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疫情·江蘇溫度:當草莓遇上疫情

策劃:吳紀攀 統稿:耿志超 記者:朱殿平 閆峰 張玉峰 馬燾燾 顧姝姝 黃啟源 王艷

2020年02月12日08:29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在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草莓收獲的黃金期,種植戶邵先生犯了難。 孟儉攝

借力網絡

2月4日一大早,宿遷市沭陽縣徐圩社區的四季鮮草莓採摘園內,老板王長亮忙個不停。“疫情影響草莓銷售是肯定的,多虧有大家幫忙。”他說,草莓上市后,除了社區的大喇叭幫著吆喝,街道還通過各村微信群為他的草莓園做宣傳,“網絡推廣的效果還不錯”。

無獨有偶。南京市江寧區湯山街道高庄社區是當地草莓主要種植地之一,共有大棚種植戶23戶,種植面積1200多畝。安徽人董四二慕名在這裡租地草莓十多年了,目前規模20多畝,畝產量約在2000斤左右。

“往年,一畝草莓的毛利潤一般是3萬元,能從元旦一直銷到5月份。今年已經有好多草莓都爛在地裡了。”董四二說,好在社區工作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和抖音幫著銷售了一部分,還幫聯系了商販,按照市場價來收。

據了解,疫情防控期間,高庄社區工作人員上門摸排外來人員時發現,社區大棚種植戶們都一籌莫展。在社區黨總支書記龐志平看來,現在人人都不出門,在家玩手機,利用微信、抖音等幫助農戶們進行線上銷售線下配送是個辦法。隨后,社區又幫助種植戶聯系了眾彩物流,眾彩物流以市場價格上門派收,幫助農戶緩解草莓滯銷的難題。

在揚州市邗江區瓜洲鎮,來自浙江的莓農邵先生擁有十幾個草莓種植大棚。他現在擔心氣溫升高,草莓熟得快,產量也增長,銷售壓力就會陡增。好在依托網絡銷售,邵先生的草莓銷售壓力才得以緩解。“將來會把銷售渠道更多投入到網絡平台上。”邵先生說。

 

(責編:張鑫、唐璐璐)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