服務單位要暫停承辦集體聚餐,接待零星散客必須測量體溫……”這句話,揚州市邗江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念泗黨支部黨員王瑤也是每天在重復著。春節期間,他和同事們跑遍了轄區900多家餐飲服務單位。

疫情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揚州的市場監管、交通運輸、公安系統等抗擊疫情一線建立臨時黨組織,由參與疫情防控的黨員組成,做到關鍵環節有組織把著,關鍵時刻有黨員撐著,確保黨旗始終飄揚在疫情防控一線。其中,邗江區市場監管局160多名黨員干部在臨時黨支部安排下,分成14個“黨員先鋒突擊隊”,深入農貿市場、餐飲單位、藥店等10個防控重點領域,走遍全區2296家中型以上餐飲單位,引導餐飲單位取消訂單3477桌。

保障

“菜籃子”充足讓市民安心“靜守”

讓廣大“靜守”家中的市民堅定信心的,除了“外防內控”阻擊疫情的各項有力舉措,還有政府對當地生活必需品的保障。

2月1日中午,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一輛30噸的卡車滿載土豆、大白菜、洋蔥,在做好消毒防護措施后,駛往揚州。僅僅24個個小時,車子抵達聯誼蔬菜批發市場,經過菜場嚴格檢查后,司機組織人員一邊卸貨,一邊將菜批發給來自全市各個菜場的商販。四五個小時內,這些菜就能到市民的家裡。

聯誼蔬菜批發市場是揚州最大的蔬菜批發市場,也是揚州市民“菜籃子”保障供應的中樞系統。“這裡一天能從全國各地調運的蔬菜量大約有1500噸。”市場工作人員朱會芳介紹,目前批發市場的蔬菜每天出貨量500噸至800噸,但供應量有1500噸,還有6000噸左右的儲備量。

除了外來保障,本地“菜籃子”也供應充足。據市農業農村局提供的最新調查統計數據顯示,目前揚州市蔬菜在田面積18.4萬畝左右,品種主要以青菜、菠菜、韭菜等葉菜類為主,蔥蒜類以及荷藕、慈姑、水芹等水生蔬菜類為主。

作為當地“菜籃子基地”的廣陵區沙頭鎮,每日可向揚州市場供應各類蔬菜20噸。“這些蔬菜大部分流向農貿市場,少部分流向企事業單位食堂以及超市等渠道。”廣陵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管委會主任徐安林介紹,今后一段時間會加大本地蔬菜供應,同時嚴把蔬菜食品安全關,除了在進入農貿市場前要接受檢驗外,鎮裡的農服中心還會對即將上市的“田頭菜”進行抽檢,確保市民吃上放心菜。

“菜籃子”供應充足了,水電氣更要通暢。這場戰役中,為確保居民用好水用足氣,揚州上千名自來水、燃氣服務人員,以及供電人員也都全部奮戰一線。

……

戰“疫”終將勝利,靜待霧散雲開。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