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心旻在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攻堅動員大會上講話。董輝/攝
2019年最后一天,江蘇省委決定夏心旻任揚州市委書記,其履新至今已有百日。“更加自覺把新發展理念作為‘指揮棒’‘紅綠燈’,不斷增強揚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含金量’‘含綠量’﹔聚焦科技創新、實體經濟、重大項目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在履新當日的表態發言中,夏心旻這樣說。回顧這百日以來,盡管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其執政理念之側重日益顯現。當下的揚州,招商引資的氛圍更濃厚,聚力產業的馬達更強勁,重塑輝煌的路徑更清晰。
全會兩會劃重點
2018年4月,夏心旻從省政府副秘書長任上履新揚州市委副書記、代市長。2019年1月,夏心旻去代轉正,任揚州市長。在市長任上時,無論是基層調研還是出席活動,“項目”和“招商”都是他口中的高頻詞,尤其是圍繞高端產業、重特大項目的招商引資。夏心旻接棒揚州市委書記后,外界更加關注這座歷史名城的未來走向。
2020年1月2日,江蘇省委、省政府舉行全省重大產業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揚州市60個重大產業項目參加集中開工,履新第3天的夏心旻在揚州分會場出席活動。他說,發展是硬道理,抓發展必須抓項目抓投入,抓項目抓投入就是穩增長、就是抓機遇、就是謀未來。
緊接著,揚州市委七屆九次全會次日召開,對揚州而言這是市委換屆后一次定向的會,也是一次點題的會。“必須認准科技創新是第一動能,堅持項目投入是硬核力量。”夏心旻提出,要聚焦抓科創、聚力強產業,在培植創新動能上要有新突破﹔突出提功能、彰顯高品質,在宜居宜業城鄉環境建設上要有新突破﹔做強主陣地、融入長三角,在全方位高層次對外開放上要有新突破﹔立足新起點、瞄准高定位,在深化文化旅游融合發展上要有新突破﹔加快補短板、打好攻堅戰,在持續增進民生福祉上要有新突破。
3天后,揚州市兩會開幕。會議期間,代表委員最關注的還是這座城市的發展前景,他們發出了“經歷過三次輝煌的揚州,比任何時候都渴望新的輝煌”的呼聲。一個共識則是,歷史的車輪行至今日,揚州早已沒了煮鹽鑄錢的資源優勢、濱江臨海的區位優勢、鹽稅征收的政策優勢,今日之揚州要重塑輝煌,滿足世界人民對揚州的向往,路徑辦法千萬條,產業振興是第一條。
事實也是如此。實現新跨越、再創新輝煌,已不容揚州“慢節奏”。在市政協開幕會議上,夏心旻分析了揚州面臨的挑戰:“揚州轉型發展到了爬坡過坎的關鍵期。新發展理念是一把尺子,能夠丈量我們發展的長和短,對照這把尺子,我們既要看到揚州產業發展有了一定的基礎,也要看到在科技創新潮起浪涌、你追我趕的今天,揚州市新興產業不大、優勢產業不強的問題還很突出,創新發展面臨更大的挑戰﹔既要看到縱向比我們綜合實力和人均水平增長較快,也要看到橫向比仍有較大差距,市內沿江沿河發展也不平衡,協調發展還需要下更大力氣加以推進。”
“踐行新發展理念,加快建設‘三個名城’(編者注:指美麗宜居的公園城市、獨具魅力的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充滿活力的新興科創名城),全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干在實處、走在前列,需要全市人民共同努力奮斗。”夏心旻在人大閉幕會上強調,會議期間,人民群眾關注我們想什麼、說什麼﹔會后,人民群眾更會關注我們干什麼、怎麼干﹔目標任務已經明確,下一步就是要隻爭朝夕、一門心思抓落實。
夏心旻檢查疫情防控工作。董輝/攝
靠前指揮戰疫情
1月底,正值春節,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疫情防控驟然加碼,一時間成為夏心旻主抓的頭等大事。在江蘇范圍內,揚州較早出現確診病例。1月21日,70歲的彭女士從武漢乘高鐵到達揚州火車站,其丈夫當時已在武漢確診,她則在途中出現發熱症狀,揚州市接到情況迅速啟動應急,下車后即由120救護車直接送醫隔離治療,此后確診為揚州首例新冠肺炎患者。
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夏心旻責無旁貸靠前指揮。1月24日(除夕),他來到滬陝高速蔣王出入口檢查防控工作開展情況﹔此后連續多日,他分別來到市區商業綜合體、廣陵區汶河街道、東關街景區等地﹔1月28日,前往火車站、機場、超市等人流密集場所督導﹔1月29日、30日,來到邗江區、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江都區實地查看確診病例密切接觸者居家隔離觀察工作﹔1月31日,來到市開發區、江都區、生態科技新城等地檢查農村疫情防控工作。
