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已經復工的華為南京研究所工作場景。南京市雨花台區委宣傳部供圖
時間已到農歷正月下旬。在疫情阻擊戰最吃勁的關鍵階段,生產秩序的恢復也提上了日程。在經濟大省江蘇,多數中小企業都受到疫情拖累,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生產經營困難,主要分布在制造業和服務行業。
如果不是這次新冠肺炎疫情,往常初七就是復工日。這一天召開的江蘇省委常委會提出,要根據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的新挑戰,提前做好政策的研究准備,對於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和中小企業要研究幫扶措施,支持企業渡過難關。
“最強地級市”蘇州捷足先登。2月2日晚,蘇州在全國率先出台《關於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業共渡難關的十條政策意見》(簡稱“蘇惠十條”)。隨后一周時間,江蘇其他各市均陸續出台了惠企政策。2月12日,江蘇省級層面扶持政策出台,22條措施直指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主要困難和關鍵環節。
“這些政策非常及時全面,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做了很大的努力。”南京大學產業經濟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劉志彪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企業能否盡快恢復正常經營,前提取決於疫情作為一個外生沖擊的變量能否得到控制,因此要辨証處理控制疫情和防止經濟下滑兩者的關系。
真金白銀及時雨
“對做企業的來說,疫情真比冬天還冷,這政策好比及時雨。”談及“蘇惠十條”,江蘇蓋睿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丹說,他們公司租用了5000多平米國資性質寫字樓,年租金200萬元,按照政策“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中小企業,1個月房租免收、2個月房租減半”,算下來可以為公司省下30多萬元租金。
餐飲業是受疫情影響最大的行業之一,租金減免政策給了餐飲企業喘息和調整的時間。位於蘇州工業園區的金海華餐飲管理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程志輝介紹,他們這次靠政策可以減免租金約66萬元。“最大的損失主要來自房租、工資這些硬支出,還有就是備戰過年積壓食材產生的費用,我們租用的商場場地每天都產生租金。”程志輝告訴記者,蘇州的政策就像是知道企業利潤表的“營業收入”一欄會在這幾個月出問題,然后就干脆把成本、費用各個科目都打開,看看哪些項目能幫助企業減少損失。
金海華租賃的商鋪為新建元控股集團所有,其是蘇州工業園區的一家大型國有企業,旗下持有大量產業、商業和文旅載體項目。“我們走訪了幾家餐飲企業發現,大家都在自救,將已經購買的原材料進行線上銷售。”新建元控股集團總裁亢越說,國企既是房東也是服務商,理當積極響應政府號召,落實中小企業房租減免政策,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經初步摸排測算,新建元控股集團首輪預計將對符合標准的2000多家中小企業和經營租戶進行房租減免,減免總金額預計在上億元,涵蓋科技創新、餐飲、零售等多個行業。
“蘇州市2月2日發布政策,我們園區國資辦第二天就開始研究政策落實。結合疫情防控督查,我們實地走訪了國企運營管理的產業園區和載體,了解中小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蘇州工業園區國有資產監督管理辦公室主任錢曉紅對人民網說,據初步測算,蘇州工業園區國企減免中小企業房租預計約在4億元。
蘇州思必馳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市場部副總裁龍夢竹說,除了房租減免,“蘇惠十條”中提到的稅費減免對中小企業幫助也很實際,公司正在對接咨詢稅務、人社局等部門。
惠企暖心要見真金白銀。南京市出台的促進中小微企業穩定發展的10條措施,預計可使企業獲益30多億元。記者注意到,南京市也提出對承租國有資產類經營用房的困難中小微企業進行“一免二減半”的租金減免政策。去年在南京熙南裡大板巷開業的雞包漁火鍋店一直生意不錯,每天營業額都在萬元以上。疫情讓該店負責人潘錦鋒措手不及,“我們店鋪每個月有10多萬元的房租開支,減租政策正可謂雪中送炭”。
南京還提出將對小規模納稅人地方留成的稅收貢獻全額補助。對年銷售額500萬元及以下的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按其對地方的稅收貢獻額給予補助﹔中小微企業疫情期間就近採購技改設備補助比例由10%提高到15%。南京百億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醫療器械研發與生產的科技型企業。南京政策出台后,該公司第一時間就通過“數字化稅企服務平台”收到了秦淮區稅務局的政策推送。“政策針對性很強,后續我們會考慮就近採購疫情防控技改設備。”該公司董事長葉行麗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