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鄴區建設局黨委:筑牢“防疫牆” 當好服務員

2020年03月26日14:17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戴玉明(右二)在施工現場與項目方負責人溝通防疫及復工事項 李玲蔚攝

疫情就是命令,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挑戰,南京市建鄴區建設局黨委全體黨員干部第一時間成立建筑工地專項組,全面落實上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充分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在建筑工地抗擊疫情一線筑起紅色“防疫牆”。

堅守一線 筑牢防疫守護牆

“疫情緊急,等忙完這陣我再休息!”這是建鄴區建設局機關黨支部書記戴玉明最近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作為建設局機關黨支部支部書記,他既是局機關黨支部的指揮員,又是防“疫”排頭兵,自春節以來就一直帶頭奮戰在一線從未休息。

建筑行業面臨勞動力來源廣、流動性強等困難,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的形勢尤其嚴峻。針對這一難題,戴玉明帶領他所在的建筑工地檢查四組摸索出一套“自查自治”工作法,從建設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三方中明確若干管理人員,組成項目工地自查小組,排定值班表,重點檢查項目生活區等,區工地檢查組不定期進行督導督查。“自查自治”工作法不但減輕了檢查組的管控壓力,還提高了工人的自覺性,已被推廣到各個檢查組,受到檢查組工作人員一致好評。

建鄴區內某重點項目工人眾多、消殺不到位、防疫物資短缺、封閉管理差……得知情況后,戴玉明每天都要到項目現場,叮囑建設單位和項目負責人一項一項落實防疫措施,這是他的“剛”﹔發現工人口罩不足時,他又主動協調區商務局幫助聯系購買口罩,還將申請到的2000個口罩一個不留都捐贈給工人,這是他的“柔”。

劉錦國(右一)在工地巡查 李玲蔚攝

創新方法 組建防疫復產“錦囊團”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這對黨員來說就是一聲號角。自疫情爆發以來,建鄴區建設局法規科科長、56歲的劉錦國主動下沉一線,加入到區建筑工地檢查組中去,每天跑工地、管防疫,身邊人都勸他“老劉啊,你沒幾年要退休了,腿腳也不方便,就歇歇吧”,但他總說“我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黨員,非常時期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堅決做到輕傷不下火線,竭盡全力發光發熱。”

每天,劉錦國都要帶上他的筆記本去工地檢查防疫情況,食堂衛生、場所消殺、測溫登記……工地的各項防疫措施是否落實到位,他都逐一記錄,包括工人反饋的意見、企業面臨的難題都是他必記的內容,“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但是我手勤快”,密密麻麻的小筆記就是他的“防疫寶典”,也是他主動服務、堅守一線的榮譽証書。

謝水萬是建鄴區建設局機關黨支部的一名普通黨員,在這次防疫工作中他得了個“活錦囊”的外號,不僅因為他平時工作思路廣、愛琢磨,還源於他的幾個防疫金點子。按照“防疫+”的大思路,謝水萬在做好工地防疫常規檢查的同時努力尋求工作創新。他與組員們共同為工人制作實名制胸牌,附上健康碼、身份証信息以及該人員在工地內的工種信息,方便進出人員管理﹔同時幫助工地完善門崗制度,要求門崗要有“總花名冊、個人信息檔案、測溫台賬、消殺台賬”四大台賬,方便檢查工作人員快速查找信息,真正做到人員精准管控。

馮易(左)正在幫助外地返寧人員進行信息登記 李玲蔚攝

沖鋒在前 當好返崗人員“服務員”

認真做好建筑工地來寧人員核酸檢測安排和統計,主動對接隔離酒店和愛心賓館,他是單位24小時值守人、是司機,還是后勤保障人員……這位防疫一線的“萬能工” 叫馮易,是建鄴區建設局黨委所屬質安站黨支部的一名黨員。 “哪裡有危險、哪個崗位缺人,我就出現在哪裡。”截至3月25日,全區建筑工地春節后來寧已有2萬多人,核酸檢測達到萬余人次,馮易幾乎沒有休息過一天。

作為建筑工地項目組的一員,馮易的工作困難頗多,工地來寧人員大部分是外來人員,普通話帶口音,文化程度也不高,溝通起來阻礙重重,馮易耐心與工人溝通,用真心爭取到大家的理解與支持。3月20日,一名來寧人員,復工意願強烈,帶著父母,懷揣著僅有的1000多元私自開車來寧,直接到達項目組。馮易第一時間了解情況,發現該人員的“蘇康碼”“寧歸來”均顯示紅色,且該人員年前已與建設單位終止勞動合同,不屬於建鄴區建筑工地人員。看著眼前一天沒吃東西、無處可去的三人,馮易熱心地為他們訂飯,主動聯系相關部門和人員,將他們安頓到無錫的親戚家中,而他自己卻一天一夜沒有休息。

“在防疫工作中休息沒保証、吃飯不准時是常態,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清楚自己的職責,關鍵時刻,必須沖鋒在前”。一個支部堅守一方陣地,一個黨員豎起一面旗幟,這不僅是馮易的堅守,更是許許多多戰“疫”一線黨員的共同諾言。(李玲蔚) 

(責編:張妍、張鑫)

江蘇要聞

給領導留言