緊盯疫情連軸轉,夯實聯防聯控網,夏心旻提出“一見底、兩徹底、三到位”的精准工作要求,對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採取最為嚴格的追蹤排查和居家隔離措施,以此將疫情傳染源切割掉、阻隔掉,防止疫情擴散蔓延。在外界看來,揚州抓防控科學嚴謹,措施有效。2月17日,彭女士經過27天的精心診治病愈出院,在揚州未發生一例交叉感染。截至目前,揚州累計確診病例23例,至2月29日已全部清零。
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揚州迎來復工復產。奮力奪取雙勝利,又成了地方新的工作目標。3月11日晚,夏心旻主持召開揚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視頻點調會商會議。在這次會議上,他系統提出要唱好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加快推動在談項目簽約落地、緊抓簽約項目開工建設“三部曲”,打好加快推動企業特別是重點企業達產達效、加快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恢復服務業生機“三場硬仗”,守牢安全生產、環境保護、社會穩定“三條底線”。
“千方百計把耽誤的時間搶回來。”一個“搶”字道出了緊迫感。在夏心旻看來,疫情雖會對國內外經濟產生不利影響,但要危中尋機,堅定信心、咬定目標,抓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揚州要持續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當地旅游業的恢復也牽動著夏心旻的目光。2019年,揚州市旅游業總收入突破了1000億元。當前,旅游業亟待復蘇。3月14日,夏心旻先后來到東關街、國慶路、瘦西湖風景區等地,用了一個下午的時間調研了解服務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情況。
一周后的3月21日上午,揚州迎來景區恢復開放后首批外地旅行團。讓游客沒想到的是,夏心旻來到瘦西湖景區入口處迎接,並客串導游推介起當地的美景美食。
招商引資重頭戲
如今,在感受古城既有宜居宜游“慢生活”的同時,人們也看到了揚州發展的“快節奏”。
4月2日,揚州召開了全市招商引資暨項目建設攻堅動員大會。會議以電視電話會議方式,一直開到鄉鎮、街道。這場大會為揚州未來如何補齊短板、做強長板明確了路徑。
“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牽動發展全局,直接決定經濟發展的水平、產業發展的后勁和我們這個城市的未來。”夏心旻說,揚州能有今天的經濟總量、產業規模、發展“家底”,主要得益於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但從現實看,揚州的短板弱項主要也在招商引資和項目投入。
在夏心旻看來,城市之間的競爭,表面上看是資源、人才的爭奪和規模實力的比拼,但最終都體現在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上。特別是重特大項目建設,往往是“0”與“1”的關系,一個重大項目或者是龍頭項目、帶動力強的項目一旦失去、花落別家,跟這個項目配套的一些企業,因為物流成本和其他一些方面配套的因素,也會慢慢撤離、陸續離開。而有了大項目的落地,就會形成產業帶動的“葡萄串”效應,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在制造強省的江蘇,不爭先就落后,不進位則倒退,必須時刻保持緊迫感,學會加速跑。
“近幾年,我市大項目的招引已經遠遠落后於蘇南、蘇中一些城市,甚至比不上蘇北的一些城市。差距拉大的嚴峻現實已經擺在我們面前。”發展的急迫感擺在夏心旻面前:如果還是“守攤子”“慢慢來”,不下決心、不下狠心抓招商、抓項目,轉型升級就是紙上談兵,科創名城就是空中樓閣。
心氣鼓足,態度鮮明。夏心旻說,要想贏得未來、創造揚州發展的第四次輝煌,就必須把招商引資作為源頭活水,把項目建設和產業發展作為硬核力量,狠抓一批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代表未來產業方向的大項目好項目。會上,揚州市推出“以商引商、能人招商、委托招商”舉措,聘請100名在揚州投資項目、發展企業的“領頭羊”作為“招商大使”。此舉正是夏心旻在揚州市委七屆九次全會上提出的招商引資“關鍵少數”盯著抓、“最大多數”一起抓的具體落實。
注目當下,揚州不缺機遇——既有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多重疊加,也有高速鐵路交匯、城際軌道啟動帶來的交通利好,還有“世界美食之都”“東亞文化之都”“世界運河之都”這三塊金字招牌。夏心旻說,我們隻有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緊迫感去搶抓這些機遇,以早起趕路的姿態去招商引資、加快項目建設,才能把這些眼前的機遇、現實的機遇轉化為區域競爭的決勝先機、經濟發展的現實優勢。
不論杜甫筆下的“商胡離別下揚州”,還是李白的名句“煙花三月下揚州”,所記都是揚州歷史的輝煌,新時代的揚州未來更